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0日訊)三國時代傳奇人物劉備、關羽、張飛和趙子龍今日在馬六甲亮相,四人一身古裝帶上隨身刀槍,關雲長的青龍偃月刀,張飛的丈八蛇茅等均有亮相,眾武將畫著栩栩如生的濃妝,威武霸氣,令人錯覺置身在三國時代!
ADVERTISEMENT
”關羽“帶著首次亮相的青龍偃月刀,頭戴特製的夫子巾及身穿一身綠袍等,顯得凜然正氣,而”劉備“的沉穩、”張飛“的粗曠及”趙子龍“的年少英氣,通過扮演者的用心一一顯現。
這組歷史人物扮演者是來自北馬潮藝木偶潮劇文化團,今日配合第八屆馬來西亞關公文化節馬六甲站的安座大殿等系列活動,來到馬六甲七里村進行表演,吸引在場者紛紛要求合影留念。
林保憲:尊重任務性格
該團創辦人林保憲(60歲,來自大山腳)接受《古城》社區報訪問時表示,戲班也好、文化團也好,必須謹記“寧可穿破,不可穿錯”的原則,扮演什麼就要像什麼,譬如扮演關公必須要有他的氣質和精神,不能輕佻隨便與人嬉戲、財神爺要面容慈祥,將財富分享給他人的胸懷、包青天要有剛正不啊的氣質等。
“我們演出從服裝、道具到化妝都是自己來,秘訣是必須尊重有關人物的性格、精神和動作,就算沒有十分像,也至少要有八分,並從各方面檢討錯誤,從中改進,才會熟能生巧。”
他指出,人物扮演不是一次就學會,必須重複練習才能掌握,本身一開始也是由別人幫忙化妝,後來不斷向中國或泰國潮劇團的戲班學習,以及通過網絡平臺找資料,學會配搭服裝顏色、配飾及其他細節,最重要不恥下問。
國內唯一潮劇文化團
林保憲表示,祖父是潮劇團創辦人,他自小受姑姑、伯伯、叔叔等影響,也跟著阿嬤去看戲,培養了對潮劇文化的熱愛並參與演出,第一套購買財神爺服裝後,通過不斷演出累積費用,再碰上志同道合的朋友就慢慢組團,大家各自購買服裝演出,後來才創辦了潮劇文化團。
他說,該團是目前國內唯一的潮劇文化團,專門扮演神話人物和歷史人物,如劉關張趙、海龍宮人物、大伯公及大伯嬤等組合人物,也扮演中元節所需的陰司鬼差角色,如文武判官和鍾馗,且也扮演八仙參與廟宇遊行;同時,農曆新年期間常受邀到各種場合演出,扮演五路財神、文武財神、財神爺精裝、福祿壽等。
他指出,潮劇文化沒有獲得廣泛傳承,造成許多人不瞭解,因此,該團希望通過高曝光率讓更多民眾認識及接觸到這類組合,從而吸引年輕人加入,使文化傳承不斷層。
“本團目前有15人左右,年齡介於20多至60歲,歡迎年輕人踴躍加入本團,只要願意學,我們都會教。”
李濟成:秘訣是角色的形態
來自北海的李濟成(54歲,關羽扮演者)表示,本身扮演了很多次的關公,秘訣是扮演什麼就要有那個角色的因素在裡面,所以,扮演關公要有關公的形態。
“扮演關公要去多參考和多讀、多瞭解關公的文化,要看關公的書和事蹟,由於一向來都喜歡這種傳統文化,因此會去了解大戲裡面的各個角色。”
他指出,扮演關公最大難度是要耍關刀,畢竟自己不是武術出身,只能耍耍基本的動作。
他表示,角色扮演的行頭和道具講究精緻,所以要求較高,並且都是自備。
“關刀從中國訂製送來,是根據京劇院老前輩所用的製作,今天是第一次亮相,服飾雖然是機器繡制,也要好幾千令吉,單單關刀就要千多令吉、帽子也要千多令吉、靴子300多令吉、褲子80令吉,還要自己加工加繡,務求完美。”
侯倫升:自小產生大興趣
來自關丹的侯倫升(24歲,趙子龍扮演者)表示,自小在神廟長大,本身也從事傳統行業,從小對傳統文化及角色扮演產生很大興趣,目前常常表演變臉。
“我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加入醒獅團,一路走來直到現在是一名醒獅教練,也是一名摩登大妗姐,同時是神廟壇前主持之一,精通傳統文化禮儀。”
他認為,在公眾面前演出可以讓一般人刮目相看,原來還有人保持如此完整的文化。
“我在兩個月前遇到林保憲,他們知道我有熱心和恆心,於是對我有信心讓我加入,而今天的關公文化節是我第一場角色扮演,化妝方面靠大家幫忙。”
周威理:潮劇文化須傳承
來自檳城的周威理(26歲,劉備扮演者)表示,公開演出對推廣潮劇文化很大幫助,民眾很少會見到這類文化現場演出,大多是通過電視劇或舞臺看到,今天好像古代人物從電視中走了出來。
“因此,大家都覺得很特別也很好奇,會過來要求合照和摸摸戲服。潮劇是一種文化,我們必須把文化傳承下去,目前在馬來西亞,這種文化越來越少。”
他說,這種潮劇演出在檳城很活躍,因為那裡華人多神廟多,但是馬六甲民眾的接受度很高,而且馬六甲的文化氣息比檳城濃,古蹟和文化保留得很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