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六甲15日訊)大學錄取制及獲得意屬科系多年來是中六學生面對的困境之一,縱使成績亮眼卻未必能進入意屬科系,這也是造成一些學生不願就讀中六的原因之一。
馬六甲家長教育行動委員會主席麥志堅說,敦法蒂馬中六學院去年有22名學生在大馬高級學校教育文憑中取得平均累積分數4分滿分,但約有30%左右的優秀生無法拿到屬意科系。
ADVERTISEMENT
“在領取成績時,滿4分是很令人高興的,但是過後卻無法拿到屬意的大學科系,難免令人失望,這也造成一些學生擔心就算唸了中六,最後也不一定會被分配至屬意科系,因此放棄念中六。”
他說,家境過得去的學生在中五畢業後,多數選擇到私人大學升學,家庭經濟條件不允許的學生,只能選擇念中六。
麥志堅說,大馬高級教育文憑是公認難度最高的考試,也是受國際大學承認的錄取門檻。
建議讓較弱勢學生進預科班
他受訪時說,政府若欲重新包裝中六,吸引學生念中六,那麼他們應該讓優秀生進入中六就讀,並在考取大馬高級學校教育文憑後,確保讓優秀生進入意屬的大學科系,或安排他們到國外大學深造。
“可是,目前,政府卻錄取10A優秀生到大學預科班,並通過內部考試進入本地大學,儘管如此,他們還是不一定會被分配到意屬大學科系。”
麥志堅建議政府採取相反政策,在即保護90%的土著學額利益下,讓較弱勢的學生進入預科班,因為通過內部考試,即能確保他們順利進入大學。
“至於成績優異的學生則念中六,他們可施展實力,在畢業後以受國際承認的大馬高級學校教育文憑,被政府送到國外大學,或被分配到意屬的本地大學科系。”
他指出,中六津貼或許能吸引學生就讀使學生人數增加,但生活津貼加上相反的政策雙管齊下,則能提高質與量。
“有強烈的政治意願才能落實以上相反政策,這是為了利益國民,而不是為了政治利益。”


缺乏輔導管道錯過升學機會
大學新學年開學的腳步漸近,中六畢業生除了被政府大學錄取,也有的已被新加坡大學青睞,可是卻面對學費及生活費困境,不知何去何縱。
馬六甲家長教育行動委員會主席麥志堅說,敦法蒂瑪中六學院之前有4名學生被新加坡大學錄取,但由於學生家境並不富裕,他們被錄取後,一時也不知何去何從。
他說,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一時進退兩難,後來其中一名學生成功獲得獎學金,解決了眼前的問題。
“由於缺乏輔導管道,在面對升學問題時,學生不知道要往哪諮詢,以致可能放棄,錯過更好的升學機會。”
也是敦法蒂瑪家教協會主席的麥志堅說,該校家協非常關注學生的升學情況,因此他提醒學生不必害怕經費問題,一旦獲得新加坡大學錄取,還是有不少機構提供援助的。
“除了獎學金,新加坡一些機構或銀行有提供免息教育貸款或學費資助,只要提出申請,相關單位即會做出安排。”
他說,政府應設立單位協助學生獲取這方面的資訊,同時仿效新加坡提供足夠的資源,栽培優秀生成為國家專才。
他說,就讀中六的學生,一般來自小康之家,家境並不富有,因此有熱心的坊間人士就關注了這方面的問題。
“這些熱心人士來自各領域,包括專業人士,他們除了定期在經濟上資助中六學生,也通過聚餐與受惠學生交流,瞭解他們的課業進展,傳授學習心得,給予建議,協助學生建立更好的未來。”
麥志堅說,這批熱心人士作風低調,多年來一直默默地給予中六學生鼓勵與支持。
確保出席率不濫用津貼
對於教育部計劃重新包裝中六教育,包括考慮為中六生提供生活津貼,麥志堅表示歡迎,不過,他希望當局能有效發放,確保學生受惠。
“希望政府主動發放中六生活津貼給學生,而不是由學生申請了才批准。”
麥志堅說,在提供中六生活津貼政策下,政府也必須確保學生的出席率,避免出現津貼被濫用的情況。
“在大學,學生必須要有至少80%的出席率才能考試,但中六沒有這個制度,這令人擔心學生領了生活津貼,卻常曠課沒有上學,因此政府在落實這項津貼前,必需確保津貼真正發揮效用。”
麥志堅認為,生活津貼加上相反政策,能提高中六的質與量。(檔案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马六甲9日讯)大马高级学校文凭(STPM)考获4.0满分,却只被分配到第六选择的大学,学生失望之下决定不上公立大学。
马六甲家长教育行动委员会主席麦志坚表示,如此事件屡屡发生,学生们努力考获佳绩却没有被国家珍惜,对政府很失望。
建议设立委员会
他因此建议政府尽快设立委员会,探讨如何协助考取好成绩的优秀生的前三名大学选择,否则,选择就读中六的学生必定逐年减少。
他表示,马六甲今年只有21名中六学生考获全科A,近日获得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就有其中6人向他投诉没有获得前三名大学的选择,其中一些学生就宁愿放弃公立大学转读私立大学,一些则表示在别无选择之下,才会前往被分配的大学。
他召开新闻发布会质问政府,很多部长皆承认STPM考试水平较高,因此获得国际承认,所以鼓励学子们就读中六。但是,在苦读1年半后,考获全A的优秀生都不能获得心仪的科系及大学,只会让学生们对政府失望。
“上述考获4.0满分的女学生,首选是希望进入马来亚大学会计系,最后却被安排第六志愿,到砂拉越大学(UNIMAS)就读会计系。由于感到不公,想放弃公立大学,就读私立大学。”
若要培育人才应改善制度
他表示,类似事件每年重复上演,政府若要留住优秀生,培育未来人才,教育部就应该改善制度,协助及教导STPM考生如何获取前三的志愿,政府应该成立委员会,确保这些优秀生能够被分派到前三的志愿。
他说,根据了解,在填写入学表格时必须要有一些技巧,很多时候学生们因为没有填好表格,所以就无法获得他们心仪的科系。
“难道这些学生考获4.0满分佳绩,最后却栽在表格上?为何不派人协助他们?”
他强调,若这个问题没有获得解决,愿意就读中六班的学生会越来越少,如今学生人数逐年下降。以马六甲中央县为例,目前有5所学校有中六班,其中,今年符合就读敦法蒂玛中六学院的学生有超过1000人,但是最后来报到的只有294人。
他表示,如今也有很多升学管道,近期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指教育部正考虑为中六生提供生活补贴费,以吸引更多学生继续修读中六的举措,这也有可能被滥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修正制度,确保中六生可以升上前三的志愿,才能吸引更多学生就读。
他同时也质问,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获10A的考生,被安排就读大学预科班(Matikulasi),是否影响其中10%的非土着固打?希望政府可以保留其中10%的固打,让更多学生可以就读大学预科班。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