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六甲12日讯)明光华小家协主席兼巴也明光合作社董事会主席李运强认为,纸本报章依然扮演着不可取代的重要角色,它不仅传播时事资讯,更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拓展视野的重要媒介。
他说,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透过每天阅读报章,学生们能够接触到社会各层面的真实动态,增强语言能力、批判思维,也能够更好地了解世界,关心国家。这样的习惯一旦建立,将终生受益。
ADVERTISEMENT
巴也明光合作社续赞助星洲
巴也明光合作社今年继续赞助星洲日报给该校。李运强在日前举行的赠报仪式上致词时向学生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他说,阅读也能丰富一个人的知识。通过阅读,学生不但能提高语言掌握能力,还能写出优美文句及文章。
此外,李运强指出,学生不能只是单单阅读课本而已,还需要获取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然后学以致用,在生活与学习中带来许多帮助。
他表示,现今学生可以轻易地在网上取得各种资讯,但报章可为我们带来可靠的资讯。报章上的资讯、新闻都经过查证处理后才刊登,内容可信。从阅读报章内容让我们知道生活周围正在发生的事,而不成为“井底之蛙”。
他希望学生能够珍惜每一份知识的馈赠,善用这份资源,把握学习的机会。
该校董事会主主席蔡锦源表示,非常荣幸能够获得巴也明光合作社的鼎力支持, 慷慨赞助明光华小,参与这项有意义的计划。

李柏利:将阅报化为习惯
校长李柏利感谢星洲日报一直以来在推动中文教育、促进学生阅读方面所做的努力与贡献。更要衷心感谢巴也明光合作社的鼎力支持与慷慨赞助,让该校学生有机会每天接触优质的中文报章资源。这不仅是一份物质上的赠与,更是精神上、知识上的厚礼。
他指出,我们正处于一个资讯爆炸、快速变迁的时代。阅读,尤其是优质报章的阅读,是帮助学生理解世界、拓展视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透过每天的阅报,学生不仅能掌握语言的运用,更能洞察时事,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
李柏利希望大家不要把报纸当作一份单纯的阅读材料,而要视它为通往知识殿堂的一扇门。愿每一位学生都能把握这份机会,把阅读化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甚至一种成长的力量。
他认为,教育从来不是一己之力能够完成的使命。今天的仪式,正是各方齐心协力推动教育的最佳体现。星洲日报的推动、合作社的资助、校方的配合,以及家长们的支持,汇聚成一温暖的力量,共同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更有素养、更有希望的明天。
林安和:中文纸媒肩负双重使命
星洲日报马六甲区经理林安和表示,非常荣幸连续2年得到巴也明光合作社的鼎力支持,再次成为星洲日报阅报计划的赞助单位。
他说,传统纸媒,尤其是中文纸媒,一直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方面,我们是时代的记录者,是公共舆论的守望者;另一方面,我们更是文化的传播者,是中文社群的精神纽带。
他指出,星洲日报从1929年成立至今,报馆坚持“真实、准确、专业、公正”的新闻理念,在服务读者、见证历史、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尽了一份绵薄之力。我们深知,公信力是媒体立身之本,内容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林安和表示,在传播真资讯之余,馆方每年也举办多项活动,为社会、社区、教育、文化传承尽一份绵力。
本报活动获华社热心者支持
“我们感到庆幸,一路走来,星洲日报的活动,都得到华社组织和热心人支持,就好象今天在明光华小的阅报计划,因为巴也明光合作社理事会伸出手与我们同行,才让今天阅报计划赠报活动顺利进行。”
他说,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信息传播日趋碎片化、读者阅读习惯不断演变,这些都对传统纸媒提出了巨大挑战。纸张的声音仿佛在变得微弱,但我坚信,它不会消失。
他相信,挑战之中亦蕴藏机遇。馆方积极推动内容与平台的转型升级,从单一的纸质传播,走向纸网并举、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之路。馆方努力保留纸媒的深度与温度,同时拓展数字传播的广度与速度。馆方在变化中坚持价值,在创新中坚守初心。
林安和告诉学生,每天出版的星洲日报中有数万中文字,如果你从小养成阅报好习惯,将受益一生。
他表示,我们常说“习惯决定未来”。如果从小就能培养每天阅报的习惯,久而久之你将拥有持续吸收知识的能力。
林安和说,将来无论走到哪里,你们都不会被信息淹没,而能清晰思考、独立判断。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