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珠 | 真正的美食天堂



近几年,越来越多外国网红踏上马来西亚的土地,镜头下不是奢华的建筑,不是高端的餐厅,而是我们习以为常的街边摊、小贩中心、甚至在老旧组屋楼下不起眼的美食摊位。他们一边吃着椰浆饭、炒粿条、roti canai、爪哇面、鱼胶面,一边惊叹连连:“太好吃了!”、“怎么会这么便宜!”、“这是我吃过最有灵魂的料理!”
而我们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人,看到这样的影片,常常会会心一笑,然后默默地点头,却又隐隐带着一丝惊讶:这不是我从小吃到大的食物吗?原来,它已经“红”到国外去了?原来,那间我一直觉得“普通不过”的面摊,居然成了国外游客必朝圣的打卡地。
ADVERTISEMENT
我们习惯了的日常,在外国人眼中却成了宝藏。这不仅是一种美食的魅力,更是一种文化的光芒。而这一切的“光”,我们有时候反而没意识到。
其实,我们很少认真去“认识”自己的美食。我们吃炒粿条,是因为它方便、快捷,十分钟上桌;我们吃椰浆饭,是因为那是国民早餐,大家都这么吃。我们点roti canai,是因为夜深了,想在嘛嘛档吃一下宵夜。但我们有没有停下来想过,那香喷喷的炒粿条,是如何以大火快炒、带出锅气?那一勺椰浆饭里的参巴,背后是如何调配出来的配方?那一片薄脆的roti,是印度裔师傅用心拉出来的层层手艺?
也许,我们应该尝试用“外国人的心”去看待我们的日常食物,极力挖掘我们本土的美食。因为只有当我们自己先学会欣赏,才更能有底气在外国朋友问起:“马来西亚有什么美食?”时,眉飞色舞地说出:“太多了!你一定要试试……!”
我们不需要等外国人来告诉我们我们家乡有多好,我们应该自己先知道。我们可以主动带外国朋友吃炒福建面、沙爹、seri muka,而不是反过来让外国人告诉我们,这些食物有多好吃。
当我们愿意用“重新发现”的眼光去走进夜市、走进小贩中心、走进乡镇小吃,我们就会发现,每一道看似平凡的美食,其实都承载着族群融合、历史传承和生活情感。而这,正是马来西亚独一无二的文化资产。
所以,下次再看到外国网红边流汗边大啖辣死你妈时,不妨也约几个朋友,去重新吃一遍我们早已熟悉却从未认真品味的本地美食。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来我们拥有的,真的很棒。
我们无需出国冒险,就能在身边找到美好。只要用一颗“外国人”的心,重新看待自己生长的土地,马来西亚,就是最值得探索的美食天堂。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