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六甲11日訊)原在新加坡擔任護士的黃杏渝,母親在疫情初期被診斷患癌,苦求醫院“放人”讓她回家照顧媽媽。離開醫院回到馬六甲,為籌募媽媽的醫藥費,一刻也不能閒下,憑著一副“什麼都可以做”的態度,在家鄉創業開啟茶餐室。
她在行管令期間開啟網賣的生意,還與哥哥們一起經營小食店外賣,利用了自己的專業為病人上門洗傷口,還與爸爸一起到殯儀館做打掃,如今已經在老街開啟一家茶餐室,當起老闆娘。
ADVERTISEMENT
疫情初期求醫院放人
31歲的黃杏渝在疫情前就是一名護士,在新加坡一家醫院任職。2020年疫情初期,是醫院最忙碌的時候,但偏偏媽媽被診斷患上癌症,孝順的她非常心急,苦苦哀求醫院放人。當時,疫苗也根本還未到東南亞國家,所以醫院也不允許她回鄉。但是,在她一再的苦求之下,終於在11月份得到醫院的批准回鄉,她便越過長堤,踏上回鄉的路上。
她清楚記得,當時進入馬來西亞是需要進行嚴格的隔離措施,所以2020年的12月31日,她就在柔佛的隔離酒店裡倒數新的一年。
她說,當時因為醫院的允許,是讓她放假回家照顧母親,母親動了手術也在進行化療中,但是她還是不放心,希望能夠在家中陪伴媽媽。扣除了大約2個月的假期後,與醫院的合約也差不多到期,於是便順理成章的與醫院結束合約。
網上推出新年禮盒

“在照顧母親的期間,我也無法出外找工作,但醫療費還是需要的。當時正好靠近新年,而我們家一直以來是經營小食生意,所以我就在網上推出了新年禮盒,包含了我們家的參峇醬及固本等等,自己還製作了新年卡寄送給客戶。”
她指出,當時因為疫情關係,很多人沒有辦法回家鄉,就如她一班位於新加坡的朋友,所以他們購買了她家的禮盒,配合她手寫寄語的小卡,再將心意送到家人手裡。當時就想,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將愛意傳達給家人。
她也上網賣各式各樣的物品,包括嬰兒衣服、耳環等等,她笑說,自己是“坐不住”的人,這個可能是因為當護士的習慣,也是性格使然,所以即便在家裡照顧母親,也還是不停的找事做。
椰漿飯爆單打開知名度
疫情逐漸緩和後,她與哥哥們討論做外賣生意,自己也成了外送員。因為沒有什麼經驗,在這條路上就面對很多問題,包括低估訂單,在一天內接到500份的88仙椰漿飯訂單,送了兩天才成功送完。
“由於我們沒有系統的接單,也沒有設下任何的限制,所以突然間爆單,讓我們一下子應付不來。當時就出動身邊所有家人出去送外賣,從早送到晚,訂單還是沒送完。雖然一些客戶體諒我們,但也有很多客戶對我們破口大罵。”
她說,無論是體諒或大罵的客戶,她隔日還是一一登門道歉,她也理解客戶等到很生氣的情緒,所以並沒有怪客戶。但也因為這起事件後,竟打開了他們的知名度。
座右銘是什麼都可做
在家鄉的日子,她也跟隨父親到殯儀館收拾、洗地工作,她還擔任過私人護士、醫藥銷售員等等,但因為懷念小時候在外婆家的時光,於是和哥哥黃湧強回到老街開啟了一家咖啡店,當起了老闆娘,還計劃打造一家板屋民宿。
她表示,自己是保持著什麼都做的態度,來度過疫情及行管令所帶來的衝擊,從來不讓自己閒下來,她的座右銘是:“只要肯做,什麼都可以做”。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