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真情告白

发布: 3:26pm 27/05/2025

真情告白

李振城

真情告白

李振城

李振城 | 马六甲老行业的记忆与传承

马六甲华人传统行业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木匠、打铁、镀金、刻匾、裁缝、中药、钟表、杂货、当铺,到搬运工、船夫、人力车夫等,过去这一代又一代人凭借手艺和勤劳,撑起了整个马六甲老街的经济命脉。

这些行业是谋生手段,也是一种文化传承。不同籍贯的华人如福建人、潮州人、客家人、海南人,往往聚集同行,共同营生,形成了“同乡同业”的独特生态。例如,客家人多从事当铺和中药,潮州人擅长渔业和藤器手工,福建人专攻建筑和木工。这些分工,让马六甲的老街面貌更加多元,也反映了早期移民如何在异地扎根、生存。

ADVERTISEMENT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与科技发展,许多老行业逐渐式微。年轻人宁愿到办公室上班或投身服务业,也不愿学习一门“吃力不讨好”的老手艺。过去热闹的马六甲河畔码头,现在早已看不见估俚抬货的身影;手工打铁的叮当声,制藤的咔哒声,雕刻的刮刮声,这些声音,交织成老街最原始的旋律,再不抢救,这些行业将彻底消失在集体记忆里。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六甲《老行业博物馆》的存在,显得特别有意义。这个博物馆不是单纯地摆设老物件,而是用一种真实的方式,让人们重新认识过去的劳动场景与行业文化。博物馆里展出的有工具与产品,还有老行话、旧时的行业规矩,甚至是“学徒制”的回忆。它把这些行业的日常,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

更重要的是,它让这一代的孩子知道:我们的祖辈是怎样靠一双手打拼生活的;它也提醒我们,所谓“老行业”不只是过去的事,而是马六甲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老街居民来说,这里是回忆的地方;对于游客来说,这里是一扇看见马六甲精神的窗口。《老行业博物馆》不只是收藏过去,更是在为未来保留一份根。唯有如此,马六甲老街的灵魂,才能在岁月更迭中继续闪耀,激励未来的我们不忘来时路,走得更坚定、更深远。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