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庆中:钱没了可再赚 受外公影响一生行善




(马六甲24日讯)从小看外公将新买的裤子送给人当掉换钱,造就赖庆中从17岁加入社会至今,一直保持助人为快乐之本的信念。至今63岁了,即便已经退休,也还捐棺助人,更指必须让更多人知道,以便更多人可以协助有需要的人。
赖庆中也是前市议员,过去在担任市议员时也会接触到一些需要帮助的案件,虽然过去的津贴区区数百令吉,但还是会自掏腰包协助需要的个案,而这个习惯,却是他从小就耳濡目染的。
ADVERTISEMENT
他接受《古城》社区报访问时说,外公以前是德士司机,后来因为哮喘所以也不做了,但是家里条件虽然不是很好,但是只要有人需要协助,外公是会倾囊帮助。

外公当掉新裤换钱助人
他说,最记得是一次外公从外回来,穿着一条新裤子,进家门后他就把新裤子脱掉,然后交给家人说可以送给人去当掉换钱。这是烙在他心里的记忆。
“不单是外公,母亲也是一位乐于助人的人,经常有一些慈善团体找上门,她也会帮忙。”
约8年前,赖庆中在检查身体时,突被告知心血管阻塞,必须马上动手术。当时休息了一阵,也退出了很多的团体。之后,因为疫情的关系,也让他放慢脚步,也在职场上退休了。
疫情期间也不曾停歇
疫情期间,即便有存款,但因为负担大,还是非常头痛的。他说,如果当时行管令再延长的话,他就真的不知所措,所幸后来慢慢开放了,也让他见到了曙光。
他指出,他当时也保持着乐观的态度,认为“天总是会帮忙的”。他的慈善事业一直没有停止,只不过因为他本身开销也大,所以在疫情期间“不敢给那么多”。
他说,疫情期间,虽然收入大大的减少,但也赠送了防疫用品给前线人员,甚至透过友人购买了大量的防疫胶囊,派给有需要的人。
他指出,17岁出到社会工作后,就参与了德教会,也经常去帮助,看到该会施医赠药、施棺等等,所以这个对他而言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虽然他当时只是一名小店员,但他也常参与这些施赠,意在回馈社会。
他说,后来也加入了一些国际性的慈善团体,本地团体也参加得多,就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人。他一直以来保持的信念是,钱没了可以赚回来,所以帮助别人的钱,无需过于计较。
他指出,这些要行善的信念,自小就埋在骨子里,所以对他来说并不陌生。因此,从初出社会至今,他都一直坚持行善。有时候,一些庙里的人打电话来说需要捐棺,他就尽所能的帮助,或者,慈善团体需要施赠,他也就出一份力。
“我就靠我自己的能力,有时候只是捐赠300令吉,不过有时候因为朋友们的信任,他们就把一笔款项交给我帮忙分给有需要的人。”

创办派爱心饭活动
他表示,武牙拉也派爱心饭的行动,当初是他和武牙拉也商家与居民协会主席梁证法一同创办。梁证法也是出自一片好心,想要帮助该区的孤老,让他们有饭吃,于是他便支持这项行动。
他说,他协助梁证法成立了公会,然后也帮忙出一些资金,后来在疫情期间,这个团体发挥很大的作用,一天要准备接近1000包的饭,也吸引了很多的赞助商。
他强调,目前虽然是后疫情时代,但其实需要帮助的人并没有减少,他也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以他的故事,吸引更多人行善。
“很多人以为现在大家都过得很好了,但其实社会还是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尤其施棺的人不多,希望大家可以伸出援手,帮忙需要的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