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5日訊)今年的清明節遇上全國行動管制令,市民被迫受限於家中進行祭祖儀式,並向祖先“解釋”今年無法上山掃墓的原委,望祖先能諒解,待明年清明節掃墓時,再多燒一些祭品“補償”。
梁證法:顧鄰居感受 減燒祭品
ADVERTISEMENT
甲市民梁證法表示,如今正逢全國行動管制令期間,他與家人無法上山掃墓祭祖,今年購買的祭品也有所減少,只買了“錢箱”及折了一些金銀紙燒給祖先。
“由於住在排屋,周圍也住了友族,為了顧及左鄰右舍的感受,也不方便燒太多的祭品。我們也擔心燒得太多,汙染了周圍的環境。”
他說,通常上山掃墓,那裡有較寬廣的空地,才會燒比較多的祭品,例如給祖先的房屋及車子,這些祭品燒起來會形成大量的紙灰。
市民葉福貴表示,今年改在家進行祭祖儀式,由於今次無法上山掃墓,購買了較多的祭品在家祭祀,他也不忘在給祖先進香時,向他們“表明”今年無法掃墓的原因。
“清明節是華人祭祖的大日子,若未能在清明節的前與後10天上山祭拜,唯有等到明年再上山掃墓,尊重華人的傳統文化與禁忌。也許,待明年清明節掃墓時,再多燒一些祭品‘補償’。”
他說,往年都會在清明節正日當天祭祖,今年也不例外,也會趕在中午前完成祭祀的儀式,對於第一次無法在清明節上山掃墓,有一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奇怪感覺。
顏貞強:略增祭品
拿督顏貞強表示,清明節掃墓是華人的傳統習俗,今年無法上山祭祖,唯有在家進行相關的儀式,他認為祖先也會知曉後代子孫們此時的難處。
“雖然,無法上山掃墓祭祖,我們只好在家進行相關的儀式,畢竟這是一項傳統的習俗,不能因無法出門而將其忽略,這也是對先祖輩們的尊重。”
他說,今年改在住家祭祖,祭品方面也略有增加,祭祖不僅是一項習俗,也是華人傳統與文化的傳承,感念先祖們的無私奉獻及養育之恩,後輩要懂得飲水思源。
葉福泉:不能接受電子祭祀
葉福泉表示,如今全國實行行管令,被迫在家進行祭祖的儀式,網絡上雖有人開始以電子方式祭祖,但祭祖畢竟是一項傳統的活動,本身暫還不能接受改用電子祭祀的方式取代傳統祭祀。
他說,在這非常時期,祭祖儀式一概從簡。大家需遵從行管令,為防疫做出努力,而身為長輩,也應該向後輩樹立良好的榜樣,時刻留守家中,保障家人的健康與安全。
市民給祖先進香時,不忘向祖先“表明”今年無法掃墓的原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