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古城大小事

|
发布: 3:02pm 25/11/2021

奉献

华乐

奉献

华乐

獲頒首屆不惑樂齡精神獎 林志國一生奉獻華樂

报道:陈淑婷
林志國保留著不少舊樂器,前為母親為他購買的月琴。(陳淑婷攝)

(馬六甲25日訊)從年輕到年老,林志國把一生都奉獻給華樂,在這條路上永不言休的他,日前在不惑生命學苑主辦“第一屆不惑樂齡精神獎”中獲頒不惑樂齡精神獎,表揚林老一生對華樂孜孜不倦的精神。

今年81歲的林志國從10歲開始學習閩南戲及民族樂器,在這方面有過人天賦的他深受老師的疼愛,經常獲得表演的機會,他的一生,也與華樂結下不解之緣,至今仍極力推動華樂的發展。

ADVERTISEMENT

隨母學閩南戲接觸華樂

林志國說,父親在他小時候是做生意的,父親去世後,生意欠下一筆債,母親於是把責任扛起,並認為供應商好心供貨給他們賣,這筆債必需要還,於是母親去賣油條、替人洗衣,別人勸母親改嫁,母親皆沒有理會,為了分擔母親的辛苦,他與姐姐則幫母親賣油條。

他說,母親喜歡音樂,她和姐姐也深受影響。在10歲那年,他隨母親到同金廈會館學習閩南戲,也開始接觸民族樂器。

“雖然我不太會演,但我很會唱,老師很是喜歡,戲團裡的老藝人都是業餘的,我要學什麼樂器,他們很肯教。”

在這個環境下,林志國很快的就學會了各種拉、彈、 吹奏的樂器,更是懂得利用周圍的材料,自己動手做樂器。

林志國接受本報訪問時說,當時雖然很窮,但是母親仍給他買了一個月琴。

林志國獲頒不惑樂齡精獎。(受訪者提供)
“華樂隊”稱法被引用至今

林志國說,他在小學的時候,獲得級任老師鄭亞通的支持與鼓勵,在1954年的一天下午,鄭老師特別安排他和另2名同學,演奏給負責全國小學音樂課程委員會的洋人主任欣賞,這堅定了他要好好推介華人民族音樂這條路。

他說,當時的年代,並沒有“華樂”這個說法,新加坡人稱“民樂”、香港稱“中樂”,有的也叫“國樂”,林志國想到馬來西亞的多元性,因此提出了“華樂”的稱法,他的說法馬上被團友接納,在1963年開始以“華樂隊”自稱,後來華樂的說法也被其他地方引用。

在1956年,林志國到培風中學康樂促進會教導同學學習華族民間樂器,也在學校的一些慶祝會上演奏。

林志國在1957年加入晨鐘勵志社合唱團,在鄭亞通的鼓勵下成立了一支民族樂器隊,為合唱團的民歌小組伴奏及獨唱伴奏。當時,他與一名女隊員合力向幾名地方音樂師傅學習技術,包括南音琵琶、潮洲揚琴及廣東粵胡等,組成了一支初型樂隊,稱竹絲樂隊,這名女隊員即是他的太太楊月寶。

“1965年,培風中學校長黃潤嶽下聘書邀請我到校組織華樂隊,每次他皆在百忙中陪伴我帶領的華樂隊四處演奏,給我很大的支持。”

離開晨鐘成立同安金廈華樂隊

他說,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1965年晨鐘華樂隊有人離開及率隊員另起爐灶,到了1973年,晨鐘華樂隊發生爭權,他與太太不願涉入權力紛爭,於是離開了晨鐘勵志社,併成立了同安金廈華樂隊。

在1983年,他在同安金廈組織的華樂隊盛極一時,後來也發生拉攏高手另起爐灶的事,他沒有加以阻擾,任隊員自己選擇。

雖然已屆81歲高齡,林志國依然對華樂隊充滿熱情,引領著同安金廈華樂隊繼續發光。

無國家資源 流動性大

林志國說,相較新加坡華樂隊享有的國家資源,本地華樂隊在沒有國家的資助下自生自滅,隊員也因無法靠華樂隊維持生活,年輕人也因升學和生活,造成華樂隊的流動性很大。

林志國說,新加坡華樂隊在政府的資助下發展較完善,當地的樂手亦不吝經常到本地指導與分享,讓本地華樂組織受益。

他說,同安金廈華樂隊有多名隊友,在隊裡參與及貢獻了20至40年,為承傳民族樂隊,精神可嘉,應給予鼓勵及肯定。

這個隊伍,在多年來頻頻受邀到各州表演,在1996年曾到過浮羅交怡為世界福建同鄉聯歡會演出、也曾代表大馬福聯青去砂拉越演出等等,當時林志國身兼多角,即編舞又編樂,在藝術面前活力充沛。

他說,華樂走大眾化路線,曲目讓人聽懂,才能贏得共鳴。

設法重現“大鼓吹”文遺

林志國說,同安金廈曾於1931年邀請來自閩南的老藝人成立傳統閩南吹打古樂“大鼓吹”,在各種慶典或喜喪場合演奏,盛極一時,但隨著老藝人先後離世,大鼓吹也隨之消逝。

“會館理事在2010年委託我設法重現這珍貴的文化遺產,經過一番努力,大鼓吹終於在第二年的館慶中亮相,在2018年10月於巴生舉辦的世界同安聯誼會迎賓會、2019年10月在馬六甲舉辦的第三屆世界金門下坑六郎公派下陳氏宗親聯誼會慶典中,大鼓吹特別受邀助興,讓我國及世人認識了這古老的傳統吹打樂隊。”

林志國還有一個想法,就是想重現已消失了的“大頭娃娃舞”,讓這個活潑有趣的劇情舞蹈演繹,能繼續在舞臺上演,讓年輕人和社區再次認識大頭娃娃舞。

晨鐘勵志社華樂隊合照。左三為林志國;右三為其妻楊月寶。(翻攝舊照)
 

林志國於1963年在培中校慶中表演古箏。(翻攝舊照)
林志國(前左)小時候學閩南戲,由於唱得好,經常獲演出機會。(翻攝舊照)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