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真情告白

发布: 3:28pm 15/04/2025

郑和下西洋

中国画长卷

郑和下西洋

中国画长卷

李振城 | 500米史诗巨作《郑和下西洋》首次在甲展出

一幅凝聚了十三年心血、绵延五百米的即将揭开面纱。画家钟开天创作的史诗巨作《》将于本周在国际郑和研究院首次展出,将为马六甲观众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与文化盛宴。

这幅《郑和下西洋》全长500米、宽1.2米,分三卷十八章,共绘制300多个场景,17000余个人物,其中6479位人物形象清晰可辨,车船舟楫逾千艘,各类动物多达1500余只。作品以中国传统长卷画的形式呈现,采用中国元素为主体,融合西方的透视学、解剖学与色彩学,达成东西融合的艺术高度,堪称当代中国画坛里程碑式的作品。

ADVERTISEMENT

画家锺开天历时十三年,行走各地,查阅大量史料,以史诗般的笔触复现六百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的辉煌壮举。从明代南京出发的宝船队,到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锡兰、印度、波斯湾,再至非洲东海岸的诸多港口,每一帧画面都重现着当时的繁荣贸易、人文交流与航海壮丽图景,也展现着彼时中华文明与域外文化的交汇交融。

这次展览不只是一场艺术展览,更是一次历史与现实的深度对话。六百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以和平使者的姿态展开海上丝绸之路,架起文明互通之桥。今天,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延续着古代先贤的开放精神,推动全球合作共赢,也为马六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注入新活力。正如长卷所展示的,不同文明可以在交流中互鉴、在互鉴中共生。

锺开天曾在谈及创作初衷时表示:“画这幅画,是为了让世人记得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辉煌,也为了让我们的下一代明白,文化的力量不仅仅在过去,更在未来。”他的作品在体量、细节、构图、历史深度上都进行了突破,是艺术的结晶,也是一种文化自觉。

国际郑和研究院张瑞发院长表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对历史的回望与时代的回应。在“一带一路”倡议日益深化的今天,郑和的精神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次展览由国际郑和研究院与马来西亚郑和国际实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为期一个月。展览将免费向公众开放,诚邀广大市民、艺术爱好者、学生群体以及历史研究者前往观展,近距离感受中国绘画艺术的恢弘气势,追溯那段波澜壮阔的海洋传奇。

让我们走进这幅500米的历史长卷,穿越时空的帷幕,重新发现郑和、认识郑和,从而更好理解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也思考我们当下与未来该如何延续“下西洋”的时代精神。马六甲,这座因郑和而声名远扬的城市,因这场展览再次焕发文化光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