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11日讯)玛琳观音堂是一间近百年历史的佛堂,当年,这里是许多妈姐或斋姑的栖身之处,既是佛堂,也是安身之地,更有不少斋姑终其一身都没有离开过这里,在这里百年归老。
根据石碑记载,玛琳观音堂建于民国25年,也就是公元1936年,迄今87年历史,但是,据说它的历史比有文字纪记载的更久,是一座逾百年的佛堂。玛琳观音堂是由当时从中国南来的陈娘和创办,主要是让当时在这里的妈姐、斋姑,甚至离婚妇女有一个安身之处,从陈娘和第一代负责人,一直都沿袭着只传家人,不传外人的风格,到如今的负责人康福财已是第五代传人。
ADVERTISEMENT
康福财是陈娘和曾孙,当年陈娘和去世后,观音堂就交给康福财的爷爷,也是陈娘和的儿子,过后再传康氏的姑姑、父亲,一直到18年前父亲去世后,康福财才接管观音堂。
康福财:是共修之地也是家
康福财受访时指出,根据祖辈的说法,太婆当年从中国南来在马六甲这个地方落脚后,为了收留妈姐、斋姑及离婚的妇女,因而出资兴建玛琳观音堂,大家有一个安身之处,一同念佛共修。
他说,据说太婆陈娘和的时代,玛琳观音堂有20多名斋姑或离婚妇女,有一些更是没有离开那里,直到寿终。
他表示,可以想像得到,当时,观音堂是大家共修的地方,也是“家”。“当时,观音堂有好几间房,供斋姑睡,一直到后来他们去世了,装修时才拆除。”
姑姑是最后一名斋姑
他说,其姑姑康玉兰是观音堂的最后一名斋姑,于1987年去世后,这里就再也看不到斋姑的身影了。
康福财说,玛琳观音堂主祀准提菩萨,左右分别供奉齐天大圣及华陀仙师。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及九月十九,庆祝3次观音诞,平时都是一般开门让善信进来拈香膜拜。
他表示,从太婆时代,观音堂都鲜少对外开放,一般都是妈姐或斋姑自己共修。但是,自从他接手之后,决定开放门户,同时成立理事会,化被动为主动,每年3次观音诞,他都与理事一起准备斋饭,到老人院、残障中心等去结缘,发扬观音菩萨慈悲济世的精神。
他说,如今,观音堂每天早上9时开放,一直到下午1时。“我们现在没有共修了,就只是让善信前来膜拜,我们这里于2017年进行过一次提升工程,更换屋顶等等,但是,我都尽量保持它的原来面貌。”
前门在里面 面向大路为后门
康福财说,由于周界发展的关系,许多人不容易发现观音堂,也很多人以为面向大路的是正面,但其实那是后门,前门在里面。
而且他也透露,该堂的招牌写着“观堂音”,许多人对此感到好奇,为何是不“观音堂”,他也解答不了,但这是从开始就如此,没有更换过。
戴淑珍:外州人特来寻根
财政戴淑珍是康福财的太太,她表示,这是丈夫家族留下来的佛堂,一定要好好守护。
她说,最近有外州人特地前来“寻根”,原来他们的祖辈都曾在观音堂住过,所以他们特地前来了解祖辈当年在这里的生活。
“已有好几个人过来‘寻根’了,我也很感动他们有这份孝心,所以我们更要好好守住这间佛堂。”
吴天赐:有缘接触感觉变平静
理事吴天赐受康福财所托,每天早上过来开门,打扫及上香,然后再关门。
他说,有缘分接触观音堂,进来之后感觉人很平静,希望继续做下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