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5日訊)野新市鎮曾經是郊區一帶的居民主要採購各種日常生活用品的市鎮,隨著野新縣逐漸發展,發展重心也逐漸轉移至野新精明鎮,野新市鎮也變得沉靜,尤其是夜晚更是陷入一片寂靜!
據瞭解,具有超過百年曆史的野新縣早期主要出產錫礦及農產品,而1918年野新開埠不久後卻發生火災。
ADVERTISEMENT
1928年,武吉斯人(Orang Bugis)末雅欣(Mat Yassin),也被稱為督瑟那拉(Tok Senara)到野新重新發展及建設,英殖民政府為了表揚後者表現,把小鎮命名為野新(Jasin)。
野新福建公會主席顏文泉(54歲)受訪時指出,野新縣現在17萬人口,而市鎮老街則於1929年設立,早期老街很興旺,設有理髮店、紅紅相館、相框店、新華俱樂部、新美香酒館及卡馬拉戲院。
顏文泉:老店消失在發展洪流
他說,卡馬拉戲院在約30年電視機普遍後,很少人看電影而關閉,而作為消遣及打麻將的新華俱樂部、新美香酒館也因為顧客逐漸流失而沒落,而相館、及相框店也消失在發展洪流中。
“野新市鎮以三大籍貫為主,其中以福建人及客人為多,海南較少,當中香港巷的西刀魚丸面(潮州面)及野新牛腩面都很出名,早期潮州面要運氣很好才吃到,每次才開檔就要等半小時,業者自己手工製做魚丸,深受顧客喜愛。”
顏文泉表示,早期的市鎮以福建人做生意為主,福建人經營膠店及木材店,咖啡店是以海南人為主,而客家人則經營雜貨店等。
“早期拿督瑟那拉橋下的吉雙河(二湖)一帶吸引不少人去游泳或玩水,該地段過去是一大片稻田,我們小學時前往育賢小學上學時必須經過該稻田。但是80、90年代就逐步發展為野新新鎮,形成新的商業區。”
他說,野新新鎮設立家家購物中心,舊巴士站也搬去新鎮,成為野新仙特拉巴士站,之後也逐步設立國民登記局(如今搬遷至野新進步花園的十字路口一帶),並增設更多快餐店。
年輕人越來越少
他表示,由於野新一帶以農業為主,很多孩子外出深造後,就沒有回鄉發展,由於年輕人越來越少,老一輩在沒有接班人,唯有關閉老店,如今也開設藥劑房、眼鏡店等。
他說,雖然野新精明鎮於2012年開始發展,野新市議會也不忘美化野新市鎮,去年9月份在野新市鎮靠近拿督瑟那拉橋(Jambatan Dato Senara Raya)前的店屋外,繪製一副鼠鹿及馬六甲樹的壁畫。
儘管如此,野新市鎮一帶設有農業博物館、郵政局、推事庭及野新醫院,照顧地方上的居民需求。
顏文泉表示,本身對於野新市鎮充滿著各種回憶,小時候市鎮車量很少,居民多數走路或使用腳踏車或摩托車,如今每逢佳節遊子回鄉,則會面對塞車問題。至於當地以前的兩個三角坡,後期改成交通圈,之後也增加多一個交通圈,形成3個交通圈。
羅伯慶:40年代鞋店轉型賣洋貨
野新客家公會主席羅伯慶(83歲)指出,野新吉雙巴甲(Kesang Pajak)及津津(Chin Chin)早期有開採錫礦,附近也有開闢園丘,因此每次民眾出糧一定來野新市鎮購物,也有錫礦,畢竟市鎮的貨物比較齊全。
羅伯慶的父親於40年代初製鞋,取名為和足,該店於1948年逐步轉型賣洋貨,他則於1956年接手,並於1984年改為三層樓的小型百貨公司,即底樓賣食品、二樓賣文具及三樓假樓賣衣服。
他說,早期馬六甲百貨公司相當旺,該店於1993年搬去野新購物中心,也是野新第一間購物中心,之後野新才慢慢引入其他購物中心。
“40年代,我們一開始轉為洋貨店時,市鎮已經擁有很多間洋貨店,大家都各做各的,當時還有布店及雜貨店等,如今已經逐漸沒落,很多商店改為賣印度神料的商店或傢俱店,馬來茶餐室也逐步增加。”
羅伯慶:人才外流逐漸沒落
他說,一開始市鎮的商店都是由華裔經營,舊店共有76間,後期發展100多間,而野新巴剎一帶屬於第二城鎮,過橋後則屬於第三期城鎮。
“野新市鎮越來越老化,年輕人向外發展外流,很多兒女去吉隆坡、新加坡、柔佛及馬六甲一帶發展,畢竟野新市鎮一帶的工作機會不多,人才外流,而一些老商家也跟隨孩子搬遷,導致市鎮越來越寂靜,尤其是晚上。”
他說,很多居民都傾向往野新精明鎮發展,當地屋業發展蓬勃,很多飲食店也逐漸林立,市鎮則變得沒落。
他表示,當地旅遊業比較難發展,目前生意還是可以,很多業主也搬離,亦有一部分選擇經營至退休,若家中還有父母居住,孩子還會在過年過節時回來,如父母老去,很多年輕人清明回來掃墓就回家,不再逗留在當地。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