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城 | 文化就是未来的力量



我们马六甲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这里有多元族群共存的生活方式,也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古迹和独特的生活风貌,其实这些都是文创产业最宝贵的资源。所谓“文创”,就是把文化和创意结合,转化为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例如手工艺品、服装设计、故事内容、表演艺术、影像作品等。不只是好看、好听,更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马六甲要发展文创产业,不只是靠创意本身,个人认为还要从多个方面下手:例如内容产业、政企民等组织配合、多元文化、空间与场馆的活化、以及国际间的交流合作。这些都是推动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ADVERTISEMENT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内容”本身,也就是马六甲的文化故事、艺术创作与传统精神。个人认为,政府可以加强对这些内容创作者的支持,尤其是年轻人。比如,可以发放“文化礼金”,让青少年可以用来观看表演、购买书籍、参加文创工作坊等。这样不但能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也让文化变得贴近生活。
在产业面,政府也可以鼓励青年参与文创创业,提供更多补助与平台,鼓励他们从消费者变成创作者。例如设立“马六甲文创基地”,帮助年轻人实现创意梦想。透过马六甲投资发展局,也可以吸引更多企业或资金参与文创项目,包括国际合资合制,让本地作品走出海外。
此外,政府可以利用科技的力量,推广本地文化。像是运用AR(扩增实境)、VR(虚拟实境)、AI(人工智慧)等新技术,让传统文化变得更有趣,也更容易被新一代接受。也可以举办国际文创交流活动,让马六甲的创意与全球接轨。
马六甲也有许多老旧的建筑和废弃的空间。其实,这些地方只要经过修复,就可以变成很棒的文创园区。不但可以保存历史,也能提供艺术展演、手作体验、文创展销等用途。像北京的798艺术区、上海的田子坊和M50创意园,以及景德镇的陶溪川,这些园区以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创意产业聚集效应而闻名,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未来,马六甲也可以考虑设立自己的文创博览会,像是“马六甲文创博览会”。这个展会可以集合本地的文创品牌、艺术家与设计师,邀请国内外买家前来洽谈合作,也开放民众参观、购买。还可以设立“策展专区”,讲述马六甲文化故事,展示当代文化趋势。透过展览和交易并重的方式,不只是卖东西,更是推销城市文化。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像“马六甲文创交流中心”、“甲文创艺协会”等民间组织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他们可以成为文创产品的展示与交易平台,安排展演、活动,也协助艺术工作者找到适合的创作空间。政府也可以鼓励民间提供空屋、老街、仓库等空间,改造成文创使用场所,激发新的城市活力。
目前,很多国家都把文化创意产业当作国家发展的重点。文创不只是软实力,更是推动经济的新引擎。希望未来马六甲在相关政策和法令上可以持续升级与创新,也能在文化科技领域走出自己的道路。
通过政府、企业与民间三方合作,马六甲有潜力成为东南亚文创发展的重要城市。只要一步一步扎实前行,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意结合,相信马六甲的文化产品一定可以走出国门,站上世界的舞台。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