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投稿须知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创作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投资理财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社团动态
星期天头条
深度报道
非凡人物
发现东盟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美食
全国综合
“我自己来就自己付钱 ” 网红探店不蹭吃获赞:这才叫专业
真正的网红,不靠白吃白喝!
2天前
全国综合
社区动态
神诞庙会变美食朝圣地! 爱大华九皇大帝庙聚全国美食车
走,去神诞庙会找吃,成了曼绒居民,每年农历九月的应节活动,聚集全国各地美食餐车与档口的庙会,更成了曼绒县最热闹及最聚人气的“美食朝圣地”!
4天前
社区动态
即时国际
法国巴黎餐厅飘出“和平之味” 巴以搭档以美食破冰
周六,一家由巴勒斯坦加沙人与法籍以色列人共同创办的餐厅在巴黎开业,旨在通过美食促进民族和解。
2星期前
即时国际
星云
那只推动我剪报的大手/野豆生花(新山)
父亲的大手常年劳作,上面布满了务农时遭受日晒雨淋所留下的印记。然而,当这只手掀起菜罩刹那,却是我记忆中最温暖的一幕。 至今,那晚的情景仍然如烙铁一般,深深刻印在我的脑海。 父亲拿起汤匙,凑到嘴边喝了一口我煮的汤。他半眯着眼,喉结随着入口的汤滑动了一下,我的心也跟着提到了胸口上。“嗯,丝瓜香甜,鸡脚也很滑嫩。父亲嘴上碎念着。说完,还对我投以嘉许的一眼,再看着母亲和妹妹一碗接一碗地舀汤,直到汤碗见底。平时极少得到赞美的我,细细回味着父亲的激赏在我心中留下的冲击。当晚,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 这碗平平无奇的汤,是报纸上的家常食谱所赋予我的灵感。 在那个还没手机的年代,陪伴我度过青涩少年岁月的,是一本本记载着无数珍贵记忆的剪报。它见证了我的成长,更让我学会了一身好厨艺。 从15岁开始,我就对剪报着了迷。我们一家都爱阅报,家里订阅了一些日报如《星洲日报》,或是小报如《新生活报》之类,是母亲专门买来研究马票用的。每晚用过晚餐,父亲毫不例外地阅读报纸,母亲埋首于她的马票经,我则着迷于当时连载的【四人夜话】小说。 一次,我照常打开报纸,却被里头的一份食谱深深吸引住了。现在我仍然记得,食谱介绍的是一道家常滋补汤——丝瓜鸡脚花生汤。这汤最吸引我的是据说可以“补脚气”,父亲常年脚痛,最适合他不过了。 我果断地搁下报纸,兴致勃勃地到桥头菜车处买了相关的食材:丝瓜、花生、鸡脚。卖菜阿姨看我面生,还特地教我选择专门煲汤用的花生,让花生更容易软烂香甜。还有,鸡脚得选根根脚趾都丰满浑圆的,回家还得用剪刀为鸡脚美甲一番。 那一晚的成功,让一个想法在我心中悄悄萌生:我要收集更多的食谱做成剪报! 隔天,我爱惜地把有关食谱剪了下来,用手指沾上了胶水,再细心地把剪报四角用手推平,珍而重之地贴在我的科学大本练习簿上——我的第一本剪贴簿就这样诞生了。 靠剪报学会了做菜 出于对父亲赞美的渴望,我开始研究起报章上的食谱。食谱百花齐放,想尽办法得到我的青睐,我会先斟酌食材是不是容易取得,再看看烹饪过程会不会过于繁杂。适合的,我就会赶紧用剪刀细心地剪下来,再一张张地贴在我的剪报册子里。有的食谱配上了菜肴图片,更多的是纯文字食谱。由于嗜辣,我还收集了部分国文版本的食谱。 最早完成的剪报,飘着油烟味。学煮初期,由于不熟悉烹饪步骤,每次煮食之前,必定得让剪报陪在一边当督工,才煮得心安。这一来,在我疯狂吸收烹饪知识的同时,这些剪报也免不了吸收不少斑驳的油渍。 凭着这些剪报,我逐渐学会了一道道从不曾在餐桌上出现的菜肴。其中,父亲最为欣赏的是大火快炒的姜葱炒肉片,他曾经咬嚼着肉片激赞:比餐馆的还好吃!边说,边伸手去舀了一大匙的热腾腾肉片。 随着收集的食谱越来越多,我的剪贴簿也愈发丰腴。每天晚上功课做完,我会坐在沙发上逐篇剪报慢慢看,以便在烹煮时不手忙脚乱。到了后期,我已经把食谱背得瓜滚烂熟,不必边看食谱边煮食了。 父亲和一般传统华人家庭的一家之主一样,虽然肩负着养家的重担,和孩子们的关系却有点疏离。严肃的父亲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除了唱歌,最大的快乐来自于品尝各类美食。然而母亲出身大户人家,对烹饪真的不怎么在行,只求让我们填饱肚子。偶尔,父亲还会因为母亲煮的菜过于重复而忍不住嘀咕,最后干脆自己抓起锅铲煮上几道拿手好菜。 想到父亲喝汤时的满足样子,加上耳边回荡不去的赞美声,我的人生慢慢起了变化。那天开始,放学回家后,我书包一丢,就开始在厨房忙碌。闷热的厨房,炒菜时冒出的浓烟,都无法阻挡我用心研制一道道美食。 有趣的是,父亲回家第一件事总不是洗澡,而是直接伸手打开菜罩,看看我煮了什么好料。随着菜罩重新放下,父亲的嘴角必定满意地上扬。那只掀起菜罩的手,打破了我和父亲之间的隔膜。偶尔,父亲在报章上看到想吃的,或是看起来好吃的,还会帮我把报纸留着。 为了更好地保存这些剪报,我还买了人生中第一本自粘式覆膜相册。几年下来,累积了五、六本,它们就放在客厅当眼处,方便我随时翻阅。 可惜,这些珍贵的相册,在父亲把老家出租给房客之后,竟然全部不翼而飞。当我得知这个晴天霹雳的消息,父亲一口接一口喝汤,父亲上扬的嘴角,父亲急着掀起菜罩的画面排山倒海地涌上我的脑海。我疯了似的掏箱倒柜,企图找出这些陪伴了我漫长成长岁月的老朋友们,却始终找不回它们,只好作罢。有时想起,还是忍不住怅然,就像和一位珍贵的老朋友从此失联。只能往好的方面想:也许它们遇到了一个和我一样热爱剪报的人,被珍而重之地收藏起来了? 如今科技发达,看报纸的人越来越少,更别说还有人有兴趣剪报了。现在想查找食谱,只要在小红书输入关键字,不到一秒就有几十个食谱任人挑选。然而,冰冷的屏幕,又怎么比得上当年那一张张的剪报?它虽然因为年月久远而泛黄,却记载着我最珍贵的记忆。对我来说,滑动手机的屏幕浏览食谱,远远比不上当年逐页翻阅剪报时,那淡淡的油墨味,和指尖所传来的幸福。唯一庆幸的是,至今经我手烹制的菜肴,仍然能满足家人挑剔的味蕾,尤其是父亲,他是我最为捧场的粉丝。 当年为了得到父亲的关怀而勤于剪报的画面已无法复制,却是我成长期间最珍贵的记忆。
2星期前
星云
都市动态
凤山寺三太子庙庆神诞 45周年宴筹4万活动金
士拉央峇鲁凤山寺三太子庙昨晚举办联欢晚宴,热烈庆祝三太子千秋宝诞及45周年纪念,大会通过3支洋酒招标,筹得4万零205令吉作为活动基金。
2星期前
都市动态
即时国际
日本都道府县魅力排名出炉 埼玉美食形象连6年垫底
日本民间智库“品牌综合研究所”日前发表今年日本的都道府县魅力排行榜,琦玉县由去年的倒数第2到今年的倒数第1,按照品牌综合研究所分析,虽然居民认为,琦玉县适合居住,可是归属感较弱,其中美食形象更是连续6年垫底,导致琦玉县对于外地人缺乏吸引力。
3星期前
即时国际
VIP文
马六甲海峡首个水上舞台启用 159国嘉宾沙滩享美食
首个建于马六甲海峡的水上舞台于昨晚正式启用,来自159个国家的嘉宾在沙滩上享用美食的同时,亦能欣赏水上舞台的精彩文化演出。
1月前
VIP文
图说大马
星角摄 | 一张饼的魔力
我国印度煎饼(Roti Canai)被评为全球最好吃的面包类美食。要说最亲民的美食,印度煎饼一定榜上有名。
1月前
图说大马
即时国际
意大利美食申遗 总理古迹前设宴直播
为支持“意大利美食”申请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证的世界文化遗产,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星期日下午参加国营电视在首都罗马“维纳斯与神庙”举办的“周日午餐”直播节目。在野党则批评此举是滥用公共电视资源。
1月前
即时国际
精彩系列
村长揾食 | 福星海鲜冷气饭店 黄酒鸡 猪筋煲 煮得地道
在客家人聚居的沙叻秀新村内,要找道地的客家菜肴并非难事;村长李明康轻易就从“口袋名单”中,翻出一家把黄酒鸡与猪筋煲煮得极地道、美味的饭店,这就推荐给大家!
2月前
精彩系列
即时国内
213美食列国家文化遗产 旅游部:推基金助传承文化遗产
至目前为止,共有213种美食被列为国家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吉兰丹的特色菜肴,如蓝花饭(nasi kerabu)、金丝糕(kuih jala emas)、鱼露(budu)、阿哥糕(akok)以及酿辣椒(solok lada)。
2月前
即时国内
精彩系列
村长揾食 | 家乡味饭店菜色多元 宫保鱿鱼 蒸松鱼头 下饭
位于新村21路的家乡味饭店(KK Huat Restaurant),是其中一家村长最为推荐的客家饭店。该店虽坐落在熙来攘往的大路旁,却不似一般商店来得显眼,稍不注意就可能错过。
2月前
精彩系列
聚焦古城
视频 | 你吃过“糯米猪”吗?一种只在马接峇鲁新村才有的美食!
(马六甲3日讯)糯米鸡你一定吃过,但“糯米猪”就不一定听过或是吃过! 在马接峇鲁新村,就有一户人家延续长辈传下来的糯米猪手艺,让这道鲜为人知的“糯米猪”在新村中成为一种特点。 这是一种把糯米和叉烧及猪肉结合,所创造出来l独一无二的传统美食! 新闻 https://www.sinchew.com.my/?p=6829517
2月前
聚焦古城
读家
【国庆特别企划】4位书店人眼中的爱国书单
爱是张挂旗帜,爱也是愿意看懂无心之失。爱是诚心的蜜语甜言,爱也是直面丑陋的冷语直言。爱是嘲讽,是抱怨,是虔诚的拥戴。爱是上街涌成黑浪。爱是说破,爱是不说破。爱是他们没有停止诉说。 当世道越发盯紧形式的正当,我们不妨也来行礼如仪——用一本书度过国庆,满满仪式感。【读家】诚邀数名书店业者推荐一本可以在国庆日阅读的书,陆续收到相同回复:有限制吗?一律回答没有。反正你我都已习惯在限制与限制之间游走了嘛。所以有了这样一份“爱国书单”…… Amir Muhammad / 比虚张声势更有意义 【推荐人】Amir Muhammad(Buku Fixi 创办人) 《Fault Lines》(断层线)是Adriana Nordin Manan创作的一部戏剧,2025年Moka Mocha Ink出版。作为剧本来阅读,我很喜欢,因为剧中角色是如此机智而真挚,当他们在与那些表面上跟自己截然相反的人相处时。她能理解人们是如何说话,洞悉人们是如何通过接纳与排挤建构社群。 走进剧场看戏的人不会太多(毕竟门票昂贵),阅读这本书会是更实惠的选择。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常常被那些怀有平庸却邪恶的动机的人所利用;透过这个虚构马来家庭生活在美国纽约所遭遇的两难处境,或许也能带来一丝启示——可能对话是比指责更好的做法。 剧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这样一个允许这些对话发生的空间。当然,对话会是小小的,循序渐进的;但我相信,它远比那些拍胸脯式的,虚张声势的宏大姿势,来得更有意义。 大马美食的鲜活图景 【推荐人】锺俊铨(楼顶书店创办人) 在《我说福建面,你说虾面》中,台湾饮食作家陈静宜以细腻的文笔,为马来西亚饮食写下一封“情书”。她以外来者的视角,重新描绘地道美食,捕捉那些因过于熟悉而常被忽略的细节。书中49个章节,从视觉、听觉到味觉,层层展开:从食物的色泽、锅铲翻腾的碰撞、入口时的口感,构成马来西亚美食的鲜活图景。 美食背后的故事,是一部华人先辈南来的迁移史;是一段结合本地食材的演化史;是一群掌厨的默默坚守;是代代相传的延续;是多元文化碰撞出的火花。 当然,章节有限,无法囊括所有美食。更多故事,等待我们自己去挖掘。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独特的味道,足以写成属于自己的篇章。 我的那一章,会是一碗板面。那碗热气腾腾的汤里,盛着弹牙顺滑的面条、嚼劲十足的肉碎、软嫩清甜的苋菜,还有汤里绽放的葱油香。煮面的热雾,在炎日的午后弥漫开来,成了我小学放学后的童年记忆。有趣的是,不同地区对板面的称呼各有不同。有些地区称“面粉糕”,可在这里(槟城),它只有一个名字——板面“搣”的,不接受反驳。对我来说,我说板面,你说面粉糕。 团结能改变历史 【推荐人】张永新(文运书坊创办人) 《季候风相会的土地上——马来亚人民历史》是一本我们在2019年重新出版的小书,以生动的漫画及浅白的文字,带着读者回顾,从马六甲王国建立到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宣告成立的各大历史事件。 有别于市场上其他类似书籍,《季候风相会的土地上》的重点,是展示人民反抗殖民主义与霸权的斗争。当中包括殖民时期不同族群的反殖斗争,以及独立前夕不同政党和职工会在争取独立路上扮演的角色。 我相信,这样的观点,有助于读者跳脱一般我们认知的马来亚史,以一般人民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些影响国家历史走向的大事件。我并不会说这本小书能够详尽地介绍这些历史事件,但它能让我们反省自身所理解的历史观点。 《季候风相会的土地上》有华文、英文与马来文版,让不同语言源流的读者都能阅读。无论是哪个语文版本,我都希望这本书能让读者认识到,人民团结起来的力量,足以改变历史走向,正如书中提及各个展现人民力量时刻的历史事件那样。 在大马生活也很美好 【推荐人】邝铭汉(Lit Books创办人) 要在国庆推荐一本书给马来西亚人阅读,是一项棘手任务。例如,可以推荐乔治·奥威尔的《1984》,警示读者关于政治越权的危险。或者,可以推荐《No Dram of Mercy》(悲悯阙如;卡迪卡素著),提醒我们独立和自由的实现,是用沉重的个人代价换得。或者,也可以推荐一本入围2025年布克奖的马来西亚书籍,然而我们只能轻声谈论它。 经过慎重考虑,我认为我的推荐书单应该满足几项条件:❶由马来西亚作家所著;❷不管内容或价格,这本书不该是可望不可即;❸它不应该太过“激进”——至少不是这个场合。综合这些考量,我推荐翁惠晴(Erica Eng)的《Fried Rice》(炒饭),一本获得埃斯纳奖(Eisner Award;有漫画界奥斯卡之称)的漫画小说。 《炒饭》讲述敏(Min)的故事,她是来自峇株巴辖的中学生,渴望可以到美国深造艺术。纵使已经提交申请,她深知追梦路上仍有阻碍重重,带着些许沮丧,她准备在小镇安顿下来。一次前往吉隆坡探望表亲——不像敏,表亲即将出国留学;敏发现了一些关于自己,关于马来西亚的事。这些事,我想,大多数的我们逐渐开始珍视。 对于那些不太熟悉翁惠晴作品的读者,她的画风梦幻,很有感染力,角色和场景也是我们所能完全共鸣。但《炒饭》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是如何有效地,却又温柔地,捕捉我们当中许多人都曾拥有的挫折感受——身为马来西亚年轻世代,感觉自己困在这里,迫切希望离开,在更宽广的世界寻找更大的挑战和意义。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足够幸运能够这么做,《炒饭》提醒我们,在马来西亚生活也可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马来西亚人总喜欢抱怨马来西亚。我知道,因为我也是马来西亚人,我也喜欢抱怨马来西亚。然而,我也知道,在内心深处,我对这个国家总是喜爱总会心软。《炒饭》是对这份情愫的提醒,或许它是由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组成,但这些事足以让生活不至于崩塌(keep the wolves at the door)。 祝大家国庆快乐。 更多文章: 【国庆专题:送给国家的礼物/01】我决定:多决定一件事! 【国庆专题:送给国家的礼物/02】我要副刊政策都实现!呃,不是…… 【国庆专题:送给国家的礼物/03】我要落实真正的公平和透明政策
2月前
读家
全国综合
小贩叹美食也崇洋媚外? “本地的嫌贵,外国的却受追捧”
本地美食不配好价格?一名小贩在社交平台Threads发文,直言民众长期抱怨本土美食价格贵,甚至有压榨本土小贩之嫌,让他感到无奈与心酸。
2月前
全国综合
都市动态
视频 | 雪苏丹后官宣 加影沙爹升格文遗美食
雪州苏丹后东姑诺拉茜京宣布加影沙爹正式升格为雪州文化遗产美食!
2月前
都市动态
更多美食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