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15日讯)师生们的一句“校长好”,背后承担的是对学生、对教育的重担。在教育这条路上,她走了30多年岁月,从一名新手教师,一步步成为校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教育的热爱。
ADVERTISEMENT
马来西亚全国校长职工会甲分会主席郑敏莉校长兼晋巷华小校长郑敏莉表示,从小的志愿就是成为一名老师,老师是我的偶像,母亲和祖母也希望自己当上老师。如今回头看,她从不曾后悔,这是一份崇高且让她享受的职业。
侨民学校开启教育生涯
“我来自柔佛昔加末,1989年开启了教育生涯,第一所服务的学校是马六甲的侨民学校,一教就是13年。在那段日子里,我感恩当时的校长给予许多指导,助我打下教育的基础。”
他说,在担任老师一年,就被委以学生事务副校长职务,从事行政的工作。直到2004年,为了便于接送在市区就读的孩子,她获调职至文化学校执教,并持续在职务上不断迈进。
“2010年,我正式成为联课主任,不到一年便升任为第二副校长,再三年后升任第一副校长。2016年,她顺利通过校长培训课程,之后就被安排到新邦木阁华小掌校,开始了‘校长’的生涯。”
她说,2018年,她调任至培德学校掌校,而后于2021年3月,被调派至晋巷华小掌校。
推广思维图教学最深刻
“谈起教育生涯中最深刻的经历,莫过于在文化学校执教期间,参与推广思维图教学计划,那是个试验计划,全国仅十所学校参与,文化学校是唯一被选中的华小。”
她说,对于本身能够参与思维图教学计划感到荣幸,当时甚至有机会在国会向部长们展示教学计划的成果,虽感到压力与挑战,但不失为一个自我突破与成长机会。
“该教学法至今仍受到教育局的鼓励和推广,思维图能帮助学生更有效掌握知识,当年有幸参与这项计划是一份光荣。”
他说,从老师到校长,角色不同,责任也更大,校长不仅要管理学生,更要领导老师、协调董家协和面对社会人士。
当校长须管理好情绪
“面对问题时,校长必须做好情绪管理,心平气和、全方位地处理。面对家长投诉时,我们要耐心聆听,再找出问题根源,设法解决。”
她说,现代学生沟通能力较弱,表达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她在学校设立了口才班,希望提升学生的信心与表达能力。
“有些孩子知识掌握没问题,但一站在众人面前就紧张,我们要从小学阶段开始培育,让他们愿意开口、敢于表达。”
他说,小学是建立亲子关系的关键阶段,若是到了中学,很多孩子就不再依赖父母了。她鼓励家长多与孩子聊天,让孩子愿意把心事告诉父母,减少彼此间的隔阂。
“加入马六甲校长职工会已有9年,过去8年积极参与组织事务,其中6年担任主席职务。只要有机会为教育界服务,我都会继续坚持。”
她说,在晋巷华小掌校期间,不仅着重学术与品格的培养,也致力于优化校园空间。她将原本不起眼的杂物房重新整顿,摇身一变成为温馨实用的“迷你图书馆”。
“如今,学生们在下课或放学后,能在图书馆安静阅读、温习功课,等待父母接送时也有了安心的去处。让书香成为习惯,让校园多一个温暖角落,这是我一直希望能做到的事。”
她说,掌校期间也在学校设立环保站,鼓励全体师生参与资源分类与回收。各班级同学们积极响应,不仅在校内实践环保行动,更将环保理念带回家庭,形成正向循环。
她表示,环保不是一时的热潮,而是从小培养的责任感。她希望学生们从校园做起,成为对环境有责任感的一代。教育之路漫长,唯有热爱与信念,才能走得踏实而温暖。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