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六甲29日讯)甲市武牙拉也班底海龙宫近期迎来萌萌哒的小访客,可爱的水獭一家大小经常在该庙後方的红树林一带溜达及嬉戏。
海龙宫後方为红树林,并设有沿河走道,可惜的是该走道的设施已年久失修,包括木制栏杆已损坏不堪,因此马六甲历史城市政厅关闭该木桥进行维修,不料该红树林及走道一带却成为水獭栖息及溜达的地点。
ADVERTISEMENT
海龙宫庙祝邱万兴(72岁)指出,近两周几乎每天早上8时都可看到水獭的踪影,有时候傍晚,甚至晚上也可看到它们在红树林上方的空地溜达,非常可爱。
他说,相信是一家七口的水獭,其中5个水獭宝宝,它们经常会在桥上走动,不时发出吱吱声,相信它们的窝在附近,因此几乎每天都可看到它们出没。

“以前这里的红树林只看到四脚蛇栖息,如今增加水獭,让民众欣赏大自然生态的乐趣!”
海龙宫理事会副主席陈煌林指出,最近两三周都可看到水獭在该庙後方出没,一些市民发现後,就会拍照和拍摄视频。
他说,水獭相当可爱,也是受保护动物,有时会逗留在该庙後方长达数小时。

他希望尽快完成沿河走道的修复工程,该走道以前很热闹,除了早上有人晨运,傍晚也有民众进行休闲活动。
他说,该走道原本就是一个景点,如今因为要修复而关闭,晚上也没有灯光照射,他希望能够把当地的红树林打造为生态旅游的景点。
民主行动党哥打拉沙马那州议员刘志俍指出,该红树林拥有丰富的大自然资源,而水獭属於濒临绝种的受保护野生动物,马六甲红树林一带正好拥有适合它们生态的栖息地。
他希望政府能够重视及关注大自然环境,甲市红树林本来是一个景点,希望州政府尽快翻新沿河走道,让民众得以观赏当地的大自然生态。

根据维基百科,水獭是一类水栖丶肉食性的哺乳动物,在动物分类学中属於亚科级别,称为水獭亚科(Lutrinae),现存七个属及十三个物种。
水獭亚科动物分布於全球各地。红树林的水獭生长在欧亚大陆,美洲獭属的水獭则生长在美洲大陆,而海獭则常见於北太平洋的海岸。
水獭身长70至75公分,尾巴细长;头扁耳小脚短,趾间有蹼;有二层非常短而密(密度达到1000根/平方毫米)的细软绒毛,以保持身体的乾燥和温暖;背部深褐色有光泽,腹部颜色较淡。
所有的水獭都具有细长丶流线型的身体结构,身体优美灵活,四肢较短。大多数都具有锋利的爪。
大多数水獭都以鱼类为食,也吃蛙类丶淡水虾和蟹类。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马六甲9日讯)行动党哥打拉沙马那州议员刘志俍表示,尽管大马华裔人口比率呈下降趋势,但华社更应团结一致,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他指出,华裔人口比例从独立前的30%下降至目前约22%,但这并不应削弱华社的凝聚力,反而更需齐心协力,为国家社会继续发挥正面影响。
刘志俍强调,华裔重视的新春、端午节、中秋节及冬至四大传统节日,皆以家庭团聚为核心价值。这种团结精神,正与政府倡导的全民团结理念相契合,虽然华裔人口减少,但更应携手合作,展现华社的力量。
他是在出席大厝内海龙宫百年老庙新春团拜时发表上述言论,并拨款2000令吉支持该活动。
刘志俍表示,建于1881年的海龙宫见证了马六甲商业中心的辉煌历史。当年,武雅拉也一带曾是繁华的商业区,拥有多家戏院及商店,而神庙则一直是华社的聚集地,承载着信仰与文化传承。

吴植荣:海龙宫筹划办海上绕境活动
海龙宫主席吴植荣透露,该宫正筹划于今年农历七月初二(8月24日)举办事隔40多年的海上绕境活动。上次举办该活动已是80年代,当时不仅该宫的船只参与,还吸引渔民派出多艘渔船,场面盛大。
“经过数十年的城市发展,美化后的马六甲河依然保留着海龙宫,但已不再有渔民沿河谋生。理事会将在农历新年后召开会议,讨论海上绕境的具体安排,初步计划租赁3艘船,从皇宫广场旁的马六甲河口码头出发,进行海上绕境活动。”
出席新春团拜的嘉宾包括海龙宫主席吴植荣、副总务林春长、徐炳国、财政林茂辉、交际林俊雄、林茂煌、吴德翔及庙祝邱万兴等人。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