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六甲23日讯)拯救马六甲沿海地带联盟(SOS Melaka)的组织与个人代表,反对今年10月4日环境评估报告以及吉里望至乌贝岛300英亩填海计划,并要求环境局不批准相关环评报告,以保障生态环境及当地人民的利益。
同时,该组织呼吁公众人士于2021年12月25日前通过环境局的网站(https://bit.ly/eiakiebang),针对环评报告提出反对。
ADVERTISEMENT
该组织发言人沙菲今日在吉里望一带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表示,根据环评报告,相关计划即将于吉里望一带,大约距离乌贝岛500呎的地段实行工程。
呈逾3万反对签名
沙菲说,该组织在过去两年向当地居民、渔民、多个组织等收集签名,并于今年初把超过3万个反对填海计划签名呈交给甲州政府,包括首席部长署机构及环保局等部门,惟至今未获得回复。
他指出,该组织提出六个主要反对理由:
(一)生态环境:填海计划即将为周边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带来严重影响。此前的填海计划已经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包括泄漏油迹的船只。当中所建议的环境管理蓝图(EMP)并不足以维护及修复已被破坏的自然生态。
(二)渔业重地:填海计划已为吉里望及丹绒吉灵的沿海捕鱼地带,带来负面影响。渔业局已在环境评估报告中表明,填海计划即将导致鱼群栖息地永久消失,并将影响渔获产量。
(三)水灾:填海计划将导致雨水难以排放至大海。河水的支流例如叻叻河(Lereh)也即将消失。这也是马六甲城市近日频密发生闪电水灾的主要因素。
(四)海龟登陆之地:乌贝岛是海龟登陆马六甲的地方之一。环评报告显示早前的填海计划已经影响了海龟登陆,因此这项计划肯定带来严重的后果。此填海计划也与《第三国家建设计划》有所冲突,该计划曾说明任何环境敏感地带都不宜进行填海工程,这包括海龟登陆地被规定为第一等级。
(五)缺乏需求标准:依照《第三国家建设计划》,任何的填海或填土工程都被禁止,除非证明相关计划能够为国家或州带来象征性的社会经济效应。目前,由于此项计划无法证明为当地居民与社会带来显然的好处,因此无法达到相关需求标准。
(五)文化资产效应:环评报告明显的阐明相关计划的部分地段与2005国家文化遗产法令底下被保护的范围有所重叠。环评报告虽无法证明乌贝岛及其周围的环境为无形文化资产,但相关地段却拥有崇高的历史价值。
“因此,我们坚决反对填海计划。我们要求环境局不批准相关环评报告,以保障生态环境茨当地人民的利益。”
此外,发言人陈润家说,最近的突发性水灾,最大因素是来自填海计划,尤其是河口被污泥阻塞,导致河床变浅,影响上游的排水。
挖土船油污逾年未清理
居住大马25年的荷兰籍法立特(68岁)表示,2018年9月从居住的公寓望去,发现一艘挖土船停泊在海中进行采沙工作,隔年3月开始沉船及漏油,污染水源。
“我们通过居民组织,已向当局反映至少5次,最后一次的投诉是在去年,至今还未被清理。”
他说,甲州政府于1995年开发双岛城后,填海计划陆续展开并延伸至吉里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