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0日訊)如果想要出外走走換個心情,不妨找個時間走入一個“石頭的世界”,參觀每一塊大自然雕刻的瑰寶,傾聽它們的故事,欣賞它們的容貌,讓它與海水相伴走過漫長歲月的堅毅化作溫柔的海洋,撫平人們心中的傷痕。
相信在很多人的童年和青春歲月裡,都住著一個叫“丹絨比拉拉”的海灘,它曾經名噪一時,是青春少艾聚會遊玩或一家大小弄潮的名勝地,但隨著時代改變,甲州出現越來越多新穎景點後,丹絨比拉拉就像褪色的金屬外衣般失去光輝,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ADVERTISEMENT
今天《用眼睛去旅遊》帶讀者來到這個熟悉又陌生的丹絨比拉拉,用現在的心情看看這位老朋友,原來它的賣點早已不僅僅是滔滔海浪及悠長海岸線,而是那一塊又一塊的石頭,用不同造型堆砌成一個天然展廊,名為“石頭的藝術世界”。
老樹根守護石頭
從丹絨比拉拉海灘入口走向沙灘,走過熟悉的碼頭橋後繼續往右走去,踩著沙灘一步一步往前,可以先蕩一會鞦韆欣賞海景,接著再往右邊走就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大大小小石頭,還有年紀很大的“大樹爺爺”,用它們那粗壯且縱橫交錯的樹根,度過數以千計的日子,努力守護著每一塊沙石。
當小心翼翼穿過樹群后,就可以來到一個大自然打造的石頭展覽廳,它們的形狀、顏色、觸感都不同,有些底部被蠔殼佔據而成了礁石,有些卻顯得很光滑,就像人有千萬種性格,若能抱著美好心情看待,則每一個人都能各自美麗。
在這片石頭世界裡,“眼睛導遊”看到了向岸邊游來的“鯨魚”,也看到了深海中的孤島、水中“蒙古包”、半月、仰泳選手、摩托車、衝浪板、鮑魚等,還有被水力劈開的石門,更有兩個天然的“溫泉浴場”造型,令人目不暇給。
漲潮在水中 退潮在眼前
漲潮的時候,石頭埋在海水裡,顯得非常遙遠,但潮水退下後,石頭又變得觸手可及,這就是大自然的奧妙,而且每一塊石頭在不同角度、方向及天氣下觀賞,都有不同的面貌,如同人生一樣瞬息萬變。
或許,這裡的海水不如南中國海清澈,也不如其他海灘有很多的寄生植物,但是它的石頭群卻展現了獨具一格的氣質,海浪一聲聲沖刷著,譜寫了一首樂曲,感覺石頭有很多故事要說,卻又無從傾訴起,只能默默任那海水往身上衝,用內心的柔軟來包容任性的海水。
回頭望海灘及岸邊,大大小小的樹幹和樹根,也有它們的特色,與石頭、海水、沙灘相互陪伴,構建成一個天然景區,歡迎大家來欣賞和發掘,重新認識丹絨比拉拉。
【丹絨比拉拉】
80至90年代火紅度假勝地
丹絨比拉拉(Tanjung Bidara)海灘坐落在亞羅牙也縣的馬日丹那,是80至90年代火紅的度假勝地,其名字意思為“棗之岬”,相關歷史資料已經無從查考,但它一直是馬六甲人眼中自然、淳樸及寧靜的天然海灘之一。
在非假日的普通上班天,丹絨比拉拉海灘幾乎空無一人,岸上的食肆沒有營業,度假屋也非常安靜,只有海浪聲不斷,以及不時從隔壁軍營傳來的槍擊練習聲音,而它的石頭群景色,往往成為大家拍攝打卡的地點。
與該海域所延伸的彭佳蘭峇拉(Pengkalan Balak)海灘相比,丹絨比拉拉顯得默默無聞,但或許因為如此,它還是能在旅遊發展洪流中保留那一份單純的美麗,也讓訪客觀賞到最天然的海灘景色。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