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攝影:魏美琪
(馬六甲8日訊)巴淡芙露(Bertam Ulu)又名為亞羅(Alor)意味著河床,相信是源自於當地有一個小溪或者小河,至於巴淡(Bertam)則是一種棕櫚樹,而當時交通不便,比較偏僻(ulu),因此相信是因此而得名。
ADVERTISEMENT
巴淡芙露新村村長戴佛淞接受《古城》社區報訪問時指出,巴淡芙露新村和其他新村一樣,在緊急狀態下成立新村,早期當地被稱為亞羅,官方則被稱為巴淡芙露,前者相信是因為附近的河流,後者則相信因為棕櫚樹而得名。
他說,巴淡芙露的範圍相當廣闊,因此當地有兩個村委會負責管理當地的事務,新村的範圍則從陪你過巴淡柏邁花園至警局一帶,屬於新村村委會管轄範圍,而馬來甘榜一帶則是馬來鄉委會負責管理。
他表示,早期當地種植很多樹膠園,但是隨著發展洪流的衝擊之下,不少園主把園地出售予發展商進行發展,因此僅剩的樹膠園也不多,村內留下不少年長的村民,多數屬於退休狀態,生活安逸。
70%客家人
“退休的老村民空閒時到本身的園地打發時間,年輕人則為了生計外流或經商,多數前往吉隆坡、新山或新加坡發展。有者則遷移至附近的花園住宅區居住,過年過節才回新村陪伴家中長輩,非常熱鬧。”
“如今當地包括新住宅區約有100戶華裔(70%是客家人)、巫裔則有逾20戶,印裔則有6戶人家,大家生活融洽,和樂融融。”
他說,當地的巫裔村民及華裔打成一片,一些巫裔也是華人茶餐室的常客,甚至還會搓麻將達成一片,大家都互相認識,沒有種族隔膜,成為新村的特色。
“早期巴淡芙露的大路是通往馬日丹那的必經之路,隨著政府開闢SPA大道後,則較少車輛進來。”
戴佛淞指出,巴淡芙露和附近一帶的晉巷、巴也隆布一樣進行發展,從金谷鎮路口處至該村一帶進行多個屋業發展,人口也增加。
安老院設備齊全
儘管如此,隨著時代的變遷,當地也設立一間安老院,設備齊全,亦有一名村民計劃打造農莊民宿,讓遊客體驗田園生活。村內有一兩戶村民善於製作糕點,因此每逢農曆新年或佳節,很多糕點訂單,包括年糕及藍花糯米糕(Kuih Pulut Tekan)。
由於早期當地沒有水電供應,村民多數使用大光燈照明,而水井則是村民重要的水源,因此很多住家都保留水井。
當地的萬福廟也是當地村民主要的宗教信仰,該廟每逢農曆八月十六慶祝神誕。2008年起該村也開始舉辦孝親敬老晚宴,邀請70歲以上的樂齡人士出席,而2012年馬華總會長拿督斯里魏家祥曾出席相關晚宴。
此外,隨著當地周遭進行屋業發展,巴淡芙露華小董家協原本有計劃增建新校舍,並被列於第七大馬計劃,但是因為增建的地點位於華小下方的足球場,一旦增建新校舍,將縮小足球場的面積,而遭到附近的友族居民的反對。
戴佛淞指出,所幸在村委會介入後,經過協商及時任甲州首長敦莫哈末阿里協助下,甲州政府成功徵用學校毗鄰的一片校地作為未來新校舍,以便未來作為安親班及不同功能的課室等。
剩下老年人享受退休生活
86歲的老村民戴慈恩自9歲住在巴淡芙露,早期在亞達屋的巴淡芙露華小上課,學生只有30餘人,如今學生人數已經近百人。
他表示,1952年從附近一帶搬入該村,並沒有水電供應,曾經當過膠工、種菜員工及做雜工。
他說,當地早期有種植稻米,新村流行製作米香(Bi Pang),因此家裡也製作米香出售,後來因為年紀大了,缺少接班人而不再繼續製作。
“如今新村剩下老年人,過著退休生活,這裡適合養老,新村人情味濃,早期村民都會一起參與清潔運動,紅白事也會自動幫忙,如今都是交由外面的公司承包了。”
52歲的村民李榮東則回憶著早年童年生活,小時候的孩童到小溪捉魚玩水為樂,週末還需去園地幫忙收膠、拾柴等,如今孩子都不曾體驗過有關生活。
長大後的李榮東雖然搬遷至花園住宅區,但是還在當地經營製衣生意,成本也較低,該新村人情味濃,讓他念念不忘新村內的生活點滴。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