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馬六甲2日訊)偌大的瑪琳大路行人天橋,所有鐵欄杆都是一片鏽跡斑斑,徒手一摸即變成“生鏽手”,叫學童和居民如何敢碰敢扶,證明一直來都未有做好維修保養工作,這是長期缺乏“問責文化”所導致的民生問題。
家長對這座“生鏽天橋”感到無奈,眼看小學生行走其中卻隨時有被割傷的危險,希望當局能夠“出手相助”,為這座慘不忍睹的行人天橋重新修補及油漆,讓大家都能安心使用,發揮欄杆真正的作用。
隨時割傷皮膚感染細菌
《古城》社區報今早前往瞭解天橋的實況,發現正如家長描述般成了“生鏽橋”,尤其天橋中間的走道乃供行人和摩托車共用,行人即使想要靠一靠欄杆,或者想握欄杆尋找支撐,都會染上鐵鏽色,更擔心鐵料腐爛而斷裂,隨時割傷皮膚容易感染細菌。
家長聯絡記者投訴,指這座行人天橋雖然顯眼又大型,卻猶如被遺忘的公共設施,常年日曬雨淋而生鏽破損,並沒有得到當局的關注進行維修,任由學生和民眾曝露在危機中。
放眼望去,整座天橋的扶手根本看不見原來的淺藍色,而是一片鐵紅色,看起來非常殘破陳舊,摸起來更是令人擔心被割傷,如此殘舊的外表和高使用率不成正比,整片生鏽的扶手讓人不敢靠近,根本起不了保護使用者的作用。
上下課許多家長學生使用
這座橫跨瑪琳大路的大型天橋坐落在一所小學旁,上下課皆有學生和家長使用,方便從對面往返學校,包括住在學校對面的家長利用天橋來接送孩子,有些家長則選擇把車停在學校對面天橋下,讓孩子通過天橋上下學。
“當局可以派人來觀察,每天早上和放學時段,天橋上都有很多小學生走動。加上很多摩托騎士也會利用天橋越過馬路,可以說使用率非常的高,如果任由天橋繼續生鏽下去,對民眾非常不公平。”
記者現場所見,由於目前處於學校假期期間,所以少了小學生的影蹤,但摩托車騎士和送餐員則不停往返,特別是從靠近亞洲花園路口方向來的摩托車,最常善用天橋越過大馬路,以便能往市區方向行駛。
洋灰走道陳舊樓梯面凹凸不平
這座行人天橋是在2005年上半年啟用,迄今已經有18年曆史,一向都沒有提供雨蓋,並設有樓梯和摩托車道兩種設施,如今除了生鏽的鐵欄杆外,洋灰走道也開始陳舊,包括樓梯面顯得凹凸不平、摩托車走道而不平容易積水等。
有鑑於此,家長希望當局短期內展開維修工作,重整生鏽的扶手和維修地面,並建議當局增設雨蓋,長期而言能減少日曬雨淋帶來的破壞。
馬華歷史城市議員林千宏受訪時表示,瑪琳天橋的情況與巴也隆步天橋非常相似,一樣是學生和行人高頻率使用,卻處處生鏽及失修,鑑於屬於公共工程局管理,他將轉達給有州選區中心致函給當局。
他說,若當局能為天橋增設雨蓋則更理想,畢竟學生多數在中午和下午時段使用,既能達到遮陽遮雨的效果,也可以保護鐵料減少腐蝕機會。
“我將通知當地市議員關於天橋的情況,或者轉達給格西當州選區發展與協調中心,希望他們致函給公共工程局要求粉刷和清理生鏽的欄杆。”
林千宏:要求公共工程局粉刷
林千宏表示,明年為馬六甲旅遊年,遊客從新邦恩拔收費站進來馬六甲會經過這些天橋,若看到的都是生鏽的天橋和大路分界堤欄杆,是非常不雅觀的,希望當局儘快採取行動。
他說,本身將建議市政廳在天橋安裝燈飾及進行美化,為其外貌加分,同時必須定期進行清理,包括垃圾、落葉、周邊的野草和叢林等,確保有一個清潔整齊的市容。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