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科技

2天前
2星期前
不久之前,我在地铁上目睹一位年轻女孩坐在我对面,耳朵里塞着无线耳机,目光紧盯着手机屏幕。她的手指在屏幕上飞快滑动,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地铁在一个站点停下,一个老人缓缓上车,环顾四周后,站在离女孩不远的地方。老人微微皱眉,似乎想要询问什么,女孩却全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丝毫没有察觉到老人的存在。老人停顿片刻,轻轻叹了口气,眼中的失落一闪而过,默默地退到车厢的一角。 科技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不经意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疏离。耳机里的音乐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但也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隔离在外。手机屏幕里的世界五彩斑斓,现实中的人情却变得愈发单调、冷漠。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享受着无尽的信息流,却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人与人之间最原始、最直接的情感联系。女孩或许并没有意识到,她与老人之间那段短暂的“对视”本可以成为一次美好的互动,或许老人只是需要一点简单的帮助。然而,女孩的冷漠却让这种可能化为泡影,也让地铁车厢里的孤独感更加浓烈。 孤独感,曾经只是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如今却因科技的发达而愈加显著。我们活在一个社交网络无处不在的世界里,表面上看似与世界紧密相连,实际上,我们却可能从未如此孤独。无论是在线交流还是虚拟世界的社交互动,都无法替代面对面交流中那份温暖和真实的情感。这或许是个警钟,提醒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科技的关系。科技本应服务于人类,而不是让我们迷失在虚拟世界中。我们需要在生活中找到一种平衡,既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又不忘记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连接。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不会停止进步,而我们作为个体,也不能停止反思。或许,下次当我们在地铁上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可以试着摘下耳机,放下手机,给身边的人一个微笑,或者给予简单的帮助。有时候,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举动,能够让这个智能世界变得不那么冷漠,也让彼此的孤独感减轻一点点。
3星期前
3星期前
4星期前
1月前
01 〈AI〉 小AI是我的好朋友 陪我聊天 玩游戏 说故事 小AI做的 爸爸妈妈都做不到 他们只会上网聊天 滑手机 追视频 小AI让我不要有这样的想法 我以为他又要告诉我爸爸妈妈有多伟大 他却告诉了我一个秘密: 你的爸爸妈妈也是AI 02 〈讲礼貌〉 对智能机器人 说话 要讲礼貌吗? 要用 “请,对不起,谢谢你”吗? 有人的外表 没有人的情感 他能感受到我的 礼貌、恭敬、爱戴吗? 他不能 我能 03 〈一出生就要学好的事〉 一出生 要学会与机器相处 余生 才能活得长久 闭眼 代表要睡觉 灯光自动调暗 发出“咕噜咕噜”声 是肚子饿 五秒后奶已温好、送上 发出“咿呀呀”声 表示无聊 床头的花式吊饰开始旋转 不停地大哭 需要加倍安抚 会叫主人 主人被叫得烦了 会调整系统: 再哭 送去回收站 04 〈人工智能蚊子〉 人工智能蚊子 在我包子脸停留三秒 叮得我又痒又痛 肿了个大包 爷爷奶奶心疼地说 以前他们那个年代 要不要捐血 是自家的事 现在是强迫式的捐血 不分男女老幼 这次还超标抽血 要上网投诉了! 05 〈人工智能是老师的时代〉 大人问我长大后要当什么? 我说要当老师 陪伴孩子 观星踏浪 看日出 堆城堡 瞎想瞎说 挠痒痒 翻筋斗 给予 最美的笑容 真挚的泪水 赠送 飞吻、额头吻、脸颊吻 一个大熊抱为奖励 握握手目送他们离开 和颜悦色地轻声一句 “明天见!” 大人听完后都哈哈大笑 说小孩就是想像力丰富! 06 〈未来小孩都必上的沟通课〉 第一课:离开3C产品的技巧 第二课:认识“人”的特质 第三课:注视人的脸三秒之绝招 第四课:微笑的作用与方式 第五课:聆听与说话的准则 第六课:理解人话的五大步骤 第七棵:交流、讨论、吵架的艺术 第八课:实践课——找一个人练习 第九课:走入人群九大招 第十课:建立情感联系之策略
1月前
我个人的书本阅读量是随着年龄增加而在慢慢减少的。开始实习后,我的阅读时间基本只限于工作日乘坐捷运下班回家的那半个小时,然而我并非是找不到更多的时间来阅读,只是比起以前似乎更难专注在读书这件事。 还在小学的时候,网络和脸书已盛行,但不知是幸还是不幸,我接触社交媒体和网络的时间比起周围的同龄人晚了许多。因为家里没有网络,加上我无法出门到处乱走,不知是为了好好善用时光,还是为了弥补想对外探索的内心,阅读成了我为数不多用来打发时间的娱乐手段。一直到我拥有自己的智能手机以前,我的闲暇时光几乎在看书中度过,手中没有新书阅读时,一本书还可以重复翻阅好几遍。 长大以后,对着屏幕的时间越来越长,对着书籍的时间则越来越短。喜剧演员Ronnie Chieng在他的脱口秀开过一个玩笑,他说在美国的每个夜晚都像是一场看谁可以在自己面前摆最多屏幕的比赛,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电视机,更别提现在还有智能手表,大家生怕错过任何资讯似地拼命在眼前摆上一排排屏幕。这只是其中一个段子,实际上整段表演都在嘲讽现今社会为了追求“更快,更多”而产生出的荒谬现象。这段表演距今接近5年,但上面的段子放到今天,放到马来西亚似乎仍然适用。 不说别人,我自己就会同时开着一台平电脑板看戏,一台电脑处理信息再加一台手机玩手游,这种时候我便会想起以上的段子。在科技发达,信息爆炸再爆炸而演算法又更个性化的时代,几乎所有人都依靠数码产品和网络来获取一切需要或不需要的资讯,大家的生活基本上已离不开这个虚拟但又与现实接轨的世界。工作、学习、社交、娱乐甚至衣食住行都建立在这些科技上面。 无可否认的是这些科技大大帮助了我们,但犹如狄更斯的那句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感激这些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的产品之余,我偶尔也会感叹这个时代显得有那么些浮躁。在工作或学习已经占据大半生活时间和精力后,人们似乎多多少少有点信息焦虑。在度过那漫长的,似乎不属于自己的白天后,在夜晚所剩不多的时间里,我们期盼能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多的信息或最大的快乐。这种对多巴胺的强烈渴望让我们的心沉不下来,我们好似已习惯在夜晚通过不断刷手机来尝试获得补偿。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说阅读,人们可能连全神贯注地看完一部电影的耐心也没有。各种短视频、电影解说应运而生且大受欢迎。相信有不少人有这样的经历,即使没有需要太多的资讯,即便已经感受不到任何乐趣,我们依然会漫无目的地对着屏幕不断地往下划。手机或短视频刷着刷着,不知不觉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我们会花两三个小时来刷这些看了就忘的短视频,也不愿意挑选一部长电影静静观看。即使选了一部电影来观看,似乎也只有少数人可以专心致志地把它看完。这大概是因为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诱惑或是干扰,每几分钟或是十几分钟就要查看一次手机好像已经变成了大家的共同习惯。 长时间地沉浸在一个作品,深刻地感受一个作品的世界观,在看完一个作品后静下心来思考作品想带出的信息,这些我小时候轻易就做到的事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似乎不再那么简单。归根结底,我想也许是科技的进步让人们的效率更高了,生活的节奏也因此跟着加快,就连找乐子这种事我们也都会选择追求速度,追求那些短时间就能获得的快乐。 在捷运上阅读更专心 我无意要评价这是好是坏,只是我偶尔会羡慕起小时候那个可以心无杂念,从头到尾反复阅读同一本书还乐此不疲的自己。因此,我开始带着书本在捷运上阅读,而效果比我想像中还好,虽然只有短短的30分钟,即使只是短短的两三个章节,但我似乎更能专心地进入书里的世界,有几次还因为太专心而坐过了站。就像大家在电影院会比在家里更能专心地观赏电影,又或是有的人在图书馆会比在家里更容易专注学习,我大概对捷运也设下了某种心理暗示,让它成为我逃离这个浮躁世界的小小避难所。 在这短短的30分钟里,我让自己远离手机,试图找回那一点点的宁静和专注。或许无法完全摆脱现代科技带来的纷扰,也有可能这份纷扰是现代人所需要的,但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静谧角落似乎也不错。如果你也想偶尔沉浸专注一回,不妨像我一样把某个场景设定成自己的“无干扰区”,在那里,专注于一本书、一部电影,甚至是专注于你自己。我们那因外界的浮躁而烦躁的心也许能沉淀下来,找到自己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居銮27日讯)居銮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张怡标表示,马来西亚农业产业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希望通过分享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实践经验,能促进农业生产效率、质量和竞争力的提升。 他昨晚在台湾屏东科技大学和屏东科技大学校友会举办的科技农务讲座与餐会交流上,如是表示。 张怡标说,技术转移和知识共享对提升农业从业者的技能和专业水平起关键作用,引入智能农业技术,如物联网传感器、智能灌溉系统和精准农业管理软件,将显著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因此,他认为,科技农业不仅是将高新技术引入传统农业生产,更是通过数据分析、智能化设备和精准管理,优化资源利用、减少环境负担,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通过科技的力量,我们见证了农民生产效率的提升、浪费的减少、土壤和水资源的保护以及经济的繁荣。” 他强调农业科技推动与创新研发的重要性,并指大家可从中学习如何在科技创新和传统农业实践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利用科技的力量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以及如何保护和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 在交流会上,台湾屏东科技大学的蔡尚翰博士,率领6名大学部学生进行分享,特别强调科技与农业的碰撞。 这项讲座获得居銮中华总商会、居銮农业公会承办,居銮中华公会、留台同学会柔佛州联谊会协办。 马来西亚留台屏东科技大学校友会会长赖昌明表示,从事农业本来就是艰辛的工作,气候不稳定、劳力不足、成本上涨和农产品价格低迷,让许多农户蒙受很大的亏损。 “马来西亚在果树方面也面临很多问题,例如各种果树的疾病,都造成农民的困扰。” 他说,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成为大家关心的课题,相信可以通过各项交流找到解决方案。 赖昌明表示,屏东科技大学以农立校,相关教育研究不仅闻名全台湾,影响力也遍布海外,协助许多国家的农业发展,养殖、畜牧和兽医系在国际上也获得肯定,目前也正在争取马来西亚认可大学的兽医系资格。 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会长彭庆和则表示,屏东科技大学是一所有特色的大学,为我国培训了全方位的和杰出农业专才,教学严谨且拥有广大的校园面积,提供全方位的实习地,适合农业、渔业和畜牧业的学习。 他说,过去50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中少不了台湾,特别是台湾优质的农业发展技术、优质品种和人工智慧温室等,让人看到台湾农业的领先地位,并期待大学相关领域学生,未来回到我国成为农业领域的生力军。 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教育组组⾧张佳琳则表示,台湾教育部今年向马来西亚学生发出99份奖学金,让这些学生到台湾升学或学习华文。 她说,台湾欢迎本地学生到当地圆梦,同时也通过学海计划让4万名学生到世界不同国家交流,其中包括马来西亚,很是注重台湾学子的全球移动力。
2月前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手机、电脑和各种电子设备几乎成为我们生活的延伸。每天醒来,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手机屏幕,浏览新闻、查看社交媒体和工作邮件。科技的进步无疑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焦虑。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朋友的推荐下决定尝试一次“数字断舍离”。当时我正感到心神疲惫,似乎总是被无尽的消息和琐事困扰,无法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于是,我选择了一个周末,关闭手机,远离电脑,尝试回归最简单的生活。 第一个没有手机的早晨,我听到了鸟鸣,这是我很久没注意到的自然之音。走出家门,我感受到了阳光的温暖和微风的轻拂。平时,这些微小的美好总是被忽略,因为我的眼睛总是盯着屏幕,心思也被各种信息牵动着。 那天,我来到了住家附近的公园。这是一个我曾无数次经过却从未真正停留的地方。公园里的空气清新,树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坐在一张长椅上,我闭上眼睛,聆听着自然的声音,感受着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这种感觉是如此的宁静和放松,让我仿佛重新找回了内心的平衡。 没有了电子设备的干扰,我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回到家中,我翻开了一本尘封已久的书籍,细细品味文字的魅力。阅读时,我的思维不再像往常那样跳跃不定,而是沉浸在作者构建的世界里,仿佛在和一个老朋友对话。 每周一次“数字断舍离” 这次“数字断舍离”让我意识到,我们的内心需要一片静谧的净土。现代科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流,但它们也在无形中剥夺了我们与自我对话、与自然对话的时间。长期被信息包围,心灵难免会感到疲惫,甚至失去对生活本质的感知。 当然,我并不是在否定科技的价值。手机和电脑已经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便利和可能。但我们也需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给自己一段远离数字世界的时间,让心灵得到休息和充电。 数字时代的心灵净土,不仅仅是一个避风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需要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筛选出对自己真正有意义的部分,学会平衡科技和生活的关系。适时地放下手机,走进自然,或者沉浸在一本好书中,都是回归内心宁静的有效途径。 试着在每个周末抽出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数字断舍离”,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平和。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专注力和创造力,也能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静谧之地。 生活的美好往往藏在那些细小的瞬间,而这些瞬间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体会。不要让信息的洪流淹没了生活,试着给自己一段静谧的时光,让心灵在宁静中重新焕发光彩。这不仅是现代人应对信息时代的智慧,更是每个人在追求幸福路上的必修课。
2月前
编按:当我们谈论AI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是乐观地畅谈AI给人类带来繁荣的科幻世界?抑或遭高度发展的AI反噬后,地球只剩下断壁残垣的灾难场景?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AI)在近几年成为全球热议话题,有人津津乐道,也有人持抵制态度。本文将与大家共享与科技乐观者截然不同的观点,毕竟任何事物都是一体两面,驶向大海的轮船需要慎重评估风险,并妥善准备相关保险措施,才能顺利航向远方,不是吗? 进入主要内容前,让我们先整合自动化人工智能的进展概述。中国科幻小说家郝景芳在《人之彼岸》的后记〈非科幻思考〉里,将AlphaGo作为谈论AI的起始初端。 ◢同是AI,IBM和AlphaGo何不同? 2016年由AI公司DeepMind推出的AlphaGo,打败了全球最顶尖的两位围棋选手。一年后,DeepMind又推出西洋棋AI程式AlphaZero,所有人类西洋棋士都沦落为手下败将。历史上当然也有机器战胜人类的记录,像是1997年IBM开发的深蓝(Deep Blue),这部专门分析国际象棋的超级电脑,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2011年IBM又推出超级电脑沃森(Watson)参加电视智力竞赛节目《Jeopardy!》,击败所有竞争的人类选手。当时也曾引起“机器就要统治人类”的议论,但不久后又回归平静。 而以AlphaGo为代表的新时代人工智能,又有什么不同? 若把机器分为两类,一类就是厨师(人类)教徒弟(机器)每个做菜的步骤,然后徒弟跟着学,就能做出同样一盘菜。另一类者则是厨师(人类)丢给徒弟(机器)一堆材料,徒弟自己试着烹制,结果做出了连厨师也做不出的更美味佳肴。 IBM的超级电脑属于第一类徒弟,AlphaGo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则是后者。只要将以前的棋谱丢给Alpha,让它自己观察分析棋谱的逻辑脉络,最后再和高手过招增加实践经验,它就学会下棋了。更甚的是,AlphaZero仅花了9个小时和自己对弈,就成为人类棋士无法战胜的存在。 这种学习算法不只能用在下棋,只要稍加改造,还可以生产出更多其他领域的AI。像是现在大热门的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符合客观标准地回答所有包罗万象的问题)、图像生成工具程式Midjourney(根据输入的文本自动生成图像)、音乐生成程式Suno(透过输入文字快速创作出高品质旋律和歌词的歌曲)等等。这些Ai核心源自一种称为“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的模型,通过模拟人脑神经元的连接方式,构建出一个由多层神经元组成的大型网络,从而实现对语言的理解和生成。 ◢“超级智慧”也可能失控 面对AI逆天的学习能力,人类是否将被取代? 对于大众的这些担忧,科技领导者通常如此劝慰:AI会带来好处,即使带来害处,那也只是短期问题,且很容易解决。例如DeepMind的共同创办人德米斯·哈萨比斯认为“透过加强人类追求各种方法与原因的能力,AI将会扩大知识的边界,解锁全新的科学发现途径,让数十亿人的生活得以改善。”许多AI专家也持相同想法,认为与AI相关的技术将实现所谓的“超级智慧”(superintelligence)或“奇点”(singularity),让人类享有无限的繁荣,甚至创造出“超人类”(superhuman)。 当然也不是所有科技领头人都如此乐观。比尔·盖兹与伊隆·马斯克就曾表达对超级智慧发展失控的忧虑。但他们并没停下研发AI的脚步,同时也认同其他同业的想法:“大部分技术还是立意良善的”。 两位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戴维·奥托(David Autor)与赛门·强森(Simon Johnson)联手撰写的大块书《权力与进步》提到了AI与共享繁荣的愿景联结,并非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第六章有一段话:“‘技术不利于劳工’这件事一向都是处于选择,而不是追求进步时无可避免的副作用。” ◢技术不保证未来,但制度可以? 《权力与进步》提到过去的一万年间,许多重要的新农业技术,像是中世纪欧洲的风车发明、更好的轮耕制度设计、马匹广泛的使用等,即便提升了农业生产力,却没有改善农夫的生活水准,反而加剧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在工业化的第一个世纪也是同样情况,掌握技术的人变得极度富裕,而大部分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准严重下降,疾病和污染在城市肆虐。 或许有人会反驳说,后来的情况变好了呀?的确,到了19世纪下半叶情况变得不同,工人的工作条件获得改善,实质薪资大幅成长,城市公共卫生得到改进,但这些都不是因为技术创新带来的好处,而是政治与经济上不断改革与抗争换来的成果。当时的英国,宪章运动与工会兴起让更多非上层阶级的人们获得政治代表权,也扭转了当时政府的不作为。在美国,工会组织与农民抗议促成了同样的局面,整个欧洲因为工厂兴起,让劳工更容易被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制衡势力,才迫使主事者必须认真面对问题,把生产力提高后获取的利益拿出来与众人分享。不过许多欧洲的殖民地情况则未得到改善,这里就表过不提了。 上述的历史推演,我们可以简单总结成——技术的兴起,并不能保证美好未来;建立完善的社会制度,才是重中之重。但选择一个怎样的社会制度,往往由“权力”裁决。 如何使用人类的集体知识,决定因素并非单纯从技术或工程层面来考量,而是由掌控权力者来说服其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往往正符合他们个体的利益。意识到自动化能进一步掌控生产过程,节省人力成本,并削弱劳工的力量,这一小撮人的需求,让现今AI创新的方向以自动化和监控为发展重点,于是还有许多可能带来截然不同影响的道路便被遮蔽了。 ◢科技进步,新病毒也能DIY? 鉴于自动化属性的AI研发已经无法阻挡,那人类该如何自处?可能有些人觉得最糟糕也不过是丢了饭碗,大不了在家躺平啃老。事实上,AI带来的,可能不仅是一大波的失业浪潮。 接下来要分享的内容,出自今年5月发行的《控制边缘》一书。值得关注的是其中一位作者穆斯塔法·苏莱曼(Mustafa Suleyman)的身分,除了现时担任微软执行副总裁兼新部门“Microsoft AI”执行长,还是DeepMind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也是之前提到的AlphaGo的开发者之一。 苏莱曼把当前AI的发展状况形容成一条狭隘的路,当技术变得越来越廉价、强大、普遍,而风险持续累积,想要侥幸通过这条狭路,并避免狭路两边的可怕结果(一边是技术权威主义的反乌托邦,另一边是开放带来的灾难),能脱困的机会变得愈发渺茫。 许多书籍、推文、讯息都围绕AI去畅谈未来,却很少人谈论如何“驾驭”AI。 作者提及在COVID-19疫情暴发前不久,他去某著名大学参加科技风险研讨会,其中一位简报者指出,DNA合成器的价格正迅速下降,当这种合成器的价格下跌至数万美元,体积将会小到能放在车库的工作台上,任何一个读过生物学研究所或热衷线上自学的人,都可以自行DIY创造出传播力强且致命的新型病原体。 这位简报者是一位受人敬重的资深教授,他表明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真实存在的风险。简报最后以一个令人不安的概念结束: “如今,一个人可能‘有能力杀死十亿人’,只要有动机就能办到。” 这场简报的内容在后续几个月一直在苏莱曼脑中盘旋(老实说,笔者读到这段情节后,也跟作者一样不断倒带回想),当时研讨会上的每个人都局促不安移动身子或咳嗽,之后便开始发牢骚和反驳,并且认定这样的事情肯定不会发生、肯定会有一些控制机制、资料库肯定可以锁住…… 没有人想面对他们听到的确切事实与可怕几率带来的影响,就连作者当时也附和了大家的看法。 但事后作者开始质疑:为何自己和其他人没有更认真看待那件事?为什么全部人都只是尴尬地回避进一步的讨论?甚至有些人尖酸指责提出问题的人将科技灾难化,忽视了科技的惊人效益。 为了冷静正视这种趋避悲观的情绪反应,努力找出驾驭AI科技的方案,就成了苏莱曼撰写本书的目的。 作者认为该踏出的第一步,是社会与政治层面的集体反应,而不是个人的单独倡议。那会是一套极其复杂、与社会制度和法律机制互连的技术。而要让社会产生共识,让这套技术尽快完善、摆脱困境是迫在眉梢的最大议题。 AI技术的使用成本下降以及普及化,让世界进入危险的新时代。苏莱曼在《控》第4章与第9章提及,LLM在AI生成合成媒体方面出现惊人进展,所有人都有能力创造及传播极其逼真的内容。极其完美的深伪内容(无论是文本、图像、影片还是音讯),让虚假讯息与诈骗案例铺天盖地无所不在,甚至也让政治传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有意制造不稳定的不良分子,依赖AI科技更容易达到目的。这些行为都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放大了社会的脆弱。 有人认为,把AI交由政府管制,就不会出现极端个体或组织利用AI来制造恐怖袭击。但若AI这项利器只被政府掌控,民众又没有能力抗衡,人类依旧没有办法通过狭小的道路──倒向狭路的另一边,可能是乔治·欧威尔所描述的由老大哥监控所有的《1984》,也可能像阿道司·赫胥黎笔下充斥享乐且毫无个人意识的《美丽新世界》。 ◢“寄生兽”是当下AI缩影 《权力与进步》和《控制边缘》除了阐述AI的风险,也提出一些具体驾驭AI将风险减至最小的方案。但碍于篇幅,笔者只集中阐述AI会有的负面效应,让读者可以采取更慎重的态度审视AI,而非用短期利益的视角,盲目乐观地推动一股可能带来反扑的浪潮。 日本一套名为《寄生兽》的漫画,故事讲述地球某天出现了无数袍子,从孢子中诞生的怪异幼虫能侵入人类大脑,伪装成人类,而他们的食物来源正是人类,于是带着人形的寄生兽展开杀戮。某只幼虫没成功吞噬男主大脑,反而意外寄宿在男主的左手,于是男主保留自我意识,与被取名为“米奇”的寄生兽共存合作。这部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连载的漫画,妥妥就是当下AI的缩影。 AI究竟会吞噬掉人类,抑或成为人类得心应手的工具,将在未来揭晓答案。而一切,将交由人性来掌舵。 相关文章: 银行账号?密码?Sorry,谷歌AI叫我别给 想打广告不会设计图? Meta的AI工具一键搞定
3月前
3月前
一个炎热的午后,我驾着车子去超市,来到停车场入口处,去按钮怎么没票出来!原来已经实行无现金交易制度,要进入里面得刷一触即通卡,我顿时又愣又慌,因为我没有此卡! 眼前一个我以为是超市员工的外籍人士走过,我赶紧喊他,跟他说我没有卡进不了!他说他不是这里做工的不知道。我紧张地望向倒后镜,有车子来了,我赶紧把车子倒退一旁让后面的车子进入,再慢慢地把车子退到入口处,终于跳离糗境。 那天第一次去政府医院挂门诊,轮到我的时候,才发现这里同样不接受现金付费,只能用信用卡、银行卡、电子钱包缴费,我没有信用卡,没带银行卡,我有电子钱包但是手机没网络!最后柜台人员对我说:“你给现金一块钱吧!”我赶紧给了一块钱,抹了抹额头的汗,转身去测量血压,护士说:“你的血压很高!”我说:“我刚才有些紧张啊!” 最近去了更新身分证和护照,同样是不能现金支付,还好有先生同行才不至于白走一趟。 我不喜欢当闲人! 除此之外,我后知后觉,才知道原来大部分的餐饮食店、超市、各类型的商品店、早夜市的小摊位、菜肉市场都已经渐渐智能科技化,没有现金交易了。即便是搭巴士、快铁等公共交通也跟上步伐。就连生活用品,家居电器大部分已经是智能化。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扫地机器人(我家扫把不用插电)、洗衣机、烘干机(我家有太阳能)、洗碗机(我有手啊)、家用电眼(这个我家刚好有),原来全都可以用手机应用程式来遥控。这大大减轻了在外上班朋友的时间和家务负担,要是我家也全部拥有,那我岂不是很空闲,不不不,暂时不用先,事关我不喜欢当闲人! 从前我们驾车出门得靠脑智力认路认方向,如今只要你有一部智能手机下载交通导航就能引领你游走天下啦!可是先生还是比较习惯用眼睛和大脑记住方向,不过要是去不熟悉的地方还得靠智能交通导航才行。 近来听说智能机器人可以替代某些职业,这也许会引发一部分人的担忧,担心失业,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智能机械人能代替人类,智能机器人也需要人类去启动和教学。 人类需要智能科技,智能科技也一样需要人类,我得学习与适应与智能科技一起搭调一起过日子。
3月前
3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