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债务

(新山10日讯)超过5年没有联络的四弟惹上大耳窿,连累家人轮番被威胁骚扰催债。46岁理发师强调四弟的债务与他们无关,希望大耳聋认清债主,不要再骚扰家人。 事主陈贞伶(47岁,理发师)和陈金顺(36岁,冷气技工)今天在土团党非巫裔臂膀组织柔佛州公共投诉局主任林道祥和其助理黄云杰的陪同下召开新闻发布会,讲述家人被大耳窿骚扰的经过。 她表示,被大耳窿指欠下债务的弟弟陈克雄(46岁)在家里5个孩子中排行第四,之前只有每年清明节有回来扫墓,直到最近的五六年,已经没有再见面和联系,他们也不清楚这个弟弟的情况。 她在10月26日收到一封相信是大耳窿的讯息,指她弟弟欠债,而她是债务担保人。对方也掌握包括她的住家地址、电话号码和车牌等全部资料,并且还恐吓她出门要小心,晚上不要睡觉,同时她的大哥、大嫂、二哥和最小的弟弟也被大耳窿骚扰。 她尝试打电话联络身在沙巴的弟媳,想要了解弟弟的情况,却发现弟媳换了手机号码,最后通过社交媒体联系上才被告知,弟弟也没有与弟媳联络,弟媳也没有弟弟的消息,而且骚扰她的同一组大耳窿狂打200通电话给弟媳,逼得她不得不更换手机号码。 她表示,因为担心大耳窿会通过她的社交账号找到并骚扰其他家庭成员,已经移除了账号上所有亲戚的好友关系,同时也把照片清空,不希望其他家庭成员成为下一个被骚扰的对象。 她说,他们尝试联络弟弟但也联络不上,至今也不清楚弟弟欠了多少钱,而且大耳窿用不同的电话号码进行骚扰,所以他们也不清楚骚扰他们的究竟有多少组大耳窿, 因为担心家里68岁母亲的人生安全,她和最小的弟弟陈金顺分别向依斯干达公主城和实达英达花园警局报案。他们也瞒著母亲,没有告诉她弟弟欠债大耳窿骚扰他们的事情,以免老人家担心。 “大耳窿这样搞到我们精神很恍惚,睡也睡不著,吃也吃不下,又担心大耳窿去家里丢汽油弹,家里有老人家没有办法逃。” 她也披露,陈克雄在23岁时,两位哥哥曾经帮他向银行借了六位数的个人贷款,嫂嫂也因为这件事情和哥哥闹离婚。后来他用分期的方式,花了十多年的时间还清欠两个哥哥的这笔钱后,就再也没有与家人联系。 她坦言家人对这个弟弟感到失望,她在发布会上脱口而出称他作“害人精”,也澄清陈克雄的债务与家人没有任何关系。 林道祥也呼吁大耳窿欠债者的家人,不要替欠债者处理大耳窿的债务,没有向大耳窿借钱就不需要还钱。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新加坡29日讯)深夜球赛的直播声伴着诱人的赔率,曾经是新加坡一名项目经理吴诗辉生活的全部,足球赛的即时赔率像毒品一样,把他拉进了一条险路。 《8视界新闻网》报道,深陷赌海时的吴诗辉(34岁),一个星期可以赢7000元(新币,下同;约2万2654令吉),但也可能一天内输光。 他第一次接触赌球是在服役期间,因为当兵时挺空闲的,服役认识的朋友都有看球下注的习惯,而他也被吸引。 他说:“起初只下注5元(约16令吉)、10元(约32令吉),小额的收获让我尝到甜头,也滋生了贪念。” “看到朋友赢钱,我也想试。那时候一个月只有500元(约1618令吉)津贴,便觉得赌球是一条更快赚钱的路。” 渐渐地,他越赌越大,从几十元到几百元,再到上千元,一周赢几千元的兴奋,让他忘了风险。 “有时整个月薪水都押下去。赢时觉得很高兴,输时又想赢回来。” 10年沉沦 欠下逾64万令吉 离开军营、进入职场后,吴诗辉成为程序员,目前已经升任项目经理的他收入提高,赌注也随之翻倍。 只是越赌越输,10年间,债务从数百、数千,滚到20万元(约64万7280)。 “最高峰时,我欠了17组放贷人,每个月要还超过1万元。(约3万2364令吉)” 为了还债,他曾向银行与家人借钱,母亲察觉他不再给家用,才隐约感觉不对劲,直到真相揭开,母子之间的信任随之崩塌。 “那时候脾气很坏,常失眠、暴躁,也不想上班。有时输了钱,就请病假不去。” 他形容那段日子像被困在一个没有出口的隧道,世界变得黑暗、郁闷且绝望。 一通电话 让他走出黑暗 直到某天,催债的放贷人威胁要上门,他才觉悟自己必须寻找出路。 他在网上搜索如何解决赌债,并点进了新加坡晨曦社区关怀的页面。 “打那通电话时,我很羞愧,但更怕再这样下去会出事。” 晨曦社区关怀为陷入赌瘾的人提供一个倾诉与辅导的平台,让他们在支持与理解中慢慢走出困境,协助赌徒重新掌控生活。 “那边有人听我说,不批评、不责备。他们安排课程教我看清为什么会染上赌瘾,也帮我和债主商量还款计划。” 靠着稳定工作与严格的还款方案,他用了两年还清债务。 如今,吴诗辉有了储蓄,还能出国度假,和家人的关系也获得修复。 “10年赌掉的不只是钱,还有时间和信任。现在,我只想过好余生。” 走出阴霾,成为志工的吴诗辉,现在依旧每周回到晨曦社区关怀,但他不再是受助者,而是志工,他与其他戒赌者分享自己的经历,倾听他们的挣扎。 “寻求帮助不是懦弱,而是勇敢。第一步最难,但只要踏出去,就不会再孤单。” 年轻赌徒增加 网络让诱惑更近 在晨曦社区关怀担任了7年义工的辅导员郑丰说,该中心每年平均协助超过一百多名求助者,而求助的人近年有年轻化趋势。 “我们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因为网络赌博陷入困境。只要一支手机、一个电子钱包账户,他们随时都能下注。” 他说,该中心平均每周都会接到一到两通新的求助电话,而在大型球赛季节或节日如农历新年后,个案会明显上升。 “赚得多的人,往往欠的也多。有个个案欠下50万元(约161万8200令吉)的债务,一开始觉得自己能还,但越借越多,最后陷进更深的洞。” 在辅导过程中,辅道员不只谈钱,更注重心理辅导与家庭修复。 “我们要先了解,他们是自己愿意来,还是被家人逼来的,这点很关键。被逼来的往往坚持不久,真正想改变的,才有可能走出来。”
4星期前
4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