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疫苗

合胞病毒的扩散虽然引发了人们的担忧,但也无需过度恐慌。只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及时就医,即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 近期,中国再次传出呼吸道感染病毒病例,此回的病毒为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简称RSV)。RSV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毒,主要感染婴幼儿、老年人,或抵抗力偏低的群体。 由于冠病病毒造成的心理后遗症,不少人在网络上的回应显出他们的焦虑。他们担心,中国又出现了新的病毒,这是否意味着冠病还会卷土重来? 他们也担心,RSV感染是否会像冠病病毒一样,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大流行。 这些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但也需要理性看待。事实上,RSV是一种全球性流行的病毒,在世界各地都存在。RSV感染的流行病并非中国所独有,而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因此,公众应理性应对中国合胞病毒的再现。 首先,要了解RSV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毒,其传播方式与其他呼吸道感染病毒类似。特别是在孩童身上,RSV其实是最常导致肺炎的病毒。 RSV首次发现于1956年,当时在美国一名婴儿身上发现。RS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RSV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 RSV感染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2-5天出现,主要包括咳嗽、流鼻涕、发烧、呼吸困难等。婴幼儿感染RSV后,还可能出现肺炎、支气管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其次,RSV的疫苗于去年才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上市,这是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RSV疫苗。有关疫苗是由药剂业巨头葛兰素史克(GSK)所开发,产品名称为“Arexvy”。 Arexvy只适用于60岁以上年龄层,目前仍在马来西亚药品控制局(DCA)的审查中。然而即便没有疫苗,你仍可透过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措施来避免感染。 另外,许多人也高度关注此病毒的死亡率与入院率。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每年约有1000万例RSV感染病例,其中约30万例需要住院治疗。这相当于仅3%的感染入院率。 另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000万例婴幼儿因RSV感染住院治疗,其中约10万例死亡。 因此,RSV的感染死亡率偏低,甚至还低于流感。 总而言之,合胞病毒的扩散虽然引发了人们的担忧,但也无需过度恐慌。只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及时就医,即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
3天前
3星期前
4星期前
2月前
(新加坡5日讯)新加坡的冠病病例过去两周连续过万,和前周相比翻倍,受访专家指目前在新加坡传染的主要毒株包括EG.5都属奥密克戎的变种,虽更易传播但毒性较小,所致感染症状也较轻。 《新明日报》报道,新加坡卫生部官网最新数据显示,在9月25日至10月1日间和9月18日至24日这两周期间,新增冠病确诊病例分别达到1万5299起和1万4843起,除了比前一周的6401起多了超过一倍,也是继5月21日至27日间的1万4851起病例后,相隔4个月的另一高峰。 卫生部表示,尽管病例上升,但相比前几波疫情,感染人数较低,且平均每日新增住院病例和重症病例也保持在较低水平。病例激增原因包括群体免疫力减弱、新兴变种病株的增加以及跨境旅游和社区互动的增加等。 亚太临床微生物学与传染病学学会会长淡马亚教授就指出,9月的跨境人流如学校假期出国和F1赛事或提高了病毒传播开来的几率。 他引述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的官方数据表示,目前在新加坡传播的毒株为EG.5和XBB 1.16。他指出,这些毒株都不是新的,且过去几个月也已在一些地区成为主要毒株,皆为奥密克戎的亚变种毒株。 淡马亚说,奥密克戎具两特征,其一就是感染症状轻微,染疫者因此更有可能外出,进而在社交中使病毒传开;其二就是能躲过先前感染或疫苗接种所建立的免疫系统能力。 卫生部促国人继续接种疫苗 卫生部受询时告诉《新明日报》,自今年2月13日过渡至绿色警戒级别以来,新加坡冠病疫苗接种率持续下降,从2月约14万剂下降至8月约4万剂,减少超过70%。 发言人指出,疫苗接种仍是新加坡对抗冠病的第一道防线,当局敦促国人在符合条件时继续接种疫苗。 卫生部长王乙康昨天以书面回复蔡厝港集选区议员周凯年的提问时也强调,冠病不是轻微疾病,新加坡之所以能够与冠病共存,是因为国人已经通过接种疫苗和安全康复,变得更加坚韧。 他指出,这些保护力会消退,国人必须持续接种疫苗来保持坚韧度,尤其是弱势群体和年长者。
2月前
2月前
前文提要:看着眼前的豆腐卜,咬下一口,啜一口汤,人家说热汤暖胃,我却只感到眼眶热热的。 一张纸 在登记局转了好多圈才终于找到车位。事先准备好的文件,包括了警局开的permit,我和妈妈的登记副本。拿了号码,手指夹着所需文件,静候机器读出我的号码。 人生在世,以一组号码代之,百年之后也只是换了另一组号码。门扉开开关关,多是朝气蓬勃的少年或是正值壮年的男女。其他的人多为4个一组或是以A开头的号码组合。唯独我是以C开头,C字专属死亡事务,从号码也可看出我格格不入之处。 毕竟妈妈已经走了超过一星期,心情也慢慢平复下来。对此仅是泰然处之。百无聊赖,看起了电子书。 “C015” 我施施然走向柜台,把文件上缴。官员一顿操作后,礼貌地告知我即将把妈妈的登记剪掉。心里咯噔了一下,脑袋一瞬间空白。眼看着官员把剪掉的登记和其它文件收拾好,我才吐出我能否拿回那登记的请求。 官员用平稳的语气回答道:“这证件将由本局收着。”我一瞬间愣在原地。或许是察觉我的异样,官员请我到隔壁的大厅等候,语调威而不怒。 我仿佛失了魂般飘到大厅,在其中一个空位瘫坐着。其它座位则稀稀疏疏散落着等待救赎的灵魂。偌大的厅子更显空旷。打妈妈把她的登记交代给我后,一直都收在钱包里。原本以为会一直陪着我,如今却突然被拿走,强烈的失落感涌上心头。一阵阵酸楚袭来,即使在大庭广众之下,眼泪还是不争气地流下。脱下眼镜,不停擦拭泪水,生怕惹来异样眼光。 须臾,看官员拿着一叠叠文件往柜台走来,赶紧止住眼泪,期望能从官员处领到让我释怀的东西。当妈妈名字在大厅回荡时,我条件反射地弹起。 小心翼翼地从官员手中领过类似报生纸的文件。走出大门,心想把死亡证书看得更仔细,可当妈妈的名字落入视线,喉头一酸,觑着双眼,视线就模糊了。 快步进入车子,开启引擎。妈,我们回家了。 天不假年 2022年开斋节假期末尾,妈妈因病进院,那一个时期忙进忙出,对身体可真是一个考验。学校回来后,赶快梳洗补个眠,三点多左右就匆匆忙忙赶去医院。因为早年食不定时,落下了胃病,因此半途总会在金恩美食中心叫碟猪肠粉裹腹。 下午时分,曼绒医院人潮开始疏落,不像早上般得把车子停到医院外的路边去。穿过人潮,踏着当时每天都会经过的路线直往妈妈所在的公众病房走去。 在医院治疗几天,妈妈脸色看起来更神清气爽,心里对于出院的期待更增添几分。如往常般放下零嘴后,收拾垃圾,再看看是否要换新尿布和尿垫。 收拾完毕才是嘘寒问暖,其实平时也很少和妈妈聊天,因为妈妈耳背,最后总会搞得我不耐烦。于是,平常总是让白噪音来代替填补空荡荡的空间。但住院期间却不断地说些有的没的,即使答非所问也是想让空间盈满母子的声响。 偶尔沉寂下来,环顾四周发现有些病床已经空了,有些病床则换了新鲜面孔。妈妈就提起某某病床的病友昨夜一直呻吟,某某已经换病房等等。医院,一个生死交接,悲喜交合之所。任谁都想受到上天眷顾,焦急踵来,欢欣离去。只是离合是每个人必经的功课,早晚而已。 傍晚六点半左右,手推车辚辚作响,无论是独自一人坚强面对或是家人朋友随侍在侧,护士都为每一个病人送上热饭,暖胃暖心。 鱼肉剥成一片片,挑出哽喉的刺,合着清甜的鱼汤,慢慢送入妈妈口中。 “你要不要?你吃了我才吃。” 我摇了摇头。 包菜清脆爽口,可是对于已经没几颗牙的妈妈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用汤匙把它们压烂,但咀嚼几口,还是吐出了些萝卜条。没关系啦,醮了鱼汤的白饭配上鱼肉也让妈妈吃得尽兴,不然怎么会把饭都吃完了呢? 落日余晖慢慢从窗口褪去,探病的亲友多已归去。妈妈躺下歇息,我也坐下歇一歇脚。假期时可以待到9点10点左右,但工作日一般9点前就得走了,不然晚餐没地方解决。 趁休息的当儿,翻翻电子书消磨时间。一位护士巡床为病人做例常检查。来到妈妈隔壁床时,她惊讶地说到我妈妈可以出院了,刚才一直打电话却没人接。 当下瞬间陷入尴尬,为避免诈骗电话,我一般不接未知电话号码的来电。来医院前的确有好几通电话,但我都无视了。结果我和妈妈在医院多待了好几个小时。 我立马在医院不同部门的柜台办理出院手续。然后冲回病房,赶快收拾一下,推着妈妈欢欣离去。离开前,妈妈还用半咸不淡的马来文和护士道了个谢。当时妈妈的话语如今从脑海里被唤起。 我还没忘记妈妈的声音。 密闭的车间关不住音乐的律动,恐怕此时连车外的人都会被流泻出去的音乐所触动。电台突然响起〈给我一首歌的时间〉。 回想一年前,妈妈在接受了第二支疫苗的3天后突然失去了行动能力,当初叔叔还叫我准备好妈妈的身后事。我默不作声,但心里觉得不忿:我还要照顾她多10年! 我可以用一首歌的时间送妈妈回到心心念念的家,我可以用多10年甚至一辈子时间照顾妈妈。 只是10年太长,老天说这笔账算不过。5个月后的今天,我送车到曼绒维修,一样的路,一样的场景,只是副驾驶座已经空了。 未了的心愿 脚踏车咿呀地在树林夹道的小径前行。妈妈坐在后座,脚踏车奋力驮着我母子俩逶迤于凹凸不平的土路。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妈妈偶尔交代小心一些。 葱茏林木间偶尔冒出一两间苔迹斑驳的破败木屋。即使阳光筛过叶间缝隙,给它缀上光彩,依旧无法隐去岁月的沧桑。 凉风送来妈妈期待的询问:“要到外公外婆家了?”前方一道光线穿透阴翳的林木,我奋力往前踩去,穿过耀眼的白光,斜欹地从小径穿越到市井小镇,两旁矗立着四方白底的店屋。这不是Kg. Koh吗?我明明要去Sg. Batu,怎么会来到这地方? 凉风从后方送来一阵短叹。我继续踩着然后踩出了梦乡。 望着褐框白色天花板,一下子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回过神之后,把耳朵靠近隔开了我与妈妈生前寝室的墙壁。 只有扇叶搅动空气的声音。 自从外婆去世之后,妈妈也很少回娘家省亲。上一辈的女性多坚强隐忍,妈妈也极少向我提出要求带她回去,对于生性孤僻的我,这可正合我意。 不慌不忙,总以为来日方长,本来可以创造更多回忆的机会都让自己给蹉跎去了。 后来妈妈不能自理,照顾的责任自然落在我身上。偶尔对来访的客人提起她多年没有回去娘家,心里就默默下了一个决定。 一个周末在未预先告知的情况下,帮妈妈梳洗之后就搀扶着往门外走去。 “要去哪里啊?”妈妈好奇地问道。 “回去外婆那边。” “我这样怎么回去?” “我载你回去。” “我都穿着尿布。又不能走。回去很麻烦的。” 空气中弥漫着沉默。妈妈率先打破沉默。 “这样回去不好看。” 或许是从我神情看到我略微动摇。 “等以后好点了再回去,好不好?” 后来的后来,原本下好了的决定又延迟了。等着等着,后来这承诺一直都没履行到。 我挪动身子更加贴近墙壁。最后还是没有等到妈妈清喉咙的声音。 妈妈(上)/吴惠春(爱大华) 妈妈(下)/吴惠春(爱大华)
2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4月前
电视综艺节目抛出了一个谜语:“狼来了——猜一种水果。”我循着一个狼字瘙破头皮摸不着头绪,万万没想到谜底竟是杨桃(羊逃)。 杨桃学名Averrhoa carambola,外观五菱型,也称星形果。成熟的杨桃色泽亮黄带绿,果肉清甜带酸,口感似莲雾。一般多将杨桃横切成小块状,盛在碟里似一颗颗黄澄澄的小星星。其实横切竖切也不影响果肉在嘴里散发的滋味,而我选择先削去棱边,去掉头和尾端,顺着果瓣直切成长条状,去芯去种籽及一层薄膜,吃的时候沾上橙皮粉或酸梅粉,这样更为清新爽口。 上网科普,杨桃低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榨成果汁是健康的饮料;和猪肉一起煲汤喝,有滋阴生津的功效。杨桃煲汤?这我可没试过,不知味道如何?倒是听过杨桃含有毒素,不可多食。原来杨桃含有一种神经毒素称caramboxin,这毒素会影响脑内谷氨酸神经递质受体,导致大脑异常兴奋,食用过量可能会出现不适;如持续打嗝、呕吐、抽搐、昏迷、休克或癫痫,尤其肾脏病患的身体无法快速代谢杨桃中的毒素,不宜食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儿时隔壁家的后院有一棵杨桃树,这树不高,朱红色的花朵若隐若现在枝从中,一簇一簇,细细小小,谈不上璀璨也说不上娇艳,似乎也没什么香味。很多时候站在树下伸个手就能摘下鸡蛋般大的果实,往往鲜黄的果瓣已让实蝇先登一步尝了味道,弃之觉得可惜,于是避开虫子叮咬的部分咬着吃,有时发现虫子蠕动,丢掉都来不及。 某次,我在杨桃树下晕倒了,不过这无关杨桃毒素caramboxin,是徒步到隔壁家看电视的途中遭到一只失惊无神跑出的大狼狗袭击。那是刚上小学的事,当时老家还没安置电视,隔壁家二楼那方木箱里的黑白荧幕是我童年填补日子空乏的依附。那个下午,我一心念着午后即将播放的电视节目,兴致勃勃的从家里厨房窜出,往隔壁家的方向走去,就在杨桃树下,惊觉咫尺的距离有一对棕色的眼睛,虎视眈眈,像一头野狼准备攫取猎物那样凶悍地注视着我。 人的愚昧是致命伤 当我意识到那是隔壁家常年关在笼子的狼狗(心里正奇怪这狼狗怎么会出现在后院呢),第一时间的自然反应就是赶紧拔腿跑回家,说时迟那时快,狼狗已经扑向我小小的身躯,把我压倒在地上,像一只逃不了的羊。 当我恢复意识,裤裆已湿透,显然不只吓破了胆,还吓得尿裤。我惊恐未定,暗地里庆幸没像小红帽那样让狼狗给吞进肚子里,闻讯来到后院的隔壁家大叔则一脸淡定,好像他家狗咬人是平常不过的事。我不记得大叔可有安抚受了惊吓的我,我只记得他递了几块花生糖饼给我(算是一种补偿吗?这也太廉价了,事后街坊都这么说),然后从一把生锈的刀器上刮下一些铁锈,涂抹在我的头皮和肩膀被狗咬伤的患处,说什么以毒攻毒。这是何等荒谬的逻辑,如今想来铁锈导致的破伤风与杨桃毒素caramboxin都一样叫人不安,而一个人的愚昧更是致命伤。 我不记得那个被狗咬伤的午后,我还有蹬上隔壁家二楼观看电视吗?我只记得那个黄昏,我发烧了,卧在床上浑身无力。父亲见势不妙,抱起了我赶往诊所。天色渐次晦暗,我骑坐在父亲的脚踏车后座去到了村外的政府诊所。无奈门诊已打烊,我们只好绕到诊所后方医务人员的宿舍求救。多亏那好心肠的医生,即刻给我注射了两剂疫苗。兴许我命不该绝,就像小红帽那样最终让猎人把大野狼的肚皮割破给救了出来。 最近杨桃盛产,种有杨桃的亲戚不时送来杨桃,除了生吃,也想试试煲鸡汤喝。不过要记得杨桃需适量吃,若是过量,可就像羊儿遇见大野狼——羊逃!
5月前
(依斯干达公主城15日讯)柔佛州卫生与团结事务委员会主席林添顺指出,冠病仍存在,尽管我国目前已晋地方性流行病(Endemik)阶段,但截至今年6月10日,州内的确诊病例已累计达40万零551例,其中,39万7497例为本地感染,3054例为输入病例。 他今日是在柔州第十五届第二期第二次立法议会问答环节回复埔来士巴当州议员哈斯鲁妮扎的提问时,作出上述提醒。 林添顺指出,根据7天的移动地图(moving map),活跃病例仍有82例,其中57例(69.5%)正在接受居家隔离,23例(28%)入院治疗,2个案例(2.5%)正在重症病房接受治疗。 “过去几个月,柔州的冠病病例报告并没有显示有突然增加的现象,而冠病床位的使用率仍低于5%。” 关于冠病疫苗,他披露,柔州共有108.8%的成年人口接种过完整的初级剂量,此外,有78.7%的成年人接受了第一剂加强针,第二剂加强针则仅有3.3%。 此外,在35万9900名青少年人口中,有96.2%接种了第一剂疫苗,94.1%接种了第二剂,2.4%接种了加强针。 至于儿童的疫苗接种率,他说,柔州40万9800名5至11岁儿童的第一剂和第二剂分别达到了56.9%和51.1%,加强针的接种率则非常低,仅达到0.2%。 关于目前儿童对冠病疫苗的需求状况,他指,药品控制执法组(PBKD)并没有批准给5岁以下儿童的冠病疫苗。 林添顺续指,冠病疫苗适用于5岁及以上的儿童,这项规定是自愿的,并且是由政府或私人的疫苗接种中心(PPV)免费提供。 “世卫组织仍建议接种初级疫苗和加强针,特别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危群体以及医护人员和孕妇等特殊群体。” 对于那些没有完成初级剂量或加强针的人,他表示,有关人士仍可通过MySejahtera预约或联系政府诊所。
6月前
6月前
6月前
6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