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8日訊)馬六甲學記隊第37屆培訓營之《同理心》圓滿閉幕,中學生們在營會中學到新知識和技巧,收穫滿滿。
ADVERTISEMENT
營員們在營中不僅會學習並掌握基礎的採訪與寫稿技巧,體驗籌辦營會,結識來自各校的朋友,也能認識到共情能力和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今次的培訓營主題為《同理心》,3天2夜培訓營在培風第一華小舉辦。
黃元珠:記者是社會橋樑
馬六甲區學生記者隊負責人黃元珠致閉幕致詞時表示,她感到很榮幸能夠在這個學生記者培訓營上與未來新一屆的學記分享一些關於記者工作、寫好文章以及辦好活動的心得和體會。
她說,記者是社會的觀察者、記錄者,記者的工作不僅僅是獲取訊息,更是傳遞和塑造訊息,為社會呈現一個真實而多元的畫面。
她說,記者是社會的橋樑,更是訊息傳遞的使者。通過記者的報道,社會能夠更加全面地瞭解各種各樣的訊息,包括新聞、人物故事、社會現象等。此外記者要通過自己的雙眼去看世界,通過自己的筆觸去書寫真實。
她指出,身為一名學記,除了是一名記者,也要學好如何辦活動。辦好活是為了人與人之間交流、合作的橋樑。辦好活動不僅僅是主辦者的責任,更是參與者共同的使命。通過活動,可以激發團隊的創造力,培養團隊協作的意識,提升團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這個學生記者培訓營上,看出大家都很積極參與,不僅是為了學到專業的寫作技巧和記者的職業精神,更是展現自己最好的舞臺!”
張文淞:學記隊是溫暖大家庭
副營長兼紀律張文淞學記在致詞中感謝為此次營會付出許多努力的工委們及慷慨解囊的贊助商,以及為營會提供場地的培一華小。他相信,營員們在這3天一定會學到許多實用的知識,體驗了成長的喜悅同時也收穫了友誼的溫暖。
他指出,培訓營主題《同理心》貫徹始終讓營員們明白換位思考與互相理解的重要性。他也指出,學記隊是個溫暖且充滿溫情的大家庭。
“希望營員們能在接下來的學記生涯內能夠延續這優良品格,明白溝通與合作的重要性並共同解決未來即將面對的種種困難,願每一位學記能堅持初心將《同理心》的理念貫徹到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成為更有溫度和同理心的人。”
餘瑞鈴獲選最佳營員
今屆培訓營最佳營員來自第一組的餘瑞鈴。她受訪時表示,她感到非常榮幸因能被選為最佳營員。此外,她也非常感謝馬六甲學記隊給予機會參加培訓營體驗不同的假期。
她也說,到當在戶外採訪時,她能趁著這個機會了解了更多許多關於傳統文化的訊息和民間習俗。
最佳文稿獎則由第五組獲得。
採訪王舡文物館體驗記者工作
每年的培訓營,工委會都會安排營員們出外採訪,體驗記者採訪的工作。今年安排採訪王舡文物館,並且由送王舡主任拿督顏泳和親自向學記們講解王舡由來。
顏泳和表示,送王舡是我國7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送王船是個人與海洋持續聯繫的儀式,被多數我國沿海地區人民所信仰。這可以連想到沿海地區的漁民,以及我國華人的先祖們飄揚過海來到馬來西亞的艱苦。因此,送王船的主旨在請王爺送走災難,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他說,送王舡儀式並非年年都有,唯有收到主事神明——王爺的指示才能舉行,而王爺也有個稱號叫“代天巡狩”,那就是代表天來守護世間。人們相信一旦有災難,比如病毒爆發,經濟危機,食物短缺等都是“好兄弟”在作祟。因此,人們舉辦送王舡儀式的主要任務為送走遊蕩在世間的“好兄弟”,讓他們全程跟著王爺的指示脫離苦海,成為王爺的海軍守護天下。
記者戴小同講座分享攝影
由於學記也需要在校園進行採訪,因此今年由《星洲日報》馬六甲記者戴小同,給學記們講解攝影講座。
他在講座中說到,當人們看到一則新聞,照片是一個吸引讀者閱讀的重要元素。此外,新聞的照片可以被修飾過但不可被更改。他在也表示,到每一個活動拍照都要有概念。比如說許多人聽在聽講座是大景,中景的照片可以是頒發紀念品而小景則專注在一個人做一件事。他也分享到手機裡的相機功能、倍鏡、廣角鏡和調整大小的技巧。
為了讓營員們更深入瞭解採訪技巧,工委也在營會中精心籌劃多場模擬採訪的情景。其中一場是跳樓輕生案,共有10位工委在此命案中扮演不同角色,其中包括校長、警長、警長助理、死者、死者家長、目擊證人和3名圍觀者,供營員們到現場進行採訪。
大型新聞稿被分為兩個階段,階段一是案發現場,營員們快速進入現場,對現場進行調查並採訪身在現場的演員。在此階段警長和警察助理不接受任何採訪,專注於蒐證和調查。圍觀群眾則在現場討論著死者輕生的動機,真實性則交給營員們求證。階段二則是警長召開記者會,讓營員們進行採訪。通過此次大型稿採訪,營員們能更深入瞭解新聞的採訪流程,也能鍛鍊臨場反應能力,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並加以改進。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