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六甲23日讯)在马六甲的历史长河中,存在着多元民族融合及和谐共存的各种身影,包括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市区老街,也建有3座马来民族人物的古老陵墓,显示过去甲州多元民族特色的融合。
这些马来民间闻人的陵墓,就在充满中华历史色彩和生活气息的老屋之中,有者与华人神庙为邻,有者与华人民宅为邻,并且巷弄相连,成为一项特色。
ADVERTISEMENT
在政府单位历年来的提升及装修下,陵墓各有特色,游客可以进入参观了解陵墓主人的生平,感受主人翁在历史岁月中的参与和付出。

(一)汉惹拔(Hang Jebat)陵墓
列入受保护文化遗产
汉惹拔陵墓位于古里街,在宪报上列入受保护文化遗产,墓身设计简洁,中间建有一座小塔楼,相当有气派。
相较于另外两个位于老街的马来陵墓,汉惹拔陵墓面积最大,开门即见长长的步道,右边有大面积的草地,也附上相关资料板,左边和后端种有绿植美化,整体予人宁静、肃穆及整洁的感觉。
根据资料,汉惹拔是著名马来英雄汉都亚最重要的朋友,他对苏丹误信他人谗言而赐死汉都亚的行为感到愤怒,并向苏丹报复以争取公道,但负责杀掉汉都亚的大臣并未这么做;汉都亚被苏丹赦免罪刑后,又被赋予对付汉惹拔的任务,后者最后败在好友手里。

(二)汉卡斯杜礼(Hang Kasturi)陵墓
民族英雄五兄弟之一
汉卡斯杜礼陵墓位于鸡场街,与天德宫注生娘娘庙为邻,无论是门面、围墙或陵墓本身都是全白色的,且有多个三角形小洞为设计,特色显眼。
汉卡斯杜礼是马来苏丹王朝的民族英雄五兄弟之一,其他4人为汉都亚(Hang Tuah)、汉惹拔、汉勒基(Hang Lekir)、汉勒古(Hang Lekiu)。
被石墙围绕的陵墓体积中等,呈有层次的四方形,部分石墙是半圆形的,三角形小孔是用来置放蜡烛或油灯,而周围有铁篱笆和砖墙保护着。
2006年12月,汉卡斯杜礼陵墓在宪报上列入国家受保护文化遗产,并不时进行修复和提升;2021年,旅游、艺术及文化部拨款提升此陵墓,并移交给甲州政府管理。

(三)桑苏汀阿苏玛达拉尼(Syed Syamsudin Ibni Al-Sumatarani)陵墓“隐身”在甘榜葛迪民宅之间
位于观音亭街的桑苏汀阿苏玛达拉尼陵墓,“隐身”在古刹青云亭对面的甘榜葛迪(Kg Ketek)民宅之间,且与香林寺为邻。
桑苏汀是一名拥有亚齐血统的学者,也是苏丹依斯干达姆达统治时期的英雄勇士,曾参与其中一次亚齐人与葡萄牙人的战争,与一起作战的将军(包括比里)一去不回。虽然没有传来的他们的死讯,但大家相信他们已经壮烈牺牲。
其他将军的陵墓建在三宝山地区,惟桑苏汀的陵墓建在甘榜葛迪,墓身呈长方形,四周建有围墙、篱笆、铁门和屋顶,其周边有多个小墓碑,相传是亚齐军队的增援部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