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六甲31日讯)传统上清明节扫墓是在清明节前后10天进行,不过,随着时代的改变,扫墓者不再拘谨于这个规矩,两个星期前义山就可见扫墓者的身影,祭祖追思先人。
距离4月4日的清明节不远,昨日适逢周日,甲州各华人义山及骨灰阁都可见到扫墓的人群,因此日落洞义山外的道路也随之出现车龙。但据悉,从上两个星期开始,就已经开始有人前去扫墓,而且人潮也不算少。
ADVERTISEMENT

靠近清明人潮较多
一名冰淇淋小贩指出,从两个星期前义山就开始出现人潮以及塞车的情况,不过一般上,早上8时以前人潮就比较少,所以并未见到塞车情况。时候越迟,就会开始出现更多的车辆与扫墓之人。
“这个星期和下个星期,预计人潮会比较多,因为也靠近清明,而且适逢学校假期,相信大家都会趁这个时候来扫墓。”
古启民:自发准备物品扫墓

市议员古启民昨早也随家人一同到潮州义山扫墓。他说,其家族一共要扫6个墓,所以一般上7时或最迟7时30分就会抵达义山。
他说,一些在外地工作或外国工作的堂兄弟,也都会趁这个时候自动回来扫墓。
“这是一个传统,所以大家每到清明都会发自内心的想着需要准备的物品,也都会自动自发地准备然后前来扫墓。”
黄福海:身为长辈带领祭祖
86岁的黄福海也带领着家族到潮州义山扫墓。他说,身为家中的长辈,必须要带头领着大家于清明节去为先人扫墓。
他说,家族人数庞大,过去有百余人都会前来扫墓,不过如今大家各自有工作及生活,但出席的人数也超过30人。
“我们有4个墓要扫,还要去骨灰塔,我家5个孩子他们若安排到时间都会前来。目前,家族的幼辈都有这份心意,对我们而言是一种欣慰。”
佘常茂:开心子孙齐扫墓

70岁的佘常茂也是带领着家族到义山扫墓,今年孩子、孙子都到齐,令他非常开心,直夸“这非常好!”
他说,家族会分两批人进行工作,一批人会上山扫墓,而另一批人则在家里准备祭祖的事项。
“今年,很多年都没有回来的家人从香港回到一起扫墓,也有从新加坡回来的,上山扫墓后我们就回家一起祭祖,然后聚在一起吃,这才有意思。”
李修源:传递慎终追远

83岁的拿督李修源本身是基督教徒,昨早和太太、堂弟及家人到怀恩园扫墓,即便是基督徒,但也一样选择在清明时分前来扫墓。
他说,因为他年龄大了,脚力不好,所以就没有跟着小辈到茶阳义山扫墓。之后,他们会到怀恩园会合,再一起进行扫墓。
他指出,他5岁时父亲就过世,当年贫苦,是靠着教会将父亲葬在芙蓉,而母亲则是在疫情时于新加坡过世,不过,孩子们都很孝顺,会自动去扫墓。
“我目前是家族里最大年纪的长辈,所以我也要做一个榜样给小辈看,将追远及孝顺的价值传递下去,因此我每年都会坚持亲自来扫墓。”
谢培根:盼青云亭扩大停车位

谢培根周日与家人前去日落洞义山扫墓,他表示,希望青云亭可以更好地处理一些空地,让更多车辆能够停车,不造成阻塞的情况。
他说,大伯公庙也有一些百年的文物,也希望能够获得更好的保护,勿要让其风化,非常可惜。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