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4日訊)馬六甲愛極樂班臺醫院風溼病學及內科專科鄭瑩秋醫生指出,關節退化已非老年人的專利,近年來呈現年輕化趨勢,30歲就有可能出現退化性關節炎問題,也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由於關節問題初期症狀不明顯,常因此延誤就醫。
風溼不同關節炎
她說,大眾對風溼與關節炎有著許多的迷思與誤解,經常將風溼與關節炎畫上等號,但它們卻是完全不同的情況。且大部分的民眾認為風溼就是腰痠背痛的疾病或老人病,然而風溼只是一個統稱,任何因免疫系統失調而造成的各種疑難雜症,無論與關節有關與否,都可稱為風溼病。而關節炎,指的就是關節內膜發炎。
ADVERTISEMENT
慈濟馬六甲分會於日前配合“世界關節炎日“舉辦“認識關節炎,動起來!”健康講座,邀請馬六甲愛極樂班臺醫院風溼病學及內科專科鄭瑩秋醫生,以及劉佩儀物理治療師,針對關節炎疾病與照護,和近200位民眾分享,增進大家對關節炎的認識。
鄭瑩秋:關節炎分4類型
鄭瑩秋醫生主講時進一步介紹常見的四種關節炎類型——退化性關節炎、發炎性關節炎、結晶關節炎與感染性關節炎。她指出,退化性關節炎較常發生在長輩群,但若工作會過度使用關節如搬重物、肥胖、關節曾有舊患等也會因軟骨在缺乏潤滑及緩衝的情況下逐漸磨損,最常發作於承受壓力較大的關節,如膝蓋、髖關節、腰部、頸部等。
“另一種痛風性關節炎與飲食息息相關,如果體內尿酸量過高,或是人體代謝尿酸的能力異常,多餘的尿酸就會沉積體內形成結晶,而沉積的結晶就可能引起關節腫脹,嚴重時甚至破壞關節。此外,感染性關節炎則指的是病毒或細菌感染後所引起的關節炎。”
類風溼能治療不斷根
類風溼性關節炎則較不為人知,鄭醫生說,類風溼性關節炎是患者的自體免疫系統異常,使免疫細胞與抗體因攻擊關節而產生髮炎反應,導致關節組織增生,進而破壞關節結構。這是一種有侵蝕性的關節炎症,不僅會侵蝕骨頭,導致關節變形,也會影響身體的其他系統,如皮膚、眼睛、肺部等。
她強調,類風溼關節炎是可以被治療,但不能斷根;主要是用藥物控制不讓它病發,但病患需持續吃藥。
鄭醫生呼籲,關節炎,是不容被忽視的。及早就醫,診斷與治療才是上上之策!”
劉佩儀:運動有效減緩關節炎疼痛
另一方面,劉佩儀物理治療師則解開大眾的迷思“關節炎患者不可以做運動或是需減少做運動” 。她指出,如果不做運動,肢體逐漸退化無力,肌肉萎縮,之後連抬高手、行走都有困難,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甚至肌肉流失無法保護骨頭。運動可以有效減緩關節炎所帶來的疼痛及增加身體機能運動,建議基本要包括局部肌力訓練、伸展運動與全身性的體能活動。
她現場教導大眾從頭到腳的運動,重點是坐著就可以完成全部運動,對於長時間坐辦公室者,或是行動不便的長者,提供靈活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