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首页
|
登广告
活动
下载App
热门搜索
大事件
发现东盟
股市
星洲人
互动区
登录
Newsletter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总编时间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风起波生
大使笔迹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亮剑
下班的路
百格大家讲
长风破浪
大选探路
翱翔天际
烈火真金
华研智库
吃饱了吗
鸟生鱼汤
娴言
鹭岛南望
走读天下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杭州亚运会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动力青年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蔬菜
【特稿】气候变化影响生长收成 雨季未至蔬菜价格先波动
(居銮13日讯)尽管还未进入年底雨季,天气变化及降雨周期与模式的改变,今年厄尔尼诺热浪不断已严重影响本地农作物的产量与收成,尤其蔬菜价格出现波动上扬。 近月来的气候在早上艳阳高照,下午频频下雨,冷热交加影响本地农作物生长周期及产量,本地菜农们估计,若天气持续恶化,不仅价格波动,农粮种植业将面对更多挑战。 《大柔佛》社区报记者从菜农口中获悉,近月来的天气阴晴不定,下午突然下起倾盆大雨,导致豆类蔬菜难以生长,进一步波及收成,自然影响蔬菜价格,而果类种植受影响程度并不大。 大马菜农联合会主席林仕伟受访时表示,截至目前,本地蔬菜供应目前都没有太大的问题,但价格方面会稍涨。 “因为之前天气不错,蔬菜收成大好,蔬菜都跌价,菜农叹血本无归。现在蔬菜价格稍涨回来,涨幅还不会太高,但对菜农而言,已是不错的价格。” 他续说,目前的天气对黄梨收成影响不大,但对蔬菜类的影响则是较大的。 “若这样的天气继续恶化,蔬菜生长周假会受到影响,供应货源减少,价格自然也将上涨了。” 林仕伟透露,进入了年底降雨量高季节,低洼地区的农民会开始担心淹水问题之外,也忧雨水太多,影响了蔬菜的生长。 菜农彭南彬指出,雨季会影响木瓜的收成,木瓜长得比较慢,且容易被淹死;长豆则会因下雨,外观上就长得不美。 他说,白天天气热,傍晚或晚上下雨,都会影响菜的生长。植物被晒久了,又被雨淋,蔬菜自然长得慢,尤其小白菜、菜心。 “由于近期的天气太热,然后傍晚又下雨,导致苋菜很难收成,之前种了却难活生长,只好再种过;生菜也一样,就是种不起来。” 他以白萝卜为例子,最快收成是45天后,慢则60天后。雨水太多,白萝卜容易裂掉;俗称马尼菜的树仔菜虽长得多,但是菜叶细小,也不是最佳的收成。 彭南彬表示,他的菜园位于河边,所以会担心淹水。之前淹水时曾水深高达7尺,当时甚至无法进入菜园,淹水位不高还可以到附近的学校去等雨停。 菜农陈芝表示,除了打理菜园,平时她都会到河边巴刹卖自己所种的菜。发现最近市场较冷淡,若在卖菜时间遇上下雨,光顾采买的顾客就更少了。 圣德巴罗新村村长林顺德表示,当地大多数人都种植油粽,棕园内偶尔会短期栽种香蕉。最近的天气变化对油棕、香蕉的收成影响不大,种植橡胶的当地农户这些年都减少了。 他说,之前当地油棕园浸水,园里都泡水了,一旦遇上下雨天,工人都会迟几天去收割油棕果,间中也会有待收割的油棕果被盗的情况。 已有多年种植果树经验的沙翁新村村民黎福祥表示,雨季对水果收成对各种水果造成影响,雨季一般影响了榴梿、水蓊、红毛榴梿的收成、产量,雨水充沛,红毛丹最近倒结了好多果实。
2星期前
小贩:黄瓜茄子长豆喊涨 “雨季菜价浮动”
雨季影响本地蔬菜收成,近期部分本地蔬菜迎来涨价潮,其中黄瓜、茄子及长豆等均有涨价。小贩估计,若货源持续变少,相信接下来蔬菜价格将持续浮动。
1月前
香港检查日本进口食品 首次检出被禁地区蔬菜
根据规定,源自福岛县的所有蔬菜及水果、奶、奶类饮品及奶粉均禁止入口香港。从日本茨城、栃木、千叶及群马县进口的上述食品,则必须附有由日本主管当局发出的辐射证明书及出口商证明书,证明有关食物的辐射水平没有超出指引限值及适宜供人食用,才可进口。
3月前
独家 | 辣椒干大蒜进口干粮纷涨价 蔬菜猪肉不涨价
最近不少商品、粮食等因原料、工资、运输、包装等成本增加而纷纷涨价;业者受访时证实,部分进口干粮如辣椒干和大蒜早在数月前涨价。
3月前
降雨天气暂未影响供应 菜价稳定 番茄青葱跌价
近期天气多雨,但蔬菜价格和供应目前还算稳定,没有菜价高涨,反而番茄和青葱每公斤的售价还有下降1至3令吉。
3月前
狮城食品局澄清 未发现日本进口蔬菜被污染
(新加坡4日讯)新加坡食品局澄清,当局最近并未发现来自日本的蔬菜样本受污染,也没有禁止入口日本任何县的食品。 《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食品局昨天发布文告回应媒体,针对《华尔街日报》题为“更多国家禁止进口日本食品”的报道与播客作出上述澄清。 文告指相关播客提及的是新加坡农粮兽医局(新加坡食品局前身)于2011年发布的新闻文告,相关事件已过时。 食品局也重申,当局采取科学的方法评估食品安全风险,“进口到新加坡的食品须接受食品局的监控与检测,其中包括针对放射性物质的检测。如果发现任何进口食品不安全或不适合食用,将采取执法行动。” 日本近期向海洋排放福岛核处理水,令人关注从日本进口的海产能否安全食用。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今年8月3日在国会回复议员询问时说,新加坡会监控受影响海域的安全报告,并且继续对进口食品实施安全检测,将风险降至最低。 她当时强调,无法通过食品局检测的食品一律不准在新加坡销售,“食品局严密监控所有进口食品的安全,包括日本进口食品,目前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3月前
全国综合
驰名快餐店汉堡包货不对办 男子怒吼“一片菜也没有!”
从驰名快餐店买来的汉堡包竟不含蔬菜,烤鸡汉堡包用的竟是圆面包,男子难忍货不对办,怒骂店员“一片菜也不给”!
5月前
全国综合
东海岸
金马仑周末禁上路解塞 菜车迟到 新鲜度“打折”
为了减缓金马仑交通阻塞的问题,金马仑工程局实施菜车于周末及假日部分时段禁上路政策已经2周,关丹部分菜贩指出,该措施目前还没有带来太大的问题,不过难保障蔬菜新鲜度“打折”和菜车迟抵达的情况会越发普遍。
5月前
东海岸
星云
【六日情/船员生活02】伙食篇/熊谷太壹(麻坡)
随着其他船员鱼贯而入员工餐厅,洗了手拿上餐盘。左手一开始看到的是一些凉菜,过后是白米饭,然后看到4样菲律宾、印尼口味的菜品,一个汤3个肉,再然后是甜品和水果。 右手一排自拌生菜沙拉、白米饭,接着是3样印度菜,1个汤两个肉;再来是两种口味的披萨,最后是两种水果和3种甜品。 左右两边的甜品与水果有时会重复,甜品旁边有一台雪糕机,让人自己挤雪糕。食物区后是饮料区,排序分别是纯净水、冰块、浓缩果汁、全脂牛奶、低脂牛奶、咖啡机。食物区旁边是调料区,包含番茄酱、胡椒粉、橄榄油等调味料,其中要数泰式甜辣酱最受欢迎,连老外都赞不绝口。 想起多年前第一次上船,面对这丰富的选择还是挺满意的。厨房还会在不同节日另外准备些特色菜,偶有惊喜,为这苦闷的船员生活提供些别样的滋味。 日子如风瞬息而过,也吹走了我刚上船的那股兴奋。几个月过后再进入员工餐厅,看着跟昨天变化不大的菜品,我想念起了在马来西亚早餐的港式点心,午餐的叉烧饭,晚餐的家常饭和宵夜跟朋友去mamak吃的roti canai。除此还有日本寿司、韩国烤肉、越南河粉等等。这馋虫愈来愈壮大,在我心里挠呀挠的着实让人受不了。 下船到处搜寻中餐美食 我开始积极查看游轮航线,搜寻就近的餐厅。我的第一个合同,游轮走的是以纽约为母港的路线,中途停留百慕达3天后回程。百慕达港口附近,我最常去的餐厅之一卖的是西式简餐,我最常点的是一碗大虾沙拉,里面有大量的蔬菜,四、五只大虾和半颗牛油果。烧烤口味的大虾与新鲜蔬菜拌上他们特制的柚子酱,很是爽口。偶尔还会点上一份炸鸡翅和一杯奶昔。这样一份简餐在百慕达大约需要30至35美金,就算有点贵,也抵不住我想祭奠五脏庙的欲望。 多年过去,在我开始了一个新的船期合同并安顿好后,就会开始下船到处搜寻美食。当航海日(Sea Day)越多天,一旦到靠港日(Port Day),想下船的心就越迫切。除了一些当地餐厅,中餐仍是我的首选。所幸不论是南美洲、巴拿马或是加勒比海上的小岛,港口附近总能找到那么一两间中餐厅。在这些地域要找到最道地的中餐,往往是那些最不起眼的门面,里面灯光昏暗却充满着浓浓的中国风情。对联、红灯笼、山水画、剪纸等元素挂满墙上。 今天到一个叫克拉伦代克港的港口城市,位于加勒比海上的博内尔岛。我与友人在一间叫叙香园的中餐厅里,看着老板操着广西方言,手捧着我们不久前点的几道菜,我垂涎欲滴。 【六日情/船员生活01】住宿篇/熊谷太壹(麻坡) 【六日情/船员生活02】伙食篇/熊谷太壹(麻坡) 【六日情/船员生活03】服务业/熊谷太壹(麻坡) 【六日情/船员生活04】糖衣炮弹/熊谷太壹(麻坡) 【六日情/船员生活05】牙疼/熊谷太壹(麻坡) 【六日情/船员生活06】告别/熊谷太壹(麻坡)
5月前
星云
大霹雳焦点
天晴产量多菜平价 番茄菜心小白菜跌最多
(怡保22日讯)近来天气晴朗,金马仑蔬菜收成好、产量多,多种蔬菜的价格处于中价位,惟市场买气平平,令菜贩哀叹“便宜也没用”,无法刺激蔬菜销售量。
5月前
大霹雳焦点
星云
【5月征文】我的青青日常/如风(士乃)
门前有一块空地,我从没想过打它的主意,因为觉得忙不过来。 看到邻居老伯辛勤地开荒,种出了成果,我也开始垦荒了。先种了容易生长的番薯叶,再来撒下了菜心、芥兰、苋菜等的种子也发芽了,细心照料下,蔬菜都长得翠绿青葱。小有成就感的我兴致加倍,种下了更多的蔬菜:洋葱、羊角豆、长豆、沙葛、香茅、南瓜、班兰叶等一一登场了。它们就是我的青青日常,我每天出门前给它们浇水,放工后迫不及待来看看它们,顺手拔去野草,适当时候给它们施肥。晚上,我还得来捉蜗牛,我的日子过得更加充实写意,还能吃到自己种的蔬菜,果然是别有喜悦的滋味。 蔬菜成长无意中让我增添了生活乐趣,还有许多意外的惊喜。这些蔬菜开花时,感觉太美了,平时生活匆忙之下都被忽略,看着结出花苞,再到含苞待放,就像在照顾自己的孩子般,太美妙了。 小菜园拉近了邻里关系 我特意拍下每一个阶段,镜头下的那一簇白色洋葱花,竟然美得不可思议,攀附在地上的南瓜竟然珠胎暗结,羊角豆也盛开了黄色大花,沙葛紫色花亦不逊色,无奈却得把它剪去,才能结下大个儿的沙葛…… 我的绿手指还算有所发挥。绿叶有了花朵的搭配,引来了蝴蝶蜜蜂小鸟,还有不速之客——变色龙。拍摄这些小昆虫还得花费更多等待的好时机,我的青青日常都跟着这一切活跃了。 附近晨运的人经过这片小菜园,也会放慢脚步来欣赏,我与他们见面时又多了话题。他们还会传授许多种植的心得,大家因为这片小菜园而拉近了关系。 庆幸能将附近这块荒废的土地加以发挥,从此以后,它走入了我的生活,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5月前
星云
星云
派报纸的安娣/洪纬华(巴生)
最近对一位派报纸的安娣特别感触。原因是她在今年5月1日劳动节当天告诉我们,她不能继续派报,因为运送报纸的负责人要退休了。对我们这些打工一族而言,劳动节只是一个假日,对她而言却是正式为派报生涯画上句号的日子。 没有派报纸以后,已习惯看实体报纸的我非常不适应。这时我才发现,原来安娣已经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看报纸不仅仅是我的习惯,更是我每天获取资讯的主要管道。它也督促我要不断地增广自己的知识与时事见闻。 二十多年前,这位安娣就与丈夫在新住宅区开了一家杂货店。那一年我们一家也搬到同一区。在那还没有大型购物商场的时代,杂货店的生意蒸蒸日上,他们还与儿子一起在同样的地点经营中药生意。可能是生意太好,我们通常是早上9点或10点多才收到报纸。也许是这个原因,导致一些人向她投诉派报太慢或要求早一点派报,但她依然一样地迟。 如果在生意很好时向她提问或有所要求,她的语气也会有些不耐烦;对大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对当时还是小孩子的我们。不过即使我们不太喜欢她的个性,我的妈妈还是会向她购买一些日常用品与蔬菜。日子久了就有了一些交情与交流。 随着岁月流逝与时代改变,近几年我家附近开了一家霸级市场,这显然影响了安娣的杂货店生意,上门购买的顾客与报纸的订单都减少了。甚至还有些顾客偷东西,或欠了钱没还,这更加打击了她的杂货店生意。渐渐地,杂货店的规模缩小了,最后只剩下卖基本的日用品与派报服务。 我真的非常感激安娣在这二十多年来的服务与贡献。不管大热天还是下大雨,她依然每天派报给我们。我在想,没有了派报人,我们就不会买到实体报了。不过现在越来越多人不看实体报而导致派报人员逐渐减少,以后“派报纸”这职业会不会成为历史?
6月前
星云
星云
【5月征文】城市中一条弯弯的小河/周万发(大山脚)
小时候住在乡村,放学和同学经过小河,放下书包,脱了校鞋、校服就跳下小河游泳,戏水,捉鱼——这就是我的童年!一年又一年,读完了高中,一班的同学只有我一人考上了大学,同学们开开心心地送我到火车站,为我践行。大伙儿唱起了吴奇隆的〈祝你一路顺风〉:当你踏上月台从此一个人走,我只能深深的祝福你,最亲爱的朋友,祝你一路顺风。 乡间的小河陪伴我长大,给了我一个快乐的童年。念完大学,一家人搬迁到大山脚“南美园”居住,很开心的是,在我家附近我又找到了一条小河。这是城市中一条弯弯的小河,它在大山脚日新国中的后面,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有这么一条小河的存在。 日新国中的学生和家长很多,一批学生毕业又迎来新的一批学生,家长每天接送孩子,匆匆的来了又匆匆走,相信他们从没走到日新国中的后面,去看看这河边漂亮的景色。 附上一张漂亮的照片,这就是大山脚日新国中后面河边的景色,是早上朝阳升起时拍下的。每天早上,很多住在南美园的退休人士在这里散步,晨运,聊天联络感情,互相交换信息。早上这里有小鸟的歌声,带着雾水的空气,凉凉的清风吹起河面的涟漪,河边还有绿悠悠的布袋莲和水蕹菜。 河畔种着绿油油的蔬菜 河岸旁有一条很长的石子小路,义工在河畔种了一些花和芒果树。还有一些人在河岸边种蔬菜,绿油油的新鲜蔬菜看到都开心。有一位朋友种了甘蔗,每年年初八他收割了甘蔗便拿到菜市场卖,他们是勤劳的城市农夫,他们珍惜每一寸土地。 我是河畔的常客,每天早上我都来河畔走走。乡村的小河陪伴我度过欢乐的童年,城市的河畔陪伴我度过悠闲的中年。遗憾的是,城市的河面多了很多垃圾,很多矿泉水瓶在河面上漂。大家要一起保护地球,不要随地丢垃圾啊! 下午时段还有人在河边垂钓,有些人早上来,一些不急做晨运的上班族选择下午去跑步,纾解一天的工作压力。城市里的河畔很可贵,希望更多住在附近的居民一起来走走,呼吸新鲜空气,多做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 这条河还有一个用途,就是下大雨时义工会去打开抽水引擎,把大水沟的雨水抽到这条小河里,我们的家才不会淹水。
6月前
星云
全国综合
沈志勤:防过度种植供应过剩 建议控制蔬菜种子销售
峇央峇鲁区国会议员沈志勤建议农业及粮食安全部,可以尝试控制蔬菜种子的销售,以防止过度种植,进而解决蔬菜供应过剩的问题。
7月前
全国综合
星云
【犁生活】丰收变成一种诅咒/彭敬咏
我不快乐,因为不管售价高低,害虫还是会叮咬正在绽放无数秋葵的羊角豆。 亚古诗采摘的1.4亩羊角豆田恰逢高产期,顶芽处,一颗颗的花蕾挤在一起,迫不及待地想要赶快绽放来吸引昆虫授粉然后结果。但是我却只能皱眉,因为心里头在挣扎是要继续施肥、降肥,还是断肥。一颗颗羊角豆,在一天之内就可以成长3吋,硕肥的果实已经被收菜商嫌弃太大条。 经过前两个月的倾盆雨季,这两个月天气变好,大多数农夫都有不错的收成。斋戒月期间,蔬菜市场不佳,这导致丰收的蔬菜开始滞销,许多收菜商都需要丢弃销售不出的蔬菜。我长期种植的羊角豆跌了十倍价钱,这也是我这几年的种植生涯里遇到过的最低价格。(此处应有雷声) 农民与老百姓无法快乐 新闻刊登了蔬菜被丢弃的照片,我读了全马菜农公会总会长的解释,然后好奇到底民众是如何看待,而去浏览了一些网民的留言。当然,有同情农民的;也有不以为然而觉得农夫在蔬菜高价时也赚了很多的;也有在抱怨为何蔬菜都拿去倒了,消费者还是没有吃到便宜菜的。关于如何应对丰收时过剩的蔬菜,大家的想法看似都对,但应用在这片国土上似乎又不太对。有些道理其实很简单,但我们还是搞不懂为何政府依旧没有适当的措施来长远地帮助农民和人民。在这片国土,丰收变成了对农民与老百姓的一种诅咒。丰收的农夫无法快乐,因为不只挣不到钱还要贴上地租、劳工、肥料和农药费用。老百姓无法快乐,因为享用不到丰收后价廉物美的蔬菜。
7月前
星云
大柔佛焦点
【特稿】连日长假需求减少致持续“丢菜” 菜农盼供需尽速回稳
(古来26日讯)开斋节连日长假后市场甫开始恢复运作,面对大量过剩的蔬菜瓜类,古来县菜农及菜商仍被迫销毁过多的蔬菜。他们都期盼下周开始市场需求量回稳后,蔬菜市场价格能恢复平稳,唯也有菜农担忧今年将持续发生被迫“丢菜”的情况。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走访古来区菜农及菜商了解情况,受访者纷纷表示适逢斋戒月期间需求量锐减,加上天气转好蔬菜瓜果丰收,因此导致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 他们表示,随着连假结束,各地菜市纷纷重新开业,相信蔬菜滞销现象会逐渐获得改善。 但也有受访菜农认为,我国经济市场经历冠病疫情后于去年4月重开,至今引进的外劳人数众多,许多农民也重新开发农耕地种植瓜果蔬菜,因此今年相信会出现蔬菜产量供过于求现象。 古来县菜农联合会会长陈福兴在受访时表示,经过开斋节连日长假后,才刚开始重开的市场未能反映蔬菜的价格走势,蔬菜价格相信需要到下周才能恢复以往正常的价格。 他表示,中马一带的菜市在过去连假停业了4天,新加坡市场也停业2天,连带导致盛产的蔬菜无路销售输出的情况。 “本周蔬菜市场价格仍处在低价,菜农在出售蔬菜给予菜商时几乎面对多达50%的亏损,但面对一萝萝蔬菜,还是必须忍痛低价卖出。” 他坦言,就算市场供应量过多,农民还是需要收割成熟的蔬菜瓜类,但一些农民为了节省人力及成本,唯有将叶菜类摧毁作为肥料,重新翻种。 古来蔬菜农耕兼批发商拿督陈文达告诉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蔬菜产量过剩以致被迫丢弃的问题,几乎每年斋戒月期间都会发生,未来农民可在临近斋戒月时考量减少种植量,避免再度发生蔬菜过剩问题。 他坦言,巫裔人口比例占我国人口超过70%,对市场需求量影响深远,近来加上天气因素影响,好天气令蔬菜唱丰收,但市场需求量却相对大大减少,才会形成如此局面。 “这是一个需要思考解决方案的问题,未来临近斋戒月时或农民和可减少种植量,避免蔬菜产量过剩情况,但这仍需视无法预计的气候等因素考量,确实不容易执行。” 他表示被迫丢弃的蔬菜中,以黄光、苦瓜等瓜类占多数,当然其中也不乏许多叶菜。 古来菜农兼蔬菜商潘宗德在受访时告诉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随着市场开放后不少农民大量开发耕种,加上外劳人力回流,估计今年会不断上演因蔬菜产量过剩而“丢菜”的情况。 他表示,今年首4个月来除了1月份及3月份接连下雨影响蔬菜收成,其他日子几乎都是放晴的干旱气候,令农民蔬菜瓜果唱丰收。 他说,大量种植加上蔬果丰收,也引起市场供过于求的问题,以致蔬菜价格不断下跌,最终演变成菜商及菜农被迫毁菜的问题。 “冠病疫情期间因外劳人力大减,农名被迫减少耕种,导致市场蔬菜供应量减少蔬菜价格攀升,菜商及批发商之间也会互相收菜缓和市场供应问题。” “如今蔬菜产量过剩,大家都有大量的蔬菜无法销售出去,无路可去蔬菜瓜果最终只能被丢弃、销毁。”
7月前
大柔佛焦点
更多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