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真情告白

|
发布: 3:23pm 04/10/2022

李振城 | 用木屐走出社區的未來

上週末帶家人前往臺灣宜蘭縣蘇澳鎮的白米木屐館參觀,根據導覽員的解說,才瞭解到白米小區在日治時期,原本是一個以水泥為主的小型工業區,後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則發展礦石加工業,而小區的生活型態也從農業社會轉變為工業社會。然而採礦造成了環境汙染與空氣汙染,在1980年代,白米小區竟是臺灣落塵最嚴重的地方。

後來隨著臺灣內政部將小區組織由任務編組轉為人民團體組織,白米小區發展協會也順應這個潮流成立。考慮當時小區裡環境不佳和人口外流等因素,一開始協會以環境議題的操作方法,希望能引發小區居民對相關議題的重視,然而效果不如預期,小區居民的參與度不高。之後,協會重新思考小區經濟與政治等等面向的需求,決定從小區的基礎服務開始做起,一步一步為小區尋找出路。

ADVERTISEMENT

當時協會檢視小區資源,發現了傳統的木屐文化,並透過1993 年到1998 年間的努力探索,確立了木屐做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協會除了關注環境與文化議題,同時也重視人的培力與人才養成。

導覽員說,當時發展木屐文化的目的並非是為了發展經濟,而是希望能借此凝聚居民共識,一起找到改造環境的方法。並且透過製作、營銷和研發,讓小區動起來。但由於木屐產業已經消失了二、三十年,為了能夠邀請當地居民一起參與,將木屐產業重新發展起來,決定成立合作社來推動產業的基礎。

當時這個過程也遇到了許多困難,在籌備合作社的初期,由於大家對合作社的理解不同,一直無法建立共識。後來,白米小區成立了宜蘭第一家保證責任的小區合作社,當時加入的會員都是為了成就組織,抱著非以營利的目的的想法參與,因此,合作社是個以人為主的機構,而非以錢為主。

導覽員補充,早在20年前,協會就渴望把小區建造成為一個生活環境博物館,這也符合宜蘭縣政府「宜蘭是一座博物館」的發展定位。他們希望每一個來到小區的朋友,都能享受這裡的悠閒,居民能夠在此快樂的工作著,讓小區變成一個適合人永久居住的好所在,並透過志願服務工作,讓年輕人一起參與小區工作,讓大家有故鄉的感覺,長大之後才會有使命感去維繫這份美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