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古城民间美事

民间美事
2星期前
(马六甲1日讯)自从在1994年第一次捐出第一包血后,他就不停地将“爱”通过体内的热血,一包接一包地输送给有需要的人,并在29年内参与了117次捐血活动! 他说,只要当局没有说“不可以”,自己的身体状况也还可以的情况下,就会继续捐血,捐到不能捐为止。 “捐血不论宗教也不论种族,只要举办捐血运动,我就去捐。” 魏庆煌29年来共捐了117次血,不停的将“爱”通过体内的热血,一包接一包的输送给有需要的人。 这期《带你去找爱》的主角就是一位具有大爱的魏庆煌(65岁),他没有伟大的理念,更加没有要拯救世界的心,他只是单纯的认为,捐血对自身无害,只要恰好可以帮到需要的人,那就拿去吧! 路过育民小学首次捐血 就是一个这样简单的男人捐出了117次的血液,在36岁的时候,他无意中路过育民小学,看到很多人在排队捐血,于是就走进去捐了第一包血。 “从那时开始,我每3个月去捐血一次,慢慢地就2个月捐一次血,没有什么特别目的,纯粹认为捐血是一件好事,不管帮到谁都是好事。” 他表示,捐血后没有特别的感觉,多年来都不觉得会影响身体,所以鼓励大家去捐血。 他说,捐血其实没有什么不好,等同于是进行了一场身体检查,如果没事又可以帮到别人。 “有些人说捐血会上瘾,一段时间没有捐血就浑身不自在,我认为是心理问题,也不认为捐血会造成贫血或是导致肥胖,这些都是道听途说的传言。” 他说,退休前每次捐血后都会继续工作,有时还去三宝山跑步,一切都很正常,反而觉得捐血对身体更好。 “能够顺利捐血代表自己的身体健康,所以要有正能量,能捐就去捐。” 续捐到70岁为止 据他了解,捐血可以捐到70岁,因此他会继续捐到70岁为止。 “我经常鼓励朋友去捐血,至于他们要不要去就自己决定,而我家人也很支持我。” 大家给予魏庆煌(中)捐血助人的善举一个“赞”。 只要马六甲有捐血运动,魏庆煌(红衣)一定到场支持。
7月前
(马六甲16日讯)育民中学制服团体学员见义勇为,实践救伤常识,在校门外发生车祸时即时援助伤者! 车祸是于昨天下午4时许发生在阿依利利路育民中学前面。目击者林玉兰亲眼见证学生的勇敢及爱心,对他们称赞不已。 林玉兰在育民中学对面经营味新鸡饭店。 她说,事发时,她正在店里,忽然听见一声巨响,于是前往了解,看见是公路意外。 学生助伤者洗伤口撑伞 林玉兰说,事发地点就在育民中学前的斑马线,当时交通灯已转红及有车辆停下,从士马木方向骑摩托车来的伤者,在靠近斑马线之前翻倒。 她表示,当时店里有数名穿着制服的学生,立即上前施救。 林玉兰说,数名在校门外的制服团体学员也一同帮忙,他们有的为伤者洗伤口、有的为他撑伞、有的为他抹汗。 她说,伤者是一名中年男子,手脚被擦伤,流了血,学生用纸巾帮他抹干净,并协助清洗伤口。 林玉兰说,她本身从店里拿了一桶水,让学生为伤者清洗伤口,同时她也端了一杯温水,让伤者休息。 “学生们非常有爱心,这是值得赞扬的。” 她说,学生施救后,众人询问伤者是否需通知家人及召唤救伤车,唯伤者表示只是擦伤。 “伤者的摩托过后被推到同排的摩托店维修,而伤者则坐在那里等候。” 吴大鹏:勇敢实践技能非常难得 育民中学校长吴大鹏说,昨天刚好是星期三,学生必需穿着团体制服到校,由于目前是大马教育文凭考试期,因此没有课外活动。 他说,参与施救的学生有5名,包括中三及中四学生。 他说,老师闻讯后也即时到现场,并到对面的摩托店召来帮忙。 吴大鹏说,参与施援的学生是就读中四的章均浩、刘柔萱,就读中三的陈彦仰、林兆颖、吴明哲。该校老师陈淑环亦在场帮忙。 校长表示,学生们见义勇为,把所学的技能勇敢实践,这是非常难得的。 “校方将在集会上表扬救人的学生,他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校长表示,校外的马路经常发生车祸,有鉴于此,他在数年前向市议员争取在斑马线两旁增设L型的交通灯,以便能更有效的提醒驾驶人士。  
7月前

ADVERTISEMENT

8月前
(马六甲12日讯)豆腐街新春张挂灯笼活动迈入第33个年头,商家居民自发地筹款购置及安装灯笼,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为老街增添喜气。 林善初:向居民募捐筹获1150 豆腐街商家居民林善初表示,本身自1991年,于豆腐街发起挂灯笼的活动,这项活动不曾间断,今年也不能例外,张挂灯笼的活动至今已迈入第33年。 “虽然,今年未获得拨款,不过也不能就此停了这个持续了30多年的活动。因此,本身也向豆腐街的居民募捐,最后筹得1150令吉。” 与朋友自掏腰包补贴费用 他说,如今住在当地的居民逐年减少,从去年10户居民,今年已减至5户,本身也在去年已迁离豆腐街。不过,作为豆腐街前居民,本身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自掏腰包补贴剩余购买灯笼的费用,亲自参与挂灯笼活动,共购买了26个红灯笼。 “此外,我们也感谢板底街达兴公司,另报效2个特大灯笼,该特大灯笼已挂在街口。张挂灯笼活动从昨午1时开始,由于人手有限,截至下午5时仅替换一半的灯笼,该工作会持续至晚上,直至挂好所有新灯笼。” 他说,此活动整体开销将近2000令吉,如今,街道上约200公尺的路段,已挂上28个灯笼(包括2个特大灯笼)。期望所有人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红红火火。 他感谢林贤忠、贤钰两兄弟,以及前居民李安心,他们既出钱又出力,义务帮忙挂灯笼,非常有心。  
9月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