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選期間,報館一般上會以國會議席作為單位,分派記者領養選區,俗稱“顧選區”,意思是,一旦被分配了選區,記者們就會開始去收集所被分配到的選區的資料,以便能夠下手寫新聞。
從最初期開始,在還未宣佈解散國會以前,記者們就會開始探聽“國會何時解散”,國會解散後,就會開始探聽議席分配、候選人人選等等。到確定了候選人宣佈了名單後,就等提名日的來臨。因為提名日一到,就代表是一切的競選活動開始忙活起來。
ADVERTISEMENT
今次特殊的原因,每一個國席都有最少4角戰,因此就意味著有4個候選人。因科技的方便,每一位候選人的宣傳小組,一般上就會開設手機媒體群組,每日除了上傳候選人的行程以外,也可以使用該平臺發佈候選人的文告,或者讓記者詢問問題。
一般上,候選人的行程是記者每日追問的問題。因為記者每日的工作,是視候選人的行程後作出安排,如果當日沒有什麼特別的行程,記者也要配合報館的一些安排與交代,去訪問候選人等等。
從2004年入行以來,這一次是最令媒體“無語”的一次競選。很多候選人的這些所謂媒體群組,如同虛設,問題問了沒有回應,有些候選人的團隊甚至在安排上也非常差勁,節目取消不提早通知、時間拖延不通知,因此很多時候,造成媒體到了現場找無人。
說真的,綜合這一次與同行們交流以及自己的經驗,其實在行程安排以及與媒體安排上做得比較僅僅有條有理的,竟是全軍覆遭人民拒絕的祖國行動聯盟(GTA)。他們的團隊很小,因此都是候選人本身直接對媒體,時間上的掌控做得很好,安排時間採訪都不是問題,拿行程的話,也有專人每日到點送上。在一個亂七八糟的競選期內能夠做到如此,著實讓人佩服。
我這一次是負責馬日丹那國席,本是巫統強區,85%選民都是馬來人。在國陣候選人的群組所詢問的東西,比如行程表、行動室地點等等,都被無視,無人回應。問多了,就好象自己是多餘的,所以後來也就“佛系”對待,緣份不能強求嘛。
馬日丹那是MUDA唯一在馬六甲有上陣的國席,去到行動室訪問候選人時,發現其團隊都是“小孩”,有些甚至還在求學中,很明顯的,他們的組織性太弱,對著更有資源的國陣、國盟等,一開始就輸了,加上如果沒有很好的與當地的希盟元老們打招呼,他們可謂是一群拿著刀叉的小孩,去戰場對著大炮。
這一次在馬日丹那勝出的國盟,是意料之外。候選人瑪絲艾米雅蒂雖然有個人魅力,也不能否認是一位有服務的議員,但如果不是因為選民對巫統的情緒,要她拿下馬日丹那,是天方夜譚。雖然她的媒體群組以及行程安排亦不是很圓滿,但她勝在其團隊非常頻密的更新社交媒體。媒體若錯過了任何她的節目也不愁,因為可以直接從社媒上取得資料及照片。
我的這一篇,並不談候選人素質或黨派因素,單純從對媒體的安排上而言,我的總結是,大部分國陣候選人對媒體的態度,被視為一種傲慢。而這是否也反映著國陣因為這種“傲慢”而敗選,我想,選民自有分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