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六甲22日訊)全球晶片因疫情而短缺,影響手提電腦生產量,在居家學習和作業對電腦的需求持續增加下,本地手提電腦長期面對貨源短缺及不穩定的現象。
在種種因素影響下,一臺入門級電腦的價格門檻也已拉高,一般上從1800至1900令吉起跳,且貨源相當受限。
ADVERTISEMENT
電腦店業者告訴《古城》社區報,手提電腦貨源由供應商分配,預訂也不一定會拿到,所以通常來什麼就賣什麼,顧客們唯有從現貨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他們表示,手提電腦(或稱筆記本電腦)成為現代人學習和辦公的首選,桌面電腦需求已經越來越少,加上熒幕顯示器(Monitor)價格大起,購買一套桌面電腦會比手提電腦來得昂貴,且缺乏便攜性,所以需求量不比手提電腦。

吳福源:顧客只能依現貨選擇
MMC科技業者吳福源接受訪問時表示,手提電腦100%產自中國,自2020年6月左右就一直面對貨源不足,儘管目前供應稍微恢復穩定,但依然是缺貨的狀態。
他舉例,向供應商訂購10臺手提電腦,只獲供應2至3臺,但市場需求還是持續存在,包括居家學習的學生,以及通過線上做生意的商家們,後者對電腦需求屬於中端,價格3000令吉起跳。
他說,比較適合小學生和中學生上網課及做文件工作的入門級手提電腦,價格已經漲至1800至1900令吉,主要是因為貨量太少,所以價格比疫情前增加10至20%。
“無論是入門、中端還是高端的電腦都一樣貨源不足,尤其是3000令吉以下。在貨源有限下,顧客通常有什麼現貨就拿,若要選牌子則不一定可等到。”

功能通用型電腦最受歡迎
吳福源表示,自從疫情爆發後,電腦需求量比以前提高許多,且一直源源不斷至今,惟可惜貨源供不應求。
他指出,市售手提電腦品牌以Dell、Acer、Asus、Lenovo、HP等為主,功能通用型電腦最受歡迎,另一種網絡筆記本Chromebook則雖然便宜,但功能不實際,所以不受消費者歡迎。

夏汶良:被動等供應商配貨
PC World營運經理夏汶良表示,手提電腦依然面對缺貨問題,特別是2000令吉以下的類型更加難找,電腦店只能很被動等供應商配貨,訂購的款型亦不一定會拿到,所需時間也難說。
他說,入門級電腦價格雖然比以前高,但在規格和配備上也有所提升,包括處理器和硬碟內存的提升,且自帶原裝微軟的辦公室軟件,可謂是升級版的入門級電腦,所以價格較高是合理的。
他指出,小學或中學生都選2000令吉以下電腦,基本要求是能夠上網課、有前置鏡頭、可以輸入中文及有文件軟體等,大學生則要求2000令吉以上的電腦,確保能應付課業需求。
“貨源都是斷斷續續而來,不是經常足夠,沒有貨就只能等。顧客在等著用的情況下,就根據現貨選擇,最重要能應付學業或職場需求。”

手提比桌面電腦吃香
夏汶良表示,去年行管令1.0期間電腦店沒有營業,6月份復工時開始有電腦需求,但那時貨源還穩定,如今需求依然高,但貨源卻一直吃緊。
“一個家庭若同時有4個孩子在求學,父母就必須買4臺電腦給他們各別上網課,所以需求是持續增加的。當然,也有人詢問購買二手電腦,但為數不多。”
他坦言,桌面電腦購買力非常少,如今熒幕顯示器漲價10至20%,一套電腦就會變得比較貴,但無論如何在便攜性方面,還是手提電腦穩佔上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