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锦源:两省宗亲访古城 盼增进两地谢氏宗谊




(马六甲7日讯)中国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谢氏委员会会长谢贤升与中国广东省谢氏宗亲总会会长谢铖携代表团,分别前后两日顺道前来古城专访马六甲谢氏公会,双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交宗流联系谊。
会长拿督谢锦源在两日的访问交流中表示,欢迎来自中国两省谢氏宗亲会的会长及各位宗亲们莅临马六甲谢氏公会会所参观访问,希望能借此机会,除了增进两地会员的宗谊,更希望能在未来可以促进两地在宗族历史、两地经济、文化和教育上有更多的交流,达至发挥会馆的功能。
ADVERTISEMENT
他虽身在国外参访未克出席接待,但已嘱咐理事热心招待,并衷心的期望美丽的古城能让宗亲们留下一个美好印象。

谢贤升:喜见年轻会员参与公会
中国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会长谢贤升在致词中高度赞美马六甲谢氏公会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在区区的两年内成绩显著,并喜见许多年轻的会员参与,让人感觉朝气蓬勃,一片年轻的气息,与及他也赞赏创会特刊的设计精美内容丰富,让人一目了然,并留下深刻印象。
翌日,中国广东省谢氏宗亲总会携13位代表团前来。会长谢铖说,中国广东谢氏人口现有170多万人,在中国姓氏中排名第23位,属于大户姓氏,广东也是谢氏集居人口最多的第一大省。他欢迎宗亲们回乡看看,如今广州经济发展迅速繁荣,在投资政策方面,广东省率先推进营商环境改革,简化审批流程、降低企业成本、增加知识产权保护一系列措施,为外资企业提供便利、公平、透明的一流经营环境,欢迎宗亲们前来考察。
广东省宗亲会长完善会刊口述历史
在交流过程中,谢铖会长在不经意间看见创会会刊内容中有同村长辈谢乾意的家族历史 ,并从照片中证实其为自家的亲人。随着对家族历史的尊重,他发现口述历史记载中存有偏差,而快速进一步的联系家里查询族谱并详细地讲述了这段家族历史。
谢英后裔谢乾意现居住马六甲安乐新村,其祖籍是广东汕尾市陆河县对门村。谢英有五兄弟,老大谢标,后裔现居住在广州、陆丰、陆河等地;谢英排行老二,后裔居住在马来西亚马六甲;老三在书刊中口述音译原记载为谢景良,实际更正为谢世傍,他曾参加海陆丰革命,在一次战役中壮烈牺牲;老四原记载也是谢景良,更正为谢锦良,其后裔现居住在深圳、陆丰;老五原记下落不明,现查明是谢世民,当时被国民党抓壮丁,车行至湖南长沙途中跳车逃跑,被国民党当场杀害。
谢乾意在口述回忆中所提供的家族史更是一部充满艰辛与奋斗的传奇。当年谢英家境贫寒,无奈之下被卖猪仔到印尼勿里洞岛。但他不甘命运的安排,两次逃走后辗转到砂拉越,最终在马六甲榴莲东葛落脚,从事割胶工作。1948年马来亚紧急状态下,他迁移至安乐新村,继续以割胶、种植蔬菜为生。生活安定后,谢英娶了来自广东揭阳五云洞的女子彭春,夫妇俩育有儿子谢德隆。
谢德隆长大后成家,生了三个孩子,大女儿谢送妹,二女儿谢来金,儿子谢乾意,过后还领养了赖秀珍。谢乾意作为第三代传承人,接过了割胶与种菜的工作。如今六十余岁的他,在一次工伤后过着半退休的生活。
这段家族史中最令人感动的是在中国的亲人曾多次跨越国界寻找亲人。谢乾意大伯谢标的儿子谢非,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1993年,谢非通过驻马来西亚中国大使馆刊登报纸寻找谢英及其后人,可惜因音译“乐”字寻找到爱极乐新村而未寻获。1999年谢非去世前,遗言交代妻子彭玉珍继续寻找。这份执着和对家族亲情的坚守,终于在2011年有了结果,终于成功与谢乾意联系,并到安乐新村拜访相聚。那一刻,跨越国界、历经多年的亲情终于得以团聚,场面感人至深。
谢铖会长这次马六甲之行意义非凡。他不仅更正了谢乾意家谱的细节,也让这段家族历史更加准确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更续写了谢氏家族在两端异地的亲情篇章。
两日的交流会中马六甲谢氏公会出席的理事有法律顾问谢振伟、秘书长谢咏翔、副会长谢培根、副秘书谢诗豪、财政谢汉文、交际谢德娇、文教谢梅云、理事谢鸿辉、谢明德、青年团团长谢振豪、前团长谢静盈、财政谢雁桦及会员谢庆辉等。
通过这次的访问交流,让年轻的宗亲们认识到寻根认祖的重要性,家里族谱的保存更能寻回原籍家乡的亲人,与他们团聚,并作更详细的资料填补,以让后世代代相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