螫傷遊客戲水小心.公主海灘出現水母




(馬六甲18日訊)每年的5月至9月為水母活躍的季節,許多到甲州著名的公主海灘戲水的遊客紛紛被水母螫傷!

陳溫麗:須用白醋沖洗傷口
ADVERTISEMENT
根據馬六甲中央醫院醫生陳溫麗指出,馬六甲中央醫院急診部週五與週末,平均單日就有10宗被水母螫傷病例,與去年相比有所增加的跡象。不但如此,有3名傷者情況嚴重,必須送入加護病房,更有一人因為產生嚴重的過敏現象,而必須插管使用呼吸器。所幸,至今無人病逝,傷者已康復出院。
她表示,被水母螫傷者必須使用白醋沖洗,之後還需要用43至45度的燒水浸泡,消除疼痛,若疼痛不減,需要馬上到醫院求醫。千萬不能使用偏方如沙子、海水、尿液、牙膏、醬油等沖洗,如此只會加劇病情,使毒素擴散至胸口。若嚴重,會導致全身發腫或呼吸管道腫漲,屆時就需要插管急救。

設警示牌提供白醋
漢都亞再業獅子會、古城獅子會、馬六甲之星獅子會、峇樟慈善基金及樂廣告有限公司聯合贊助5個“水母警示牌”,並提供白醋,作為沖洗水母螫傷傷口的緊急用物。警示牌告知海邊戲水的人們被水母螫傷會很痛、遠離海水及最重要的是若被螫傷後,儘快使用白醋沖洗傷口。
也是馬六甲峇樟慈善基金醫藥顧問的陳溫麗醫生說,5月至9月是水母活躍的季節,而且在馬六甲,水母活躍的海灘地區包括公主灘、彭加蘭巴拉以及雙島城。過去,被螫傷的病例每星期的週五、六、日,每日大約為5至6宗,不過,今次卻已經上升至8到10宗,所以希望大家小心。
她指出,被水母螫傷時,會感到非常的疼痛,主要是水母的觸鬚上有很多的小針,會釋放毒素。所以被水母螫傷後,必須儘快在傷口上倒白醋,不抹擦,之後若有43至45度的溫水加以浸泡,直到疼痛感減少,否則就馬上到醫院去就醫。
她表示,若沒有儘快求醫,毒素一旦擴散到胸口,傷者會感覺如心臟病般的絞痛。根據病人的講述,被水母螫傷若以0至10分作為評分,疼痛是介於7或8分。

發現有毒水母
“今天下午在巡視公主灘時,發現有澳洲斑點水母(Australian Spotted Jellyfish),所有水母的品種都帶毒,所以民眾必須特別提高警惕。”
她說,海龜是水母的天敵,所以懇請大家勿食用海龜蛋,以控制水母的數量。
她將不定時巡視這些海灘,並確保警示牌的白醋仍足夠。

鄭凱賢:雖漂亮但有毒
活動籌委會主席馬六甲漢都亞再也獅子會會長鄭凱賢希望大家在海里遊玩時,一定要注意水母,雖然水母很漂亮,但觸手有毒。
漢都亞再也獅子會因此聯合馬六甲古城獅子會、馬六甲之星獅子會一起在公主海邊設立提醒指示標誌,籲請家長注意孩子在海邊玩耍時不慎被水母螫傷的危機意識。

張邕桔:下水前須警惕
馬六甲古城獅子會會長張邕桔籲請民眾注意安全,要下水之前,請先警惕謹慎在下水。
馬六甲之星獅子會董事歐賢友說,孩童要下水之前,家長要選擇安全的區域,以免發生意外。
出席的還有國際獅子會308B1區前總監莫小平、甲州漢都亞再也獅子會前會長曾添隆及峇樟慈善基金署理會長顏水松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