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六甲7日讯)对于校服上印着的校徽,很多人都未曾好好细看,也没有认真去研究校徽上面的图案和文字所代表的意义;同样的,学生每天穿着上学的校服,其在创校至今到底经历了多少改变,相信很多学子并不很清楚。
其实,校徽和校服象征着一所学校的成长,每一次更改后的样式都是一种时代的变化,如果学生们能够从中认识,肯定能加深他们对自己就读的学校多一层的了解。
ADVERTISEMENT
这期《带你去找爱》就去了解培风中学从1933年到目前所使用过的校徽,以及5个不同时期演变的校服。

培风中学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培风生所佩戴的校徽与穿过的校服,亦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演变,每一次的变化都留下深刻的文化印记。
培风中学最早的校徽记录出现于1933年《英属马六甲华侨公立培风学校20周年纪念刊》上,当时圆形校徽上印有“培风学校”四字,下排的“Malacca S.S”为“Malacca Straits Settlements”缩写,即英属马六甲海峡殖民地的意思。
中间则为小篆体“培风”二字,两侧印有中华民国国花梅花图样。
这个时期的校徽,对于现在的培风生而言非常遥远,甚至不曾见过。
1940年代末到1955年,战后复办学校时使用的校徽为等腰三角形版本,设计嵌入了马来半岛,并以红点标示马六甲所在。
1956年沿用至今的校徽,其中英字型、中文字序和中文简繁等方面曾进行多次修改。
“稻穗”象征培育幼苗茁壮成长
现今校徽的“稻穗”象征培育幼苗茁壮成长的目标,也象征培风与马六甲米郊公会的渊源。
“火炬”象征教育的光芒与活力以及展翅飞翔,迎向光明未来。
“圣地亚哥古城门”为马六甲重要地标,象征学校地缘位置与身份认同。
同时,校徽上的黄色代表勤奋与希望,白色代表公正与谦虚,蓝色代表忠诚于坚毅。
另一方面,培风中学创校至今,校服经历了5个不同时期演变,由于战前该校只收男学生,所以只有男生校服,一直到1945年战后复办学校后才招收女学生。
1997年更换校服设计沿用至今
1997年为了更好展现学生朝气蓬勃的形象,才更换校服设计并沿用至今。
一面校徽、一件校服,不只是外在的符号,而是真正承载着希望与未来那份薪火相传的教育信仰;因此,不论校徽和校服如何演变,深刻在独中生及培风生心中对华文文化那股热情永不变化。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