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古城大小事

发布: 7:39pm 20/05/2025

马来西亚佛教总会

佛教

浴佛

马来西亚佛教总会

佛教

浴佛

智达法师:不仅强调悲心 佛教重视般若智慧

(古城第八版主文)甲佛总卫塞节浴佛仪式
出席浴佛仪式的佛友与法师合照留念。(主办方提供)

(马六甲20日讯)副总会长智达法师表示,不仅强调悲心,也重视智慧。然而,智慧并非世俗意义上的聪明才智,而是般若智慧。

他说,佛菩萨的悲心是六波罗蜜实践的所得。然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及般若中,是以般若智慧为首。

ADVERTISEMENT

“佛陀的智慧,超越一般世俗对知识及专业技能的掌握。智慧能引领我们离苦得乐,以因缘观看世界,不被外境所迷惑。”

(古城第八版主文)甲佛总卫塞节浴佛仪式
锡克教理事参与浴佛。(主办方提供)
甲佛总卫塞节

也是马佛总甲州分会主席的智达法师,是日前出席主持甲州分会举行卫塞节浴佛仪式上开示时,如此表示。

他指出,更重要的是,它能让我们觉察自身的佛性。学佛人一定不离深入经藏才能智慧如海。当世人被境及贪嗔痴煽动而随波逐流时,我们需要如一股清流,用智慧把佛法的处事观应用上去。

他强调,当今的社会,人们往往更冲动,容易因为小事而发生争执,进而酿成大祸。我们更需要有一个帮助他人的悲心,善用佛法智慧,化解许多因为一时的情绪波动而引起的祸端。佛教团体的每一位成员,更是应该以“悲智双运”作为核心精神,以佛法的智慧利益大众的需求。

“切记,智慧的培养也离不开佛法的教育,佛教团体需要利用善巧方便、勤勉不懈地把佛教正法四谛十二因缘带给大家,让更多人接触佛法、从中受益,进而持续地闻、思、修,增长四摄六度,才能以一颗慈悲的心,实践佛法,利益身边的人。”

(古城第八版主文)甲佛总卫塞节浴佛仪式
兴都教理事参与浴佛仪式。(主办方提供)
佛法融入生活 离苦得乐

他说,佛法能解世间一切苦厄,能让我们离苦得乐。因此,身为佛教七众弟子,我们更应该将佛法融入生活、把佛陀的智慧、慈悲实行在世间,以佛法的真谛,谛造祥和的互动关系。

他说,今年卫塞节的主题“悲智双运,谛造祥和”,是希望我们大家能运行慈悲和智慧;并以四圣谛之理共造祥和和安稳的社会。

出席仪式者包括五大宗教署理主席兼马佛总甲州分会副主席理德法师、秘书兼兴都教理事Mr Jaygen、理事兼锡克教理事Mr Jaswant Singh、财政兼佛教居士林总务黄运强教授、马佛总甲州分会副主席智一法师等。

 
(古城第八版主文)甲佛总卫塞节浴佛仪式
马六甲五大宗教理事会与马佛总甲分会理事合照留念,右五为智达法师。(主办方提供)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