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麻坡

4天前
2星期前
(麻坡9日讯)首相政治秘书曾敏凯今早亲临麻坡与巴莪国会选区,为6所华小带来24万9000令吉的首相署特别拨款,协助各校提升基本设施。 受惠华小麻坡中化第三小学、巴莪益桥华小、岭嘉华小及隆旺培才华小各获5万令吉,班卒爱华小学获3万令吉,岭章华小则获1万9000令吉。 此次是曾敏凯第三度为麻坡及巴莪国会选区的华校捎来好消息;从去年至今,两个国会选区已有20所华小及1所独中共获得119万6000令吉。 曾敏凯今早在中化第三小学的移交仪式上指出,这项拨款旨在让反对党国会选区的华校,除了获得教育部拨款外,也能获得额外的资金援助。 他披露,首相重视教育发展,不愿反对党国会选区的学校发展因资源有限而受到影响,因此,他积极走访各反对党国会选区,了解各校情况及给予适当援助。 他补充,特别拨款是首相署通过财政部发放,并非常年拨款或仅限教育用途拨款,虽相关学校能提出申请,但不是各校都能如愿获得想要的数额。 “除了学校规模与学生人数,我们更着重在情况的迫切性,只要符合条件,就算只有10名学生的微型学校,也能获得拨款来改善环境与基建。” 麻坡中化第三小学因排水系统及学校后方柏油路面破损不堪,需要约30万令吉进行提升工程,因而向首相署提出拨款申请。 该校校长黎家熙指出,尽管首相署特别拨款数额与该校所需相差甚远,但仍能为该校提供一定的帮助,校方对此表示感谢,同时将继续寻找其他管道来获得所需款项。 出席者包括中化第三小学董事长郭顺荣、家协主席陈峻奕及麻县教育局助理局长蔡俊发等。
3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1月前
(依斯干达公主城26日讯)柔佛州政府计划在麻坡地区再增加602间可负担房屋,届时该区将有多达1769间可负担房屋项目的发展,是州内最多发展单位的城乡地区(daerah luar bandar)之一。 柔州房屋及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拿督嘉福尼强调,柔州政府致力于在2026年前,建成3万间可负担房屋目标的承诺。 他说,武吉南宁区的发展计划受到州政府高度重视,根据会议,当地已被确定为将进行大规模可负担房屋建设的地区之一,总规划单位达1167间。 该项目将分阶段进行,首阶段的513间房屋预计将在今年动工;第2阶段则预计建设额外的654间房屋。 “至于其他将在麻坡其他地区推动的可负担房屋计划,目前正处于初步文件准备阶段。” 另一方面,他也提到,州政府已提出在昔加末三合港一处10英亩地段建设可负担房屋,并将通过快速通道审批机制,确保在执照申请、技术批准及土地管理方面不出现延误。 “此外,发展计划中还将建造14间中等成本商店,每间售价为20万令吉,以推动当地经济活动,并为三合港社区带来更多创业机会。” 他表示,通过快速通道的方式,有信心项目将在不久后动工,以此回应三合港地区居民的关注与期待。 嘉福尼是在今早在柔佛第15届立法议会第4季第1期会议答复环节上,回答彼咯州议员陈宗及武吉南宁州议员拿督弗亚的相关提问时,如此表示。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麻坡24日讯)由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主催、柔佛州中华总会承办,麻坡华团、东甲八大乡团及商家联合协办的第40届“全国华人文化节”柔佛州首站,将于6月1日(星期日)在麻坡隆重登场。 本届文化节主题为《柔佛盛典.文化传承》,旨在透过薪传火炬,以本地文化节目展现柔佛州融合多元的文化魅力,凸显中华文化在地深耕、生生不息的传承成果。 《南方薪华》文化火炬是从马六甲海峡经由快艇运抵麻河口后,麻坡龙舟协会将以龙舟接力方式把火炬送至黄金丹绒码头,再由柔佛州及麻坡华团领袖接领及传送至麻坡中化中学,象征文化薪火相传。 这项传递仪式预计在6月1日上午10至中午12时进行。同日下午6时,文化大汇演将在麻坡中化大礼堂上演,由共享空间专业舞蹈团创办人马金泉导演执导。 文化大汇演演出阵容强大,包括:国际口琴演奏家孙福泉、琵琶演奏家沈得信、灵魂震动鼓团、麻坡关圣宫龙狮团、康元龙狮体育会、莘莘学子幼儿园幼龙队、凯歌合唱团、培养小学与训正学校舞蹈社、以及麻坡中化中学的口琴社、舞蹈社、节令鼓、华乐团、扯铃社与醒狮团等。 文化大汇演将为观众带来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盛宴,普通门票每张30令吉。 另一方面,文化节筹委会日前到麻坡黄金丹绒码头与中化中学实地考察,并与麻坡华团、东甲八大乡团代表举行交流会。 出席者有柔华总副会长拿督陈文达、柔华总青年团团长李正瀚、筹委会主席杨永明、联谊主任兼麻坡记者俱乐部主席陈世涞及中化中学董事长徐景贤等。 陈文达代表不克出席的柔华总会长拿督林家全致词时,指全国华人文化节已迈入第40年,是大马华社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盛会,也是凝聚全国华社力量,展示多元文化魅力的重要舞台。 他说,文化节首站选在麻坡,是因为麻坡有着“文化古城”、“香妃城”与“王城”之称,历史底蕴丰厚,更肩负传承柔佛文化的重要使命。 他呼吁各界踊跃参与文化节活动,共同守护文化资产及弘扬民族精神。 陈世涞呼吁麻坡及东甲各华团组织团结一致,共同促成此意义非凡的活动,让全国华人看到麻坡作为“文化城”的真正实力与底蕴。 大会鼓励各华团以赞助方式参与及成为协办单位,凡协办单位皆可获得一把文化火炬、2张大汇演贵宾门票、10件文化节纪念T恤;赞助1000令吉的协办单位可获20张普通门票;3000令吉则获30张普通门票。 欲知详情,可联系陈世涞(012-683 7889)、秘书处杨细珍(012-771 1784)、郑向真(019-916 8992)。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峇吉里国会议员办公室与文打烟州议员办事处携手麻坡多个乡团、青年组织及社区组织,于上周末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具意义的露天文化表演、市集及文化展览。 这不仅是一场展现麻坡文化魅力的盛会,更是一次凝聚社区力量的契机,让大家重新感受到麻坡作为“文化城”的真正底蕴与活力。 演出结束后,许多社区组织代表及年轻人主动与我交流,分享他们对麻坡未来发展的愿景,他们希望能与我们携手,共同推动更多社区建设工作。 例如,有年轻人提出,希望打造一个融合创意市集与街头艺人的文化空间,让本地艺术家、手作匠人、音乐人有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为麻坡增添更多艺术气息;也有商家与创业者希望能在市区策划更多主题活动,如夜市、文化展览、历史街区导览等,让麻坡市区重新焕发生机,吸引更多人潮。 这些想法让我深深感受到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同时也让我欣慰,过去几年推动的努力终于逐渐获得共鸣,吸引了越来越多关心麻坡、愿意为家乡付出的人加入行列。 我一直提醒自己,社区营造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脚踏实地执行的工作。正如麻坡老街的复兴,我们投入大量资源,推动多个项目,希望能为市区带来更多人潮。 虽然成效未必立竿见影,但我们已开始看到一些企业愿意到市区营业,也有更多年轻人愿意回流家乡创业。无论是改善市区设施、推动文化活动,还是鼓励青年投入社会服务,这些都需要时间与耐心耕耘,一步一脚印,才能真正看到改变的发生。 我一直自我期许能成为一个平台,让麻坡那些有志于为社区贡献的朋友,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共同推动改变。无论是文化艺术、环保行动、社会关怀,还是商圈活化,每个人都可以在不同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区的成长不可能只靠少数人的努力,而是需要越来越多的民众、组织与企业共同投入,才能让麻坡变得更好。值得庆幸的是,在这条路上,我们从不孤单。一路走来,总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与我们并肩前行,大家都愿意为了更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最初的零星想法,到如今越来越多社区组织、青年群体、商家愿意参与,我们已经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未来,我希望能继续与大家携手,把麻坡建设成一个更有活力、更具文化魅力的城市,让我们的家乡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更成为年轻人愿意留下来、创造未来的地方。
4月前
4月前
5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