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社區:瑪琳再也工業區
(馬六甲17日訊)工業區猶如棄嬰,道路處處破洞卻不獲當局重視,即使一次又一次的做出投訴,當局也僅僅“敷衍”地將兩個比手掌大的路洞補上,對其他大到可以躺下一個人的路洞視若無睹,令廠家感到十分無語,隔空向當局喊話:“難道工業區就無權享有良好基礎設施嗎?”
ADVERTISEMENT
基於《古城》社區報之前關於路洞的報道引起當局關注,並很快獲得解決;因此,瑪琳再也居民協會主席蘇德招今日聯絡本報反映瑪琳再也工業區路洞問題,呼籲有關當局認真處理。
僅補2小洞“半個”大洞
他指出,之前做出投訴後,當局僅修補2個小洞及“半個”大洞,更深更大的坑洞完全被無視。
瑪琳再也工業區阿峇迪4路為主要通道,短短50公尺路段內出現了無數個路洞,分佈在路中央、路丘前、路肩和路口等,因長期積水加速惡化情況,有些坑洞深度達3吋,在車輛不斷往來的碾壓下,洞口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深。
蘇德招:車子經過如高空彈跳
蘇德招說,本月7日通過WhatsApp手機應用程序,向負責管理道路的州政府子公司CMI INFRA投訴阿峇迪4路的路洞問題,也傳送了多張照片和資料給對方,但一週後當局只派員用瀝青填補靠近路口的兩個小洞,且幾天後就出現下沉現象。
“當局既然前來就該修補完整條路的路洞,不該只維修兩個洞,另外一個大洞還只補了一半,難道來到這裡才臨時發現瀝青不夠用嗎?”
他表示,超過1公尺的路洞越破越大,每輛車子經過就像高空彈跳般,車輪還濺起水花,或多或少對車子造成損傷,也導致路洞越來越嚴重。
“況且僅用瀝青填補路洞,很快地就會再破損下沉後形成路洞。當局應先填放砂石,並在沒有積水後才用瀝青填補,至少比較堅固耐用。”
根據官方資料,CMI INFRA是甲州首席部長機構的子公司,獲授權管理一切馬來西亞道路檔案系統(MARRIS)撥款的工程與項目。
清理垃圾服務中止環境變差
也是當地廠家的蘇德招表示,住宅花園每隔數年都能獲得當局重鋪柏油路,反觀工業區廠家繳付最多稅務,卻沒有獲得重鋪道路的待遇,如今連清理日常垃圾服務都被中止,導致工業區環境變得很差。
“工業發展對甲州經濟貢獻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既然州政府要帶動發展工業,就該照顧好中小型工業的基本需求,確保發展得好,讓外來人看到井井有條及清潔的道路,進而感到有信心。”
他說,當地已經逐漸成為汽車城,各種品牌如Mazda、Mitsubishi、Kia、Peugeot和Ford陸續進駐,新穎名貴汽車進出不斷,加上廠家、商家和市民也經常取道當地,政府就應提供完善道路設施。
因此,他呼籲州政府必須關注工業區的基礎設施,包括垃圾管理和道路系統,否則如今道路卻像過山車一樣,到處是凹凸不平的坑洞,如何讓人留下好印象?
同時,他建議地方政府恢復派官員巡視基本設施的政策,主動將問題傳達給負責單位,勿等到公眾投訴才行動。
受條例限制 不能隨意填補
另一方面,蘇德招指出,當局不注重工業區道路,往往覺得是重型車子弄壞道路居多,也覺得廠家有能力自己修,但事實上就算廠家願意出錢修補,亦受到當局條例的限制,也就是不能隨意填補路洞,必須要當局根據相關規則和材料標準來進行修補。
“就算修補工業單位的路肩,即工廠外面的空間,也被告知不能這麼做,當局表示以後鋪路時也會將自行填補的材料挖走,所以我們對路洞問題可說是無能為力,也投訴無門。”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