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发布: 4:40pm 02/07/2024

重返校园

21岁以下

符合资格者

报读中六

重返校园

21岁以下

符合资格者

报读中六

麥志堅:21歲以下符合資格者 可重返校園報讀中六

(古城第四版主文)21岁以下符合资格依然可重返校园报读中六
中六新生在禮堂聆聽老師彙報。(陳淑婷攝)

(馬六甲2日訊)21歲以下符合資格,想進入大學的青少年,依然可重返校園報讀中六!

一般上,一些學生在大馬教育文憑放榜後即進入中六就讀,並在之後通過大馬學校高級教育文憑進入本地大學,不過,也有的學生因某些因素,沒有選讀中六,或沒有完成中六課程就停學,不過,只要想繼續唸書,中六的大門都將為符合資格的學生而開。

ADVERTISEMENT

馬六甲家長教育行動委員會主席麥志堅說,為了鼓勵青少年深造,21歲以下及符合中六就讀資格的青少年,都能重拾書包,回到校園上課。

他舉例,曾有中六生因過於活躍校外活動,導致無法兼顧學業,以致中途停學離校往其他方面發展,不過該名青少年後來想繼續升學,因此又再重返學校念中六。

他說,中六班有數個類似的情況,青少年往外發展之後,過後還想念書,因此申請重返校園。

也是敦法蒂瑪中六學院家協主席的麥志堅接受本報訪問時這樣說。

今日是中六新生報到日,敦法蒂瑪中六學院截至目前有240名新生報到並參與迎新周第一天的活動。

麥志堅:學生轉校遭官員為難

麥志堅說,他接到不少求助案件,有學生欲轉校到中六學院,但卻遭到教局官員的為難,要求這些學生必須重返原派學校,並等過了迎新周,獲得批准後才能到新學校報到。

他指出,根據過往情況,只要校長接納轉校學生,該名學生就能馬上到新校報到,而校長也被賦予權力是否接納轉校生。

“ 今年,教局官員卻要求欲轉校的學生,須與父母一同到新校向校方申請,然後需返回原校渡過迎新周,並在獲得批准之後,才能到新校報到。”

麥志堅說, 教局官員的做法等於為難學生,中六學生已18歲,還得與父母一起到校才能申請轉校,如此來回,轉校程序至少必需等一至二個星期才有答案。

他指出,學生已是18歲,相信對於轉校已有堅定的決心,教局應給予方便,給予升上中六的學生鼓勵,避免他們一再受到阻礙而放棄就讀。

他說,一些學生轉校是因為科目選擇,然而無法即時在新校報到,將使他錯過在迎新周的科目說明會,這是對學生不公平的。

他指出,本身已到教局會見副教育局長反映此情況,希望教局關注,避免為難學生。

敦法蒂瑪中六學院240新生報到

麥志堅說,共有約1500名符合資格的學生被派到敦法蒂瑪中六學院升學,相信一些學生已選擇其他升學管道,目前到校報到的學生,只有240人。

“根據過去經驗,仍有其他地區包括森州和柔州的學生會申請轉校過來敦法蒂瑪中六學院就讀,目前,已有一些申請者在等待批准。”

文理生比例未達政府展望

馬六甲家長教育行動委員會主席麥志堅,敦法蒂瑪中六學院中六第二年的學生有218人,理科生只有15人。

他說,中六第一年和第二年各開14個班級,總共28班,但選讀理科的學生不到10%,這種情況不只發生在該院,全國各地都有相同的情況。

他指出,政府多年前就已展望理科生與文科生的比例是60:40,但依以上現象,要達到展望相信很難。

“政府取消中三評估考試(PT3)是其中一個因素,一些學生在沒有考試的鞭策下失去向上爭取好成績的動力,以致中三成績不達標,升上中四時無法順利選讀理科。”

他說,一些學生在中三時玩樂心態過度,沒有盡全力,但卻對理科極具興趣,但又因成績不符標準,以致被校方拒絕編入理科班。

“可是,中三不夠好,不代表中四不能做得更好。”

麥志堅說,他接到數個求助的案例,學生對理科有興趣,但中三成績不逹標,在升中四時,校方擔心學生跟不上,拒絕讓學生選讀理科。

此外,他說,理科生在中六寒窗苦讀考取好成績,但最後可能不被大學錄取單位分派到心目中的大學科系,也是造成學生拒選理科的原因之一。

(古城第四版主文)21岁以下符合资格依然可重返校园报读中六
麥志堅到中六學院巡察新生報到情況。(陳淑婷攝)
(古城第四版主文)21岁以下符合资格依然可重返校园报读中六
敦法蒂瑪中六學院除了有本地學生,也有來自森州及柔州一些學生轉校就讀。(陳淑婷攝)
(古城第四版主文)21岁以下符合资格依然可重返校园报读中六
麥志堅說,學生中三成績不達標無法在中四選讀理科,向他求助。(陳淑婷攝)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