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抗疫快兩年,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們要與病毒共存。然而,要如何共存而不是共亡呢?
按照我國每天接近或超過兩萬宗確診病例的趨勢來看,我們在“清零”的目標越走越遠,不過國內經濟領域支撐不了長時間的封鎖,於是政府從全面封鎖很快逐步開放,讓越來越多的領域恢復運作。
ADVERTISEMENT
可以理解的是,政府想要達到一定程度的群體免疫後,讓國人在正常日常生活和工作下,學習與病毒共存。但這是一種心理關卡,一些意識不高的人民有錯所覺,以為政府開放更多領域,就彷彿疫情已減緩,防疫步驟自動減弱,給了病毒入侵的機會。
我發現很多人還是對疫苗有誤解,以為接種後就能免疫,不會被病毒感染,防範程序也開始鬆懈下來,譬如小販拉下口罩煮食、兩人在街上交談不戴口罩、同事一起在茶水間吃東西、送餐員不戴口罩、見面握手和群聚等,他們的心態是否打算與病毒共存?
從官方、政府單位到民間,不難發現小型社交活動有“復甦”的現象,儘管大部分都遵守著SOP,但誰也無法確保不會有意外例子發生。
醫療系統還是負荷過重,患病和死亡人數一樣令人憂心,那麼按照目前的疫情進展,我們究竟拿什麼條件來與病毒共存呢?
我怎麼覺得,當局所謂的共存是接受恢復疫情前生活模式的前提下,難免會要經歷確診——隔離——治療——關閉場所——消毒——恢復日常的“標準作業程序”?實在不想看到馬來西亞所謂與病毒共存,是確診後默默接受事實,不埋怨任何人,所有後果自己承擔。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太慘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