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发布: 8:35pm 07/09/2024

宗平法师

柴烧陶器

宗平法师

柴烧陶器

宗平法师:过程回归佛法本质 柴烧陶器展现真善美

报道:范纯玮 摄影:陈文强
宗平法师表示,陶艺作品或许有崩的也有裂的,但本质真就是美。

(马六甲7日讯)马六甲八蚌佛子舍住持表示,的制作是经过用水捏、经过火的锤炼,最后生成的陶器剩下泥土本质,就如佛法一样,当抽掉文化、包装、文字等,回归到佛性本质。

他指出,有些人从事佛教事业,最后感到痛苦,因为“感性付出,理性收获”,若一开始不是为了服务而来,心不是在这里的话,是无法坚持不下去的;或者来佛堂当义工,只是为了展现,最后也会很痛苦。

ADVERTISEMENT

“因此,我想要借用陶艺为媒介来说佛法故事及真善美,真是前、后都真,凋谢是真,崩坏也真,任何一刹那都是真;善则关乎是否受益,每件作品都是有用途的器具,而美是因为有真和善才存在。”

他举例,妈妈老了、退休了、做不了什么了,孩子还是觉得妈妈很美,因为妈妈真,无时无刻想要对孩子好;陶艺也是一样,真和善具备了,美就一定存在。

办展览分享佛法和生命媒介

宗平法师今日在“朴度陶心会”柴烧陶器展览茶叙活动上,接受《古城》社区报访问时表示,举办这场展览乃希望通过柴烧陶器与佛教提倡的“真、善、美”做一个连接,分享佛法和生命的媒介,同时赋予社会帮助,否则只沦为一种兴趣活动。

他说,展览想要呈献“和谐”之美,任何类型的器具摆放在一起都自然融合,毫无违和感,像极了佛教的层次,同济共生,没有什么不能在一起。

法师说,多年来欣赏张崇坚老师的陶艺柴烧,最大原因是其作品回到本质的质朴感,陶器可以被制成任何造型,但最后都要经过火的锤炼,犹如分享佛法方式有很多种,但都必须在境界上获得印证。

“学习人生有很多理论,有时我们看起来自在,实则自欺欺人,回不到本质。一件陶器如果打磨加工了外表更漂亮,但只要缺一角就露出内部的白色。”

他指出,做陶就是要耗时间,只能等它润、等它干、等火旺、等它凉,一切跟着时间走,就像人必须接受更多失败,最重要回到本质。

“父母就算没有经验,只要心是慈爱的,小孩就是安全的;如果陶器回到泥土的本质,即便是崩了破了,也不会看到假的,这就是质朴的美,因为最后剩下的只有泥土。”

宗平法师为张崇坚的陶艺作品题字,分享生命、生活、价值观与认知。
宗平法师认为,生成的陶器剩下泥土本质,与佛法一样讲究佛性本质。

柴烧陶器展举行至13日

“朴度陶心会”柴烧陶器展览是由宗平法师联合本地陶艺工作者张崇坚与刘娟在马六甲八蚌佛子舍首次主办,让与会者欣赏陶器艺术的同时,也引导与会者读懂创作者的人生故事,分享生命、生活、价值观与认知,解读每件作品的精神层面。

展览从9月1日至13日每天早上10时至7时通过预约开放参观,展出作品包括茶具、花器、器物等逾百件。

张崇坚表示,用土烧成的“逢生”花器,与花卉融为一体。
张崇坚:用泥土烧出最质朴气息

张崇坚表示,陶艺用柴火、煤气及电流几种方式制成,本身则是从事柴烧陶器数十年,也是最古老的制作方式,作品皆没有涂上釉药,用泥土烧出最自然质朴的气息。

他说,很多陶器通过釉药上色,变成铁红、亮面、蓝色、绿色等效果,他则通过掌控不同的泥土,调整配方并试验多次,烧出自然的成品感觉。

“无论是哪一个宗教,都讲求朴实及安静的境界,沉淀下来,就像柴烧陶艺一样。”

他表示,宗平法师对美学有所要求,喜欢柴烧陶艺的质朴感,于是萌生了通过陶艺展览传递佛法的想法,促成了这次的陶艺展,表达人生的无常。

刘娟喜欢烧出来的陶器有朴实感,就像小时候记忆中的器物。
刘娟:因学佛接触柴烧陶艺

刘娟表示,两年多前,因为学佛而有缘接触到张崇坚老师的柴烧陶艺,并在过程中受益良多,包括急性子的她要学习心定,抛除杂念,融入到生活理念。

她表示,柴烧陶艺用时长,火候也需要控制,一半靠制作师,一半则是靠天,成为一种感受未知的过程,有期待、有惊喜也有失败、不如人意,并通过这种磨练不断失败也不断接受。

“看到这些陶艺器物,就像回到小时候记忆中的感觉,那么纯粹与朴实。”

花器用泥土烧制而成,与泥土长出的花互相融合,呈献和谐之美。
马六甲八蚌佛子舍首次主办“朴度陶心会”柴烧陶器展览。
柴烧陶器的质朴感,与佛教的“真、善、美”建立连接。
每件陶器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不完美,但很真。
每件陶器都有用途,体现真善美。 ​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