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植物园

1星期前
1月前
3月前
3月前
楹,部首为木,本意是厅堂前的柱子,盈盈对立之状。贴在上面的对联称为楹联。读音yíng。字形优美,读音也悦耳。几种花木以她为名,使这个汉字更添情韵。已知的就有蓝花楹(Jacaranda mimosifolia)和红花楹(Delonix regia)。 蓝花楹原产于南美洲和澳大利亚。花语“在绝望中等待爱情”。盛开时,整个树冠翻腾一片蓝紫色的花浪,绚烂魅惑,爱到荼蘼。因此被世界各地广泛移植。在新加坡植物园,滨海湾花园,甚至一些老街区都不难看到。 红花楹,原产地在马达加斯加。已常用于美化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园林和街道绿化。花期时,树丛犹如被火焰点燃,灼灼耀眼。因为“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也被称为凤凰木。这两种花树都是乔木,树姿挺拔而优美,常能在市镇转角处不期而遇。 却还有一种,默默生长在野地,花朵也并不绚烂显赫,开放在树梢的满树小花,一束束乳白色的雄蕊花丝,由淡黄绿色的花萼和花冠衬托着,状如粉扑,也许这是它又被称为“白合欢”的缘故。要不是她的孤高,淡泊,对喧扰的回避,她可以是赤道的白樱花,油桐花。 每一株树都有自己的生命记忆 她就是南洋楹(Albizia falcataria),又名摩鹿加合欢及马六甲合欢。是豆科,合欢属植物。原产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和印度尼西亚的马鲁古群岛等地,道道地地的“土著”。因为寻常见于南洋群岛,故名南洋楹。另有别名:仁仁树、仁人木。是不耐阴的阳性树种,喜高温、多湿、静风。像原住民适应故土,对土壤的条件要求不高,只要疏松湿润,排水良好、肥力中等的土地即能生长繁茂。 南洋楹与蓝花楹、红花楹同属常绿大乔木,叶子都是雅致的二回对生羽状复叶,细碎的翠绿在枝桠间层叠交错,袅娜轻舞。她灰褐色的树干通直平滑,胸径可达100公分以上,有的高度可至45公尺。修长的嫩枝,呈圆柱状或微有棱,披被柔毛。南洋楹远比蓝花楹,红花楹伟岸峭拔。树冠却柔美舒展,宛如笼着黛绿的云烟,又像逆光的玲珑的剪影,在蓝天下描绘绿野的天际线。因为是阳性植物,基本它只生长在日照充裕的野地山麓或次生林,在这里她总会比其他树木高出一头而令人瞩目。如果你看到一株大树枝叶曼妙婆娑,蓝天白云下与轻风耳语,十之八九就是它了。 每一株树都有自己的生命记忆,刻写在她的年轮里。而树的生命周期比人长久,人的某段生涯往往会和树木发生交集,甚至成为某个人生阶段的印记。昔日的老南大生不会忘记云南园缀满串串黄花的相思树,“山山皆秀色,叶叶尽相思”,尽管山岗再难寻得一株相思树。我读小学时,岛国许多校园遍植木麻黄,可随着校园搬迁,木麻黄不见影迹。有一次在科尼岛健行,发现耸立的木麻黄迤逦成林,不禁教人雀跃神驰。而曾经是本地街树主角的青龙木,也据称会感染某种病虫而大面积死亡,街道旁的绿荫逐渐由雨树代替。近年来更移植会开花的黄金雨树、黄焰木、风铃木等。还有青龙木为行人遮阳的都是有年份的旧街道了。岛国的公园局在某种意义上类似移民局,新物种如新移民网罗引进,被重塑的小岛的面貌,日新月异。 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洋楹却一直在那里。作为世界上著名的速生树种,由于生长过于快速高大,枝桠脆弱容易断裂,树桠掉落是常有的事,在人口密集的城市确实不宜种植在路旁,在行人来来往往的公园或住宅区。于是,她便一直坚守在荒郊野地,既落拓,也潇洒知足地活着。 小时候就知道她,那时我们用福建话叫她“火牌柴”。“火牌”即火柴,大人告诉我们这树木是制作火柴杆的材料。其实由于她木质密度低、色淡、纤维长,也适于制浆造纸、人造丝、人造板,以及箱板、室内装修等,还是培植食用菌、黑木耳和白木耳的优良段木。在东南亚地区已被广泛栽种,成为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三大造林树种之一。 漫步在铁道走廊,两旁悠长无尽的葱茏,高高的南洋楹殷勤作伴。她们很少孤单矗立,总是一株紧挨着另一株,并排成列生长。也许是它黑褐色,狭带形的荚果,成熟时裂开,种子掉落四周,长成新株,繁衍成林;更或是脆弱的枝丫促使她们紧密靠拢,相互支持,抵御风雨侵袭。 铁道走廊(Rail Corridor)是马来亚联邦铁道公司的铁轨拆卸后遗留的绿色廊道,从岛国南部的丹戎巴葛火车站旧址一路向西北延伸到兀兰。24公里平直的路径,铺叙着百年的历史故事。廊道旁弥望的南洋楹,郁郁苍苍,总让人感受到一股难以抑制的,蓬蓬勃勃的生命力。她守望着一方水土,既高大又娴静,既沉稳又轻盈。仿佛每一寸枝叶都在诉说着茁长的力量,默默诠释:什么是土生土长?什么是野生?
3月前
4月前
5月前
老新山人眼中的新山苏丹大王宫花园,包括建于1866年的大王宫,其一部份于1990年5月11日易名为阿布峇卡王家博物馆,在其旁边的华人会堂及占地广阔的苏丹公园。 该公园自2011年宣布闭园,进行全面整修以来,老新山人一直在翘首以待何时会重开的消息。 14年,不是太长,也不是很短。就在今年5月10日,柔佛州务大臣拿督翁哈菲兹终于捎来好消息。 他在其脸书上宣布,州政府正开发一个新的通行路线,以连接柔佛动物园和柔佛王家植物园(Taman Botani Diraja Johor),方便游客参观这两个标志性的景点。 这是老新山人第一次听到又有一座柔佛王家植物园,看到他发布在脸书上的多张风光秀丽图照,原来是由旧的苏丹公园改造而成。 柔佛动物园近期好事频传,自从以全新风貌开放让公众参观后,反应良好,年参观人数已破40万人次,现计划推出夜间动物园,预计年参观人数可突破百万人次。 对于柔佛王家植物园,大臣推介时指出,这座植物园不仅仅是一座花园,更是柔佛苏丹王朝(Kesultanan Johor)遗产和文明的象征,应该得到妥善保护,以供观赏。 至于园中最重要的参观景点:阿布峇卡博物馆和华人会堂,是不是会跟着在不久的将来开放,则不得而知。 大臣口中的这座植物园,在闭园维修之前,绝对是一个值得一游及逗留的好地方,尤其是在晨早及傍晚时分,绿树葱葱,花草处处,空气清新,沿着四通八达的羊肠小径,缓缓而行或跑步,远离尘世喧嚣,一片宁静,一路来都是新山市民喜欢到此松松筯骨,锻链身体的好去处。 园内最高处附设一游戏场,内有各种游戏设备,是各族少年儿童最喜欢游玩之处。 多座空置或已损坏,且历史悠久的宫殿,座落在园内各处,述说这座大王宫公园曾走过的光辉岁月。 [vip_content_start] 当年,民众可以驾驶交通工具进入园内,并可把车停放在特设的停车场,十分方便。 几张保留已久的旧照,可让大家回顾一下旧时园内美丽与优雅的景色。 查看大臣日前在脸书上发布的多张新照,除了予人现今整个植物园焕然一新的感觉,通过新旧照片的对比,更可衬托出这座百多年大王宫来时路的历程。 大王宫花园一向令人另眼相看之处,一是大王宫,二是阿布峇卡博物馆,三是华人大会堂。 大王宫,富丽堂皇,绿瓦白墙,是新山历史悠久,最具地标性的建筑物,也是柔佛天猛公王朝的权力象征。 这座王宫由新山华人先贤黄亚福负责兴建,1864年苏丹阿布峇卡主持奠基典礼,两年后这座集英式与马来式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大王宫竣工。此后,就成为柔佛王室册封勋衔、朝拜、加冕、驾崩等盛典及仪式举行之处。 大王宫曾于2015年3月23日,举行柔佛苏丹依布拉欣登基大典。 原为博物馆一部份的大王宫,于1990年5月11日易名为阿布峇卡博物馆后,馆内的馆藏约有5万件,共分5类,是研究新山现代史的重要地点。 华人会堂由新山华族先贤黄亚福与佘泰兴于1875年9月20日赠送,由苏丹阿布峇加主持开幕,里头收藏许多早年华人港主赠送的牌匾与对联。 自创立以来,华人会堂先后主办过6次与华社领袖的御茶餐宴,最新一次是2016年9月21日,轰动一时。 新山人现今最盼望的是原大王宫于何时会全面开放,而根据大臣的谈话,相信将会在不久的将来。
5月前
6月前
7月前
7月前
10月前
12月前
12月前
1年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