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真情告白

|
发布: 2:27pm 18/06/2024

李振城 | 广绣的传承与创新

日前,在主办海丝印象文艺展时,我有幸认识了广绣传承人谭展鹏老师及黄敏健老师。他们的故事和对广绣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深深打动了我。广绣,这一源自广东的传统手工艺,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成为当代艺术界的一颗璀璨明珠。而这一切离不开广绣传承人谭展鹏的努力和贡献。

谭展鹏自幼在母亲陈少芳的指导下学习绘画和广绣技艺。他回忆起自己的作品《鸿图大展》,其中一只迎着阳光在海上展翅的大鹏正是他在船上写生时获得的灵感。2000年,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谭展鹏毅然辞去在航道局的工作,与妻子黄敏健一起全身心投入到广绣的传承和发展中。

ADVERTISEMENT

谭展鹏指出,广绣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手工艺,早在明代就已享誉海外。1514年,一名葡萄牙商人在广州购得龙袍绣片,回国献给国王,广绣从此名扬欧洲。清代是广绣的鼎盛时期,广州、佛山等地的绣坊林立,绣庄成行成市。乾隆年间,广州甚至出现了职业化的行会组织“锦绣行”。随着对外贸易的繁荣,广绣逐渐生活化、定制化、实用化,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著名的“马尼拉披肩”正是广绣在全球贸易中的辉煌见证。这些精美的披肩以其东方元素深受欧洲上流社会女性的喜爱,年销量曾高达8万余条。

尽管中国拥有广绣这样的奢侈品,但缺少的是奢侈品牌的意识。即便“马尼拉披肩”标明了产地在广东,仍被误认为是菲律宾制造。谭展鹏老师认为,传承不仅是学会技法,更要通过设计展现广绣之美并拥抱市场。2005年,谭展鹏老师与服装品牌合作设计“广绣牛仔”系列服饰,通过广交会向全球发布,广绣成为时尚标志。2014年,他与妻子及母亲陈少芳创作的“挂绿荔枝”女装牛仔裤在慈善拍卖会上拍出了100万元的高价。

谭展鹏也认识到广绣面临的挑战。纯手工绣制需要大量时间,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不相符。他认为,广绣要重铸辉煌,必须拥抱工业技术,实现机械化大批量生产,让广绣回到社会供应链中去。尽管手工绣制强调“手有余温”,但只有与工业化结合,广绣才能在现代社会中找到立足之地。

谭展鹏的探索不仅局限于传统题材,他在服装设计中积极融入广绣创作,使其与当代生活产生连接。近期创作的《月下穿针》便是根据传统节庆创作的应景作品,旨在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谭展鹏表示,每一个非遗项目都应将精湛的技艺与文化内涵转化为适应现代需求的产品,才能真正实现“活化”。

在过去几年中,谭展鹏不断尝试将广绣融入现代设计,但他认为个人力量有限,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努力。相关机构也应给予支持和保护,加强对广绣行业的规范和管制,保证质量,让非遗产品进入现代市场生态圈。

谭展鹏强调,传承人应该将自己视为品牌,保持特色,打造个人独特的形象、风格、特点、品牌、标志、个性与价值。通过持续的营销和宣传巩固品牌形象和口碑。他相信,通过设计思维的改变和文化创意的增值,广绣有望再次成为潮流。只要各方共同努力,广绣的春天一定会再度来临。

谭展鹏与黄敏健的广绣作品目前在国际郑和研究院展出,欢迎读者们前来一探究竟,发掘广绣的美。相信通过这次的展览,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广绣的历史和技艺,更能感受到这门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新生和发展。

谭展鹏的故事是广绣传承与创新的缩影,他不仅继承了母亲的技艺,还在现代设计中不断探索和突破,为广绣注入了新的活力。正是这种对传统技艺的热爱和创新精神,使得广绣这一古老的手工艺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