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区老屋悄然变身欧式风情屋,是很令人愕然的一件事,也可能是一枚影响马六甲世遗地位的深水炸弹,炸开更多的例子。
走一趟老街就会发现很多老屋在不知不觉中换了模样,视觉惯性容易让人们看着就接受了、认同了、习惯了,但掀开更深一层的含义则细思极恐:谁默许了改变世遗老屋的原貌?
ADVERTISEMENT
走过时代演变的人都深有同感,马六甲怎么就变了?那些古老建筑的价值在有些人眼中不值一提,若眼光不够长远,往往看不到其价值的恒久性,就会想要快速翻页成符合潮流的建筑风貌,吸引游客带来商机,才不管它有没有保留原貌。
越来越多人选择性忽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后,可能弱化甲州保存古迹的表现,最终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马六甲的评估。如果有朝一日被除名,这些披着现代衣裳的老屋还有价值吗?
回到问题的原点,为什么会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出现?对我而言,是制订一套规范来“管束”人类的破坏行为,通过教育和宣导指引全球人类共同爱护不可复制的古老建筑遗产。
最大的管理层在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着是国家领导层,最贴近的组织就是州和地方政府。如今既然问题已经开始浮现,那就应该采取及时止损的措施,譬如负责单位好好去走一趟古迹区,仔细比对老屋原貌和世遗建筑维修条例,逐一采取行动,即使还原不了,也至少阻止继续破坏。
马六甲的魅力是从古城的历史开始的,既然要主打旅游经济,是不是要考虑广大游客的需求?部分游客尤其是欧美国家,比较喜欢人文、历史及小众旅游,当局可以从中发掘旅游商机和价值,好好抓紧这只“会生金蛋的母鸡”。
如果马六甲只剩下灯光,那映射出的只是表层的视觉效果,再也没有古城的意义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