
报道、摄影:范纯玮
(马六甲29日讯)中秋节即将到来,今年或许难以看到新利成老店门口挂着传统玻璃纸灯笼的画面,但事实上,灯笼师傅张瑞清一家人依然默默在店内劳作,亲手创造出一个接一个的传统玻璃纸灯笼,延续这份传统和情怀。
ADVERTISEMENT
接网络或电话订单
目前国内外旅游业全面停摆,观音亭街已长时间没有任何游客身影,加上疫情持续严重,张瑞清决定暂时不开放做生意,主要依据网络订单、来电下订或友人协助来制作灯笼。
张瑞清:少了游客 生意剧减
制作灯笼超过40年的张瑞清接受《古城》社区报访问时表示,在疫情和行管令的限制下,中秋节庆祝活动大幅度减少,市民过节的气氛也淡了很多,灯笼市场的需求随之减弱,目前只做了往年生意的10%,包括本地和外州的顾客。
他表示,以往农历七月半后,灯笼销量就会陆续有来,尤其游客来来往往,被玻璃纸灯笼吸引眼光而购买;因此,当时平均一天可卖20个灯笼,如今一星期都不超过20个。
外国人友族也购买
他说,玻璃纸灯笼对很多外国游客来说,是很特别的的手工艺品,他们大多数不曾看过,亦觉得手工品可贵,就会买回家做纪念,而一些本地非华裔也会买。
张瑞清表示,主要负责用铁线弄出灯笼框架,太太用浆糊粘上玻璃纸,孩子们则负责彩绘灯笼,4人分工合作完成。

凑齐十二生肖灯笼
他指出近年最受欢迎的造型为十二生肖,今年除了制作牛灯笼外,也制作了蛇、羊、猴、虎四种生肖造型,成功把十二生肖灯笼都凑齐了。
“龙造型灯笼已经做了50年,传统造型如金鱼、蝴蝶和灯笼,则已经有超过40年的历史,还是有一定的支持者。”
可拨电订购
此外,他说,会馆和庙宇通常会购买大尺寸灯笼,小孩则选择小或中小型灯笼,有些家长欲拿孩子的旧灯笼来修补,他会建议重买或买玻璃纸回去修补,从中促进亲子关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