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年初九天公诞,我相信大家都深刻的体会到“烽火连天”的感觉,视不同地区而言。基本上从晚上11时开始一直到凌晨3时,到处都在“炸”烟花爆竹,还真的是有股想把天宫炸裂的决心。
大约20年前,参加一个青年交流计划时,导师要我们每人上台公开演讲5分钟。华裔参与者不多,我是其中一位,而大家在商讨要说些什么课题时,农历新年、华人美食很快的就被同伴抢先说要演讲,我灵机一动,我说,那我就讲“福建人的新年,拜天公”吧。
ADVERTISEMENT
前一晚,大家在宿舍里埋头写下要演讲的讲稿后,隔天就直接上舞台中间,向同伴们演讲。在我们这一届的同伴里,30名参与者中,只有5名是华裔,其他参与者有巫裔、印裔、沙巴砂拉越土著等等。
我以为这种“福建人的新年,拜天公”这样的课题并没有什么看头,我觉得这应该是大家都熟悉的课题,毕竟大家都生活在马来西亚,多少都应该知道吧。让我意外的是,一名葡萄牙裔穆斯林同学在我演讲之后找到我,说他根本不知道原来福建人还有这种拜天公的习俗,真的让他大开了眼界。
他一直对我说的课题感到很好奇,所以我之后又再给他讲讲拜天公的事宜,而他也分享了他家里的一些庆典,这是一次非常愉快的交流。一直到我们在活动结束后,往后的数年,只要碰上面,他就会指着我说,当年的演讲让他印象深刻,让他知道什么是福建人的新年。
20年来,我们也一直保持着联系,有一次,他甚至讯息问我关于粽子的事宜,原来,他的穆斯林妻子很爱吃粽子,所以到了马六甲让我介绍哪里有得买粽叶,回家自己裹了红豆粽子吃。
我说了一大篇,其实是想告诉大家,文化的交流其实可以很愉快。今次拜天公炸烟花爆竹确实是过分了,怎么也需要有个度,也要体谅大家隔天有工作。因此,有网红在网络上“开炮”,网民却以粗话问候。
网红之后再次拍片指,网民若以“教育”的口吻与大家分享拜天公的习俗就好,为何需要粗口问候呢?我觉得她说得一点也没错,只要抱着分享、教育的心态,我想大家就可以和气相处,何必在网上粗话问候呢?
我们以为是人尽皆知的事,有可能真的是别人不知道。就如我当年演讲的拜天公,我以为是一个大家都熟悉的课题,却原来很多人不知道。
与其他人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国土上,我想,大家应该以体谅及尊重为本,这个与宗教、信仰无关,大家隔天需要工作,晚上需要好好休息。明年,少炸一点吧。
![close](/public/images/galleryclose.png)
![zoom](/public/images/galleryzoom2.png)
![image](/public/images/foursquare.png)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百格视频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