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一直是我国的核心,但曾几何时,这个我们视为骄傲与特点的强项,却似乎悄悄地变成了一种互相猜疑的点。
我想大家都一定看到了新闻报道,一名马来大叔因为现在适逢斋戒月,在店里看到一名年轻男子在吃食,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掌掴对方,因此给自己招惹了刑事罪,被控上法庭。
ADVERTISEMENT
这起事件后,社媒上处处可见一些长得比较像巫裔,但其实不是穆斯林的网友纷纷拍了影片,诉说自己在斋戒月吃东西时的种种遭遇。有个网友甚至是将身份证贴在额头上,手上还拿着十字架,明确地告诉大家,他是基督徒,不是穆斯林。
掌掴大叔发生事件后,也听到身边的朋友说道,若自己皮肤比较黝黑,或者长相不太像华裔,斋戒月期间连买食物都成了问题。这是我比较惊讶的,连买食物也遇到刁难,这是什么社会啊?
我还记得小时候,当时是在斋戒月期间,但我家人当时不得空去买饭给我,而穆斯林邻居就自荐说,可以帮忙买,这个不成问题,毕竟不是他吃,他是帮忙小朋友买饭。这件事情一直烙印在我脑海中,对这位帮忙我买饭的大叔非常感激。
在工作上,斋戒月期间,因为同行都有马来同胞,我们吃的时候如果躲着他们,他们都会大方的说无所谓,叫我们不要躲着吃,这样多委屈呀。对于这些朋友们的宽容,真的觉得他们很大量,也很大方。
我还是觉得,在多元的我国,尊重二字非常重要。无论今天对方什么宗教、什么肤色、什么背景,给予最基本的尊重是必要的。即便今天公开在斋戒月期间吃食的是一名马来青年,我们也不能公开的对他批评或甚至是出手攻击对方,我们不是他,怎么知道他不斋戒的理由呢?
似乎,在脚步越来越快的社会,我们对待他人的耐性却越来越低,何不,放慢脚步,放下成见,收起脾气,和气对待大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