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成“画布” 街头涂鸦是创意或污染?



(马六甲4日讯)甲市区大街小巷的街头涂鸦无处不在,不论是一面小墙、一块锌板,甚至是废弃建筑物的墙体与窗台,通通成为创作者的“画布”,这些究竟是创意表达还是视觉污染,已成为一场“街头美学”的争议焦点。
ADVERTISEMENT
在甘榜爪哇及祈安律一带的空置建筑,被涂上形形色色的涂鸦图案,从色彩艳丽的几何图形、意义不明的词句到无法辨识的奇特字体,甚至还有大量带有符号意味的图案,几乎覆盖整面墙体。
《古城》社区报行走在当地直至甲河畔的建筑群,都有大大小小的涂鸦作品,其中一处被废弃多时的建筑,几乎已成“涂鸦展馆”,无论是锌板、窗台、木屋、墙壁甚至地上的木板,或荒野之中的外墙,通通被画上涂鸦。
而且,一些涂鸦以鲜明颜色叠加喷涂,构图复杂又凌乱,也缺乏解说,让人一头雾水,啼笑皆非。
民众质疑这类涂鸦看在游客眼中,难道不是视觉污染。
过度“创作”反而显格格不入
有民众认为,这些涂鸦虽具视觉冲击力,但在缺乏管控和审美筛选的前提下,过度“创作”反而破坏了原有建筑的历史感与环境整洁,也与地方人文和历史格格不入。
民众也质疑,“看在游客眼中,真的不是视觉污染吗?”,并希望当局针对这类创作设下明确方针,厘清创意自由与市容管理之间的界线。
尽管涂鸦是一种创意表达的艺术表现,还是有利于对城市空间的“美化”,这场围绕涂鸦艺术的美学争议或许没有标准答案,但却是城市治理与公共空间规划中必须共同面对、持续思考的课题。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