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六甲25日讯)沿着板底街缓步前行,不妨将视线由平视轻轻抬起,仰望那些岁月的轮廓,你会发现这条老街的建筑并非以现代的浓妆艳抹取悦目光,而是在风雨洗礼中沉淀出一种朴素从容的美,宛如一位温柔长者,静静诉说着旧时光的故事。
板底街(Kampung Pantai)是一条由逾百间双层老屋串起的老街,从甘榜乌汝延伸至曾昆清桥,街道不长却在窄宽交替的街形中,自带一种岁月的节奏,轮廓不规却饱含韵味,常常是摄影师镜头下的主角。
ADVERTISEMENT

对于喜爱怀旧气息的旅人而言,板底街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尚未被旅游业的热潮淹没,大部分建筑仍保有最初的模样,散发出一种特别珍贵的朴素古旧气息,特别是沿街而立的浮雕中文招牌,是那个年代商号的印记,亦是早期华人经商文化的缩影。

屋顶女儿墙记载兴建年份
板底街开埠得很早,经历过二战的摧毁和重建,老屋顶端的女儿墙刻有建年铭记,大多建筑兴建于上世纪20至30年代,至今也有近百年历史,依然很美。
譬如建于1927年的德兴隆金铺汇庄建筑,浮雕中文招牌从女儿墙延伸至侧外墙、一楼正面到两根柱子,细节中尽显匠心与讲究,而建于1939年的高铭发茶庄,木窗和铁花透着时光的温度。再如一栋已改作餐馆的95年历史老屋,阶梯式楼顶有一尊观音雕像,外加莲花、宝瓶、鸽子、神兽、蝙蝠及蛟龙的雕饰。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在某些角度抬头望去,你会发现有四层楼的阶梯式骑楼建筑,第三和第四层设有露台,尽显气派非凡;又或是一栋屋子的侧墙(前身为同益金舖汇兑),高处嵌着一个圆形通风孔,宛如老屋的一枚温柔印章。
传统店铺保有年代感
依然在营运的传统行业,如酒庄、茶庄、秤店、京菓杂货、油糖米豆、中药、布匹红彩、蜜饯、零食、当铺、海味、腊味等,维持着当年的商品摆放结构,譬如玻璃门木橱、盛装蜜饯的玻璃罐、中药柜、铁闸门、磅秤、纸箱、手推搬货车、办公桌、收钱柜台、当铺高柜台等,而具有年代感的手绘商品广告,让人仿佛踏入时光的巷口。
1899年(大清光绪帝廿五年)建成的湖海殿保生大帝庙,是板底街最古老的百年庙宇,香火鼎盛,庙旁一碗百年传承的福建永春肉羹汤,其建筑亦古色古香。
据老街坊说,17号是现今唯一仍存的荷兰式建筑,裸露的荷兰砖、低矮的二楼与木质窗户,是早期屋舍的经典模样,静静述说着另一段更久远的过往。

随着传统行业的凋零与迁移,越来越多单位逐渐沉寂,风吹雨打间悄然褪色,尽管残旧和朴素有难以复刻的自然美,但若持续荒废,这片老街景终有一日会淡出人们的记忆,化为一段只能在梦中回望的旧时光。
愿我们在走过这条老街时,不仅仅是路过,而是记得停下脚步,仰望、凝视、触摸,并铭记那些旧时光曾真实地存在,像午后阳光照在斑驳墙面上的温柔,不张扬却深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