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发布: 9:19pm 01/09/2022 8202点阅

庙堂之旅

冬牙峇株玉皇殿

庙堂之旅

冬牙峇株玉皇殿

庙堂之旅 | 镇守冬牙峇株玉皇殿祐民·逾140年圣龛镇庙之宝

报道/摄影:梁德福
(古城封底主文)《庙堂之旅》一个圣龛开始冬牙峇株玉皇殿与村民的善缘
冬牙峇株玉皇殿是镇民的心灵寄托,经过数次扩建才有今天的规模。

(马六甲1日讯)谈到,就要从一个写著“玉皇大帝”圣龛开始。早在玉皇殿建立前80年,这个神龛就已经落脚冬牙峇株,由每一年的炉主供奉家中,而后1964年建立玉皇殿时,这个圣龛也坐镇大殿正中,接受香火至今。

直至今天,冬牙峇株玉皇殿已是一座近60年历史的庙宇,但庙内那个“玉皇大帝”圣龛,却是140多年历史的镇庙之宝,镇守著玉皇殿,乃至整个冬牙峇株镇,护祐当地民众。

ADVERTISEMENT

根据玉皇殿的纪念碑显示,该庙建于1964年,但座主玉皇大帝曾创设圣龛轮值供奉八十余载,如此推算,有关圣龛至今已140多年历史。

玉皇殿位于峇牙峇株镇,一个转弯处的路口进去之后,就能见到相当具规模的玉皇殿。而玉皇殿没有太复杂的设计,大殿主要供奉座主玉皇大帝,副神则是张公圣君及大伯公。

(古城封底主文)《庙堂之旅》一个圣龛开始冬牙峇株玉皇殿与村民的善缘
主席余菖资。
余菖资:唯一华人神庙

主席余菖资表示,玉皇殿是冬牙峇株唯一的华人神庙,凝聚了当地华人的力量。

他说,玉皇殿在先贤的努力下,一步一脚印,慢慢发展庙务,经历了数次的扩建,才有今天的规模。该庙目前有本身的礼堂,神诞等活动都在这里进行,此外,2018年也完成聚宝炉的兴建,美轮美奂。

他表示,庙里面最重要的镇庙之宝,就是迄今已140多年历史的“玉皇大帝”圣龛。建立以前,都是田轮值的炉主请圣龛回到家中供奉,一直到建庙后,圣龛依然继续获安奉在大殿正中至今。

他说,该庙早年有开坛问事,随著乩童过世后停止,目前只有在神诞才有跳童问事。

一年庆两次神诞

“我们一年庆祝两次神诞,第一是农历正月初九天公诞,也就是玉皇大帝圣诞千秋,第二是农历正月廿三日张公圣君圣诞千秋。”

他表示,平时没有开放,只在初一及十五开放让善信膜拜。虽然如此,其他日子,善信还是可以向住在神庙后方的财政刘赋寿索钥匙,开门入庙膜拜。

(古城封底主文)《庙堂之旅》一个圣龛开始冬牙峇株玉皇殿与村民的善缘
总务郑榕。
郑榕:逢年过节游子回乡膜拜

总务郑榕表示,“玉皇大帝”圣龛在玉皇殿的地位非常崇高,建庙初期,也还没有座主玉皇大帝的神像,而是以圣龛作为代表,位于正中,另有张公圣君、大伯公及关帝三尊神像,开始接受香火,随后才增加其他神像。

他说,冬牙峇株镇就这么一间神庙,所以成为当地华裔的心灵寄托,很多镇民就算在外地工作,逢年过节,尤其神诞都会回来膜拜。

他表示,早年非常热闹,六十年代更有酬神大戏,吸引不少人前来观赏。

(古城封底主文)《庙堂之旅》一个圣龛开始冬牙峇株玉皇殿与村民的善缘
副总务李城南。
李城南:拨款推动教育事业

副总务李城南表示,参加玉皇殿20多年,从年轻到老,依然继续为神明服务。

他说,玉皇殿也非常重视教育,每年都拨款当地的宝兰华小及附近双溪乌浪华小,推动教育事业。

(古城封底主文)《庙堂之旅》一个圣龛开始冬牙峇株玉皇殿与村民的善缘
永久名誉主席王德志。
王德志:从小在庙里活动

永久名誉主席王德志今年已经87岁,但是仍然热心于庙务,并希望在座主的庇祐下,大家继续在这里安居乐业。

他说,从小就在这里活动,也担任总务四五十年,过后退下,让其他人接手。

(古城封底主文)《庙堂之旅》一个圣龛开始冬牙峇株玉皇殿与村民的善缘
冬牙峇株玉皇殿理事,左起黄忠海、李城南、王德志、余菖资、郑榕、刘赋寿及蔡良泉。
■玉皇大帝简介
源自古中国民间信仰

玉皇上帝,尊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赦罪锡福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通称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简称玉皇、玉帝,俗称玉皇大帝、天公,宋代尊称之为昊天玄穹玉皇上帝,为道教神界统治者、先天尊神、六御之一,源自中国自古以来信仰的昊天上帝。

中国人自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崇敬“天”,最晚从商朝开始,就有系统的祭天行为,至今不断。“天”又称“上帝”、“帝”、“昊天上帝”、“皇天上帝”……这一信仰在后世逐渐演变为“玉皇上帝”信仰。

在中国民间信仰中,玉皇上帝俗称“天”、“天公”、“上天”、“苍天”、“上苍”、“老天”、“老天爷”、“天公祖”等,被视为是神界皇帝、天庭之元首、万神之王;在道教神系中是天界地位最高的神之一,地位仅次于三清,为三清所化生出之先天尊神,而在太极界统辖宇宙众神,六御之一。

(古城封底主文)《庙堂之旅》一个圣龛开始冬牙峇株玉皇殿与村民的善缘
玉皇殿有本身的礼堂,神诞等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古城封底主文)《庙堂之旅》一个圣龛开始冬牙峇株玉皇殿与村民的善缘
玉皇殿立碑纪念当年建庙缘起。
(古城封底主文)《庙堂之旅》一个圣龛开始冬牙峇株玉皇殿与村民的善缘
玉皇殿每年都举办不少活动,非常热闹。
(古城封底主文)《庙堂之旅》一个圣龛开始冬牙峇株玉皇殿与村民的善缘
七十年代理事于庙前合照的历史照片。
(古城封底主文)《庙堂之旅》一个圣龛开始冬牙峇株玉皇殿与村民的善缘
冬牙峇株玉皇殿供奉许多神庙,正中是座主玉皇大帝。
(古城封底主文)《庙堂之旅》一个圣龛开始冬牙峇株玉皇殿与村民的善缘
2018年完成的聚宝炉,美轮美奂。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12:50pm 04/04/2025 1.5千点阅
庙堂之旅 | 峇章峇卡峇株三坛先锋馆 汇集五营仔发扬三坛小法

从中国漳州、同安传过来的“三坛小法”,其特色除了唱咒,还有就是敲打长柄鼓,而最独特之处就是在吟唱的部份,它带有“峇峇音”,这是国内其他地方所没有的。
“三坛先锋馆”致力于发扬“三坛小法”文化,同时守护这个马六甲带有“峇峇音”的独特口音的吟诵法,不让它失传!
新加坡赠予“三坛先锋馆”的大符。

(马六甲3日讯)汇集神庙“五营仔”的“三坛先锋馆”,致力于发扬“三坛小法”文化,同时守护马六甲带有“峇峇音”的独特口音的吟诵法,不让它失传!

“三坛五营”历史悠久,深受马六甲地区人民的尊敬与爱戴。三坛五营是活跃于闽台传统社会的一群特殊宗教仪式专家,马六甲地区皆俗称为“五营仔”,不同于受聘行法的道士或法师,五营仔不是专职的神职人员,不在家中设坛开业,而是附属于地方庙宇,以庙为坛或在庙中设坛。

“三坛先锋馆”位于峇章峇卡峇株,它是由许多志同道合的神庙“五营仔”共同组成的文化馆,主要发扬“三坛小法”文化,也希望让更多人对三坛五营有正确的认识,不再对它存有刻版及模糊,甚至负面的印象。

发起人之一陈为念。
陈为念:吟唱带峇峇音成特色

发起人之一的陈为念受访时指出,他与几位志同道合的神庙朋友,于2019年成立“马六甲三坛文化协会,随后再于峇章峇卡峇株找到一个落脚处,正式成立“三坛先锋馆”。

他说,每当谈起“三坛”,前辈都会告知后辈“三坛”即是“五营”。事实上,“三坛”是一个法派,包含“五营”,也有画符,新加坡就非常重视“三坛”。

从漳州同安传至甲逾百年历史

他表示,“三坛小法”在马六甲已有超过100年的历史,早年游工船时就能看到它,而甲州神庙都是来自这个传承。“三坛小法”从中国漳州、同安传过来马六甲,其特色除了唱咒,还有就是敲打长柄鼓,而最独特之处就是在吟唱的部分,它带有“峇峇音”,这是国内其他地方所没有的。

他说,自从该馆成立后,他们与新加坡及其他州属的神庙更频密交流,这才让他对“三坛小法”有进一步的了解,觉得这是非常珍贵的文化,必须好好守护及传承。

陈为念表示,“三坛先锋馆”承继“三坛法普庵派系”,所以是以普庵祖师为祖师爷,另外也供奉龙树医王及玄天上帝。法事仪式前,一定要念普庵咒,即所谓的“开坛咒”

总务颜诒盈。
颜诒盈:搜集资料责任艰巨

总务兼发起人之一颜诒盈表示,“三坛先锋馆”目前正搜集“三坛小法”资料,希望从文化角度来发扬“三坛小法”。

他说,本身负责搜集这方面的资料,这是一项艰巨的责任,加上大家都是义务性质,需要更多时间与精力。

他表示,该馆希望为有兴趣者提供系统化的教学,让他们对三坛五营有正确的认知,进而一起守护及传承。

刚起步发挥空间大

“不少人对此有兴趣,但我们需要有地方,让他们可以好好学习,而本馆也成立不久,属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他表示,早年先辈在传承的工作上,无论是曲调、唱咒等,都靠口耳相传。来到现在这个时代,开始有了咒谱。

他希望通过网络,能够将“三坛小法”文化更广泛地宣扬出去,让更多人认识。

“我们也希望未来若有机会,可以到外地去参加庙会,通过参展览来推广‘三坛小法’文化。”

主席王链鸥。
王链鸥:致力宣扬纠正误区

主席兼发起人之一王链鸥希望有更多对三坛五营有兴趣的年轻人,能够加入“三坛先锋馆”,一同学习并发扬此文化。

他说,“三坛先锋馆”可跨神庙服务,这段日子也受邀到各神庙去协助与交流,这是非常好的机会。

他表示,很多人对神庙五营存有刻板负面印象,以为都是黑社会,事实并非如此,这也是为什么该馆致力于宣扬三坛五营文化,希望纠正大家在这方面的误区。

“目前我们只是刚起步,未来有很多计划希望能够实现,我们也希望有更合适的地点,让学员可以现场学习如何敲打法器,目前这地点无法这么做,因为怕干扰到周围的居民。”

副主席郭铭胜。
郭铭胜:五营是一门大学问

副主席兼发起人之一郭铭胜表示,五营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学也学不完。

他说,本身也是一边接触一边学习,大家都是五营仔出身,希望好好传承这个文化。

财政许智庆。
许智庆:通过抖音助发扬文化

财政兼发起人之一的许智庆本身并不会福建话,但是因为对三坛五营的兴趣,如今的他已能以福建话来唱诵。

今年23岁的他,14岁起就参与神庙活动,本是因为喜欢看热闹,现在开始通过抖音来协助发扬“三坛小法”文化。

顾问陈■发。
陈■发:守护三坛小法文化免失传

顾问陈■(上为“廾”下为“叔”)发对目前越来越多年轻人对三坛五营有兴趣,同时自组“三坛先锋馆”来发扬三坛五营文化,感到欣慰与开心。

他希望大家共同发心,守护“三坛小法”文化,以免失传。

不少神庙赠予贺匾庆祝“三坛先锋馆”成立。
法事仪式前需先念普庵咒,即所谓的“开坛咒”。
张公圣君。
玄天上帝。
身披法袍与袈裟的龙树医王。

“三坛先锋馆”以普庵祖师为祖师爷。

“三坛先锋馆”参访新加坡属下玉皇殿玉海棠观音堂普庵宫。
“三坛先锋馆”今年受邀参与天地君乙巳年祈天护国醮巡境大典。
外坡神庙拜访“三坛先锋馆”。
“三坛先锋馆”理事群策群力发扬“三坛小法”文化。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